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十六回 弼马温心高逃官

第十六回 弼马温心高逃官

    上一回说太白金星李长庚,可以称为李太白。但是这个名字已经被大诗人用了,而且大诗人还说自己就是被贬下凡间的太白金星。看看这个谪仙人李太白有多浪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不过三百多尺,来一场千年难遇的暴雨也到不了三千尺,哪里能同银河挨上边。

    还有呢,“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你这娃能识得白玉盘,却识不得月亮?哪怕你生在西域,平时看到的玉很多,难道你父亲就不教你一些基本常识?你长大以后还要去长安呢。不过城里人可能就好这一口,李白也算是投其所好。

    再看看这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如此之明,你半夜醒过来的时候,是会先抬头看天上的月亮,还是先低头看地上的月光?如果一抬头就能看见月亮,你会把床前的月光看成是地上霜吗?这首诗的题目是静夜思,不如改成静夜梦,梦里面怎么说都没关系。

    这边说李白,那边金星背着招安圣旨到了花果山。悟空又是笑,又是要安排筵宴款待金星。他高兴得太早了。长生之美,在于无拘无束,自在逍遥。这句话是形容学会了筋斗云以后的孙悟空的,说得很有道理,不然辛辛苦苦追求长生干什么。现在玉帝要把他拘束在上界,那还有什么意思。但是悟空没有去过天宫,有好奇心,也有虚荣心,所以高高兴兴跟着金星上天了。

    孙悟空受招安上天,自然走的南天门,因为南天门离开下界近嘛。他已经在森罗殿销了自己的档案,现在天宫里又给他准备了一个新的档案,名字叫仙箓,也叫宝箓。有两句诗形容他,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箓中。猴王成了天仙。

    有条成语叫美若天仙,其实天仙并非个个都很美。看看孙悟空,菩提祖师说他身躯鄙陋,孤拐面,凹脸尖嘴。混世魔王说他身不满四尺。后面驼罗庄的老者形容得最生动,骨挝脸磕额头,塌鼻子凹颉腮,毛眼毛睛痨病鬼,不知高低尖着个嘴。一点也不美。电影电视剧里把他美化得太多了。

    南天门两边摆数十员镇天元帅,一员员顶梁靠柱,持铣拥旄。四下列十数个金甲神人,一个个执戟悬鞭,持刀仗剑。到于灵霄殿内,玉帝与众文武仙卿也都在,没说有谁翘班。可见上了天并不是享福的,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上班。悟空自然也得干活,玉帝传旨,除他做个弼马温。

    弼马温实际就是个马夫,说得好听一些是马夫的头。可能孙悟空在海外游学的时候也学过养马,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天宫里为什么会有千匹天马?也没看见有谁骑马。等唐僧从两界山下救出孙悟空的时候,有一句话解释了,弼马温是在天上看养龙马的。原来这些天马是龙变化的。玉帝不是有龙车嘛,自然就是这些龙马来拉的。所以玉龙三太子变做白马是有先例的。

    让悟空做弼马温,是为了惹他不开心。现在他养马养得高高兴兴,不符合原定的计划。于是御马监的众监官安排酒席,明着告诉猴王,这弼马温是个未入流的官,做的是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就是要逼着他反下天宫。

    猴王果然心头火起,咬牙大怒,打出南天门去了。南天门的众天丁不是不敢阻当,而是一切都事先安排好了。后面猴王对前来追逃的巨灵神说,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可见人尽其才很重要,不然容易出乱子。但是出乱子也是计划好的事情,孙悟空现在回到计划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