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五十三回 流沙河悟净现身

第五十三回 流沙河悟净现身

    唐僧师徒三众脱难前来,不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黄风岭。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这里的大火是指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叫七月流火,这里的火也是指心宿。农历六月它在天空的位置最高,七月开始就逐渐西沉了,叫做流火,所以现在是七月了。七月流火这个名字有讲究,出自诗经,“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九月授衣,十月陨萚。”

    正行处,只见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岸上有一通石碑,腹上有四行真字,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真字就是书法里的真体字,也叫正体字,也就是楷体字的意思。如此说来,成语一本正经的正经,原来的意思可能是真经吧。手里拿着一本真经,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引经据典,也确实太一本正经了。

    说流沙河是弱水,是因为河水的比重非常小,所以鹅毛才会漂不起,芦花才会沉河底。死海正相反,比重非常大,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浮在水面上。沙悟净从河当中钻出来了,奔上岸来,径抢唐僧。他不是已经被观音劝化了嘛,为什么还要伤生?因为菩萨让他在流沙河等候取经人,却没有给他安排食物来源,他能怎么办。

    沙悟净身上有很多谜。他能够做到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道行都高到天上去了,为什么会失手打碎了玻璃盏?他的降魔杖为什么是月宫里的梭罗木做的?他为什么水性这么好,能够在流沙河这样的恶水里做水怪?答案就藏在这些问题里。

    卷帘大将是在玉帝跟前做事的,所以太阴星君会去亲近他,送他一根梭罗木。他不是每时每刻都要侍銮舆,空下来的大把时间就去天河里游泳,练就了一身水下功夫。天河应该也是弱水,比重甚至比流沙河的还要小,不然就会掉到下界了。不是说清气上升浮为天,浊气下降凝为地嘛。

    古诗词里写天河的很多。纳兰性德有一首词,“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里的饮牛津就是指天河。古人富于想象力,说牛郎是骑着牛去探望织女的,牛在天河里饮水,天河成了饮牛津。

    英国著名大学Oxford,中文名字翻译成牛津,也是有意思的。欧洲人选择河水比较浅的地方,在河床上铺石块,人畜与马车牛车可以蹚水过河,这样的地方叫做ford。津在古时候是渡口的意思,比如说三国演义里的逍遥津大战,这个逍遥津就是淝水的一个渡口。

    现代人已经逐渐忘记津是渡口的意思了,比如说天津,现在很少人知道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天子渡河之地”。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与诸王争夺天下,曾经从天津的三岔河口渡河。他做了皇帝后,就把这里命名为天津,天是天子,津是三岔河口这个渡口。

    中国没有ford,但是翻译成津,将一个旧词赋予了新意,很巧妙。把Oxford翻译成牛津,自然是借用了古诗词里饮牛津的典故,译者理雅各是牛津大学的首位汉学教授,中文功底相当深厚。想象一下,如果把Oxford翻译成牛车渡,不像大学的名字。新加坡的牛车水不一样,符合当时当地的语境。欧洲的牛津,牛是可以走过去的。中国的饮牛津是弱水,凡夫俗子和凡畜俗牛游不过去,所以牛郎织女只能等喜鹊一年一度搭出鹊桥才能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