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游记里的十万八千疑团 » 第九十一回 再捋取经时间表

第九十一回 再捋取经时间表

    三个徒弟从琵琶洞救出师父,继续西行。一路无词,又早是朱明时节。尔雅里面说,“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所以现在是夏季了。插个花絮。朱元璋夺了天下以后,定国号为大明,可能与这个朱明有关,有朱有明。

    有人说,朱元璋曾经是明教教徒,明朝指明教为国号,这是值得商榷的。明教是韩山童,韩林儿父子创立的,他们自称明王,小明王。如果韩家有个后人,小小明王,来争明朝的皇位怎么办?朱元璋不可能给自己挖这么大一个坑。

    师徒们行赏端阳之景,虚度中天之节。有两句诗,长路那能包角黍,龙舟应吊汨罗江。原来现在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赶路的时候不能包粽子,赛龙舟,所以说这个节日虚度了。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中天节,可以从西游记开篇的一句话来理解,就一日而论,日午中天。一句话里面有日,也就是太阳,有午,有中天。

    再来捋捋取经时间。贞观十五年九月,三藏师徒在西牛贺洲见到了梨山老母变化的妇人。在万寿山五庄观停留的时间比较长,镇元子捉拿了唐僧师徒两次,行者还要去海上三岛寻求医树之方,最后还要去南海请观音菩萨。贞观十六年的五六月份到了白虎岭,白骨精变化的女子说那时是五黄六月。

    经过了碗子山和宝象国,贞观十七年的三春景候到了平顶山,也就是三月。离了平顶山,到宝林寺之前,三藏说路上已经有四五个年头。从贞观十三年出发到现在贞观十七年,可不就是四年五个年头。到这里时间是对得上的。

    秋尽冬初时节离了乌鸡国,应该是贞观十八年十月。唐僧师徒又是在宝林寺借宿,又是去井下救国王,又是去天上求金丹,在这里耽搁的时间会比较长。在号山的时候,又是红孩儿假扮观音,又是行者假扮牛魔王,行者要去南海请菩萨,木叉还要去天上借天罡刀,时间也会耽搁得比较长。木叉见到他的父王托塔李天王的时候,应该是在贞观十九年的六七月,等李天王和哪吒帮助收伏老鼠精的时候,再回来解释为什么这么说。

    离开号山的时间可能是贞观十九年的七八月。从号山到黑水河,行经一个多月,也就是说八九月到了黑水河。离开黑水河的时候,迎霜冒雪,戴月披星,应该是贞观十九年十二月。在黑水河停留的时间不长,那里没多大事,鼍龙的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解决了。

    早春天气到了车迟国,也就是贞观二十年二月。离开车迟国的时候,晓行夜住,渴饮饥餐,不觉的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行不多时,到了通天河。可见是三月离开车迟国,七月到了通天河。三藏对陈家庄的陈老说,自别唐王后,今已七八个年头。所以现在确实是贞观二十年七月,从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到现在,有七年八个年头。到这里时间又对上了。

    贞观二十年的严冬来到了金兜山,也就是是十二月,严冬腊月嘛。贞观二十一年的早春天气到了子母河,也就是二月。过了西梁女国和毒敌山以后就是朱明时节了,也就是夏季,贞观二十一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在路上度过的。

    有几个年份是推断出来的,西游记里并没有交代。贞观十七年到达乌鸡国,次年而不是当年的十月离开。贞观十八年到达号山,次年而不是当年离开。这样的话时间才能对得上号。保护神的记录不完整,只能替他们把这些细节给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