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就是要做皇帝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塘报

第三百二十三章 塘报

    深夜,窸窸窣窣的声音在林子之间轻轻响动。

    仓城工地里,陈庆之的帐篷中灯火通明。

    他正在看最新的塘报。

    消息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皇帝东征的车架,已经抵达宜昌郡,并且后续的几十个驿站修建也进入了尾声,基本上完成了合拢,准备逼高欢在当阳打决战。

    另一个则是皇帝在抵达宜昌之后下达了新的赋税改革。

    首先,火耗归公,这一条主要是为了应对农社上缴公粮的时候,地方官员拿损耗来搞事情。

    其次,粮仓制度修改,地方各县全面丧失控制常平仓的可能,而是设置农业署,由朝廷垂直管理各地的种植情况和普及技术革新。

    然后常平仓和地方粮仓全部由粮行改组半商业性质,并且开启了收购标准价的权限。

    相当于地方官的一大特权,就被应昭直接拿走了。

    最后,是在新占领区域推行试点农税的改革,以及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原本执行的土地皇帝所有,天下所有人都给皇帝耕地。

    但应昭给的一半收成用各种方式留下,虽说有进行减免,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就算租了出去,很多人在这几年的耕种之下,发现种粮食不赚钱了。

    于是他们纷纷用现在的土地,去偷偷开工厂或者种植经济作物。

    尤其是蜀地。

    因为应昭的改革在蜀地运行了几年,各项政策大家也都摸通了。

    这就导致了蜀地其实已经出现了将近一百多万亩的耕地流失了。

    至于为什么现在才暴露出来。

    还不是因为今年应昭对外发动一场战争,要抽调各地存粮的时候,这才猛地发现原本的有几十万亩上田,愣是被各地人将这些耕地往山里或者新开垦的土地挪。

    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原本一亩地能产三百斤,被挪到了山里,直接变成了一百多斤,相当于需要两三亩才能和之前的产量相当。

    这极大的增加了开发成本。

    是严重的浪费!

    但应昭租给老百姓的时候,本来就因为外在的压力极大,也为了让百姓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没有明确要求土地要种植什么。

    这就导致了在宏观上土地开垦数量像是扩张了,但是粮食产量几乎和之前持平。

    毕竟不去种粮食了,跑去种不能吃的经济作物了。

    因此应昭弄出了农业署和指导收购价,准备进行调控。

    同时也要优先保证粮食产量,于是他决定修改农业税。

    对主粮和副粮进行降租,基本做到三十税一的地步。

    然后对于非主粮,诸如甘蔗、麻、葛这些具有加工用途的种植户,执行了丁税。

    也就是所谓的“摊丁入亩”。

    首先上调丁税起征年纪,从十六变成二十。

    其次,要求各个农业署根据各个农社情况配套种植,以农社为单位进行征收,所以每个农社都要配套种植经济作物。

    不管是什么,反正你们自己去找,找到合适的作物,去规划亩数,来承担全县的所有丁税。

    但同时要求保证主粮的安全,所以每个县的人均主粮数量必须包含城市人口的用度,由县令进行调控。

    要是县令做不到,导致出了事情,提头来见。

    应昭已经不打算全面承接玄谈那一套了,而是要天下给我改!

    如果还想着用儒家那一套德治教化或者道家那一套无为而治,只怕治下会第一个动刀弄死你。

    当然,人口一旦激增,势必会导致人地矛盾激烈。

    所以应昭对西南三州,滇黔桂准备加大投资力度,主要是放在驿站、道路、城塞建设上。

    至于城市周围,允许各地农社,前往滇黔桂三州开设分社,承接多出来的人口,让已经成熟的农社,将富裕的资本投入滇黔桂开发之中。

    以及利用分社来承担丁税。

    怎么个承担法?

    允许缴钱!

    各农社在交完了滇黔桂三州的农税之后,肯定会有盈余,那么盈余就可以投入本社的公账,然后上缴分摊到农社头上的丁税。

    反正应昭不管你们种什么,有多少亩土地,就摊多少丁税,直接入亩。

    只是粮田不征,税赋就会直接压到经济田上。

    那么面对人口激增和土地不足的情况,应昭这一套搞下来,会有两个结果。

    第一个,城市凋敝,因为摊丁入亩的缘故,各个农社也一定会想办法将农产品价格提升,进而转嫁矛盾。

    应昭现阶段还需要打仗,征收来的粮食,绝大部分都会封库贮藏,就算卖陈粮给城市,价格也不会低多少。

    所以城市不堪重负,人就会离开,应昭还没有制定城乡区分的户籍制度,只要愿意离开家乡,前往人口稀疏的地方开垦,就能获得土地。

    那么你面对高粮价和去了地方开垦种地之后的稳定收益,会怎么选择?

    第二个,就是农社彼此竞争内耗,导致农社破产。

    当然第二个也就是一说,如果真要出现这种可能,应昭会第一时间动手,该杀杀,该改改。

    农村,依旧是这个时代的基石。

    但不管怎么样,陈庆之看完之后沉默了好一阵。

    “皇帝是认真的了啊!”

    这一声感慨之后,他站起身扭了扭腰:“雄心壮志!已经将一切赌上去了!这是觉得即将到来的当阳之战,必胜了呢!”

    不怪陈庆之这么感慨。

    尤其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比之之前的均田免赋更加可怕。

    因为这是对特权开刀了。

    但这对于应昭军事集团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算真正的特权阶级。

    小家小户,他们也是承接高门大户转嫁的对象之一。

    应昭身边主要战斗力的成分,更多都不曾享受过官绅红利。

    所以应昭真正动的是世家们的利益。

    应昭发布的这一切旨意有且只有一个目的。

    让天下所有不想丢失权利的世家,逼着高欢跟他在当阳决战。

    应昭也能看出高欢想要拖。

    那就不让高欢有拖的机会。

    只要打下南阳,天下胜败局面也就定了。

    天下一流的将军都败在应昭面前,诸般世家还想守城?

    大炮起兮轰他娘!

    看你能守多久!

    就在陈庆之感慨的时候,突然一阵阵喊杀声从远远的地方传来。

    听得陈庆之咧嘴不屑一笑:“高敖曹是吗?贼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