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就是要做皇帝 » 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爆的铜银汇率

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爆的铜银汇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柔然可汗,郁久闾·阿那瓌仰慕天朝,献表臣服,永为朝贡,岁岁不绝,朕心甚慰。封瀚海郡王,准开瀚海国,并赐年金三十万(三十万铜钱),年布三千匹,年丝绸六百匹,年粮六万石,以彰天威,以表皇恩,钦此。”

    经过半个月的扯皮,长安的圣旨终于给了。

    淳于覃看着诏书的抬头,忍不住发出嗤笑声音。

    奉天承运皇帝?

    好大的口气!

    就连应昭都不敢这么写抬头,倒是你一个应昭弟弟,居然还敢这么写。

    当然这个抬头是萧道成给加的。

    加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没区别,不就是皇帝的圣旨嘛。

    但对于一个地位不稳定的皇子而言,这么写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总之,抬头定下来,不断的去说去用,自然就会有威势。

    不过萧道成并没有跟别人说这抬头是那一夜在玄武门听来的。

    陈虬看到了也不说啥。

    奉天承运就奉天承运吧。

    反正抬头只是读起来比较霸气而已,并没有实质作用。

    总之,要拿的东西到手了,淳于覃和郁久闾·弘文准备收拾回家。

    “这就走了?”

    长孙道生乐呵呵的路过,看到淳于覃他们商量回去,不由得好笑道:“这么急做什么?长安很不错,多走走,多看看。把钱花了再走,毕竟现在的长安物价可是很便宜的,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淳于覃一听,不由得心动了起来。

    虽然跟淳于诞说话很令人不爽,但长安县城内很多的商家价格都很低。

    尤其是粮食这一块,一文钱能买十斤的年景你见过吗?

    反正我是没见过。

    之所以会这样,还不是因为萧道成在背后推波助澜,而钱庄这边银币是打出来了,可是没人要用。

    铜银比价离谱到五百文兑一两银子,而洛阳现在也才九百文兑一两银子呢!

    长安外的钱不断涌入,可就是没人花出去,反而是不断从外边运进来。

    各家各户也都买回自家以前的宅邸,给的是铜钱,农社的成员中见钱眼开不少,于是渐渐又形成了权贵的聚集区。

    世家的财力和物力,真的不是说着玩的。

    现在市面上的铜钱更少,银子贬值严重,银币已经不能充当大型支兑辅币了,陈虬这边都在考虑要不要放金子出来当金币。

    然后一股风声冒头,金兑换银铜的比价一泻千里,吓得储存了大量金子的钱庄立刻出来辟谣,直言绝对不会将金子打成金币,并且严查市面上金子的交易,同时出兵严打铜钱黑庄,勒令世面上所有的铜银交换都必须在钱庄交易,然后要收税,再把搜罗到的铜钱拿回去。

    但这一来一去,铜钱的价格反而更高了。

    弄得陈虬头痛无比,接连给蜀州发消息。

    所以现在朝廷给三十万文的岁币,在长安真的能买很多的东西。

    淳于覃感谢了长孙道生的告知,然后带着人去采购去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他摇头呵呵说:“花出去,拿不走,命也没了,悲哀哟!不过这群小辈也真是,满满的诱惑,就连老夫都在看着一夜暴富。就是不知道再过段时间太子会不会出手。毕竟,太子也不是个任人揉捏的家伙。”

    嘀咕了两句,长孙道生回军中住了。

    他丝毫严格勒令关西军不得将钱粮拿出去兑换成铜钱,现在的铜银比价就是赌博专用品,坐庄的人心可比赌场里那些九出十八归的人黑多了。

    物资已经汇聚得差不多了,萧道成估计要收网了。

    也不知道长安这一次的铜银比价大赌,会死多少世家。

    当天。

    东宫,三百辆车停下来,然后将大量的箱子扛进布防严密的库房。

    “这就是陛下的解决手段?”

    在库房内,琉璃透过阳光,让库房显得十分亮堂。

    打开一个箱子,拿起来一看,捏着薄薄的纸片,陈虬对着阳光照了一下,龙纹水印和应昭的大头像画得清楚。

    当然更重要的是摩挲在指腹时,能清楚感觉到美妙的触感,纤毫毕现,怎么也不像纸该有的手感。

    “这里,价值是二十万两黄金的金圆券,三百万两白银的银圆券,跟一千文钱、五百文钱、一百文钱、十文钱、五文钱、以及一文钱的纸币,总计十亿文。”

    负责押运的侯莫陈悦,捋了捋山羊胡,操着浓厚的河西口音笑道:“现在整个东宫,就他娘你小子最有钱了。”

    “少取笑我。”陈虬吐槽道,“这纸币能用吗?老百姓能相信?”

    “自然,陛下已经在蜀州取消了金银铜的流通,用纸币回收钱粮流通。并且所有官员和百姓的交易都得用纸币。收税也是纸币,只要你下令往后收税只能用纸币交易,立刻就能将金银铜的交易全部作废。”

    侯莫陈悦抓了一把样币,快速的点钞,刷刷响说:“陛下早让我去全国各地寻找造纸工匠,花费了无数心思,终于找到了制作纸币特用纸的棉花和一些纤维。我三年跑遍全国,还是第一次这么用来当钱花的纸币,别提多舒服了。”

    “啧。那铜币呢?”

    “流通啊,反正金银全部取缔,银币可以交易,但只能当做辅币使用。同时钱庄可以用金圆券兑换金银,但是手续费、印花税、反正各种条件你记得加上。”

    将样币丢回箱子,侯莫陈悦又看了一眼陈虬,“不过这一次我一路走来,处处都有农社投机取巧,如果你一声令下废止实币交易,肯定会导致长安大乱。所以陛下才让你逐步完成替代,反正收税和发款必须用纸币,所有农社与农社之间的交易,也只能用纸币,钱庄这边实币换纸币不用手续费,但是纸币换实币要收手续费。把纸币的价格抬高,才能让百姓用这种纸币。”

    “明白了。”陈虬吐出一口浊气,“对了,你说蜀州已经用上了?”

    “自然,蜀州到处都用铁钱,出门买菜都要带几斤铁,累死累活,有纸币本地人还欢喜得不行。”

    “那行了。”陈虬说完,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问,“你跟侯莫陈崇争论出谁是宗支了没有。”

    “屁!跟他争个屁宗支旁支,各过各的!老子河西人,他家在武川镇放牧,早在开国之前我家就内附了,他们还在草原玩耍。要论宗支,也是我。若是不论,反正都是一个部落里出来的,爱咋咋地。”

    侯莫陈悦瞪了一眼陈虬,“你小子就是故意来拱火的。好不容易我才懒得想宗支的事情,你倒是阴恻恻的丢我一手?”

    “咳咳,我这不是好奇嘛。”陈虬嘿嘿直笑。

    侯莫陈部落两支,侯莫陈悦属于汉化鲜卑人,而侯莫陈崇则是早年在草原部落放牧的部落主。

    虽然两人都很能打,但事实上已经分家好久了。

    而且一说到侯莫陈悦,总是能想到侯莫陈崇,不怎么知道内情的人都会问,他俩是不是兄弟。

    或者说,侯莫陈一门两将军什么的。

    这种事情在封建时代也是禁忌,说多了容易让皇帝警惕你家是不是权势太大,结果明明是两户人家,因为流言蜚语而被废掉。

    总之,倒腾来倒腾去,侯莫陈悦自己思考之后,决定分家。

    侯莫陈直接拆成三个姓,弟弟们姓侯,儿子们分别姓莫和陈,直接选择汉化。

    侯莫陈崇也想这么干,但一听仨姓你都占了,那我也不能抢了,不然说出去不好听,索性就不管了,侯莫陈崇家族以后继续姓侯莫陈,而侯莫陈悦家族往后就是三个姓了。

    当然这是后话,处理完这边的事情之后,侯莫陈悦在东宫稍微休息了一天,就装扮成商人,东出了。

    他还有别的任务,不能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