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恒古进化论 » 第十二章 辇龙将

第十二章 辇龙将

    森林中一片绿草地上,李道安环顾四周,见鸟雀齐飞,地上绿草繁荣高及大腿之处,大概少有人来过,地面不见一道,随即仰望天空,见粗壮古树之上枝丫繁茂,只留些许缝隙透过阳光直射而下,形成道道金光灿烂的光柱。

    李道安于原地盘坐,双眼微闭,双掌则是摊开一握,随即内观周身。

    片刻之后才缓缓睁眼,而后不禁失笑,观内外周身,皆是封印重重。

    言法力尽失皆不为过,动则不溢一丝灵气,封印之下肉身之力却不如问道山脉一些普通灵兽,却不知与之相比凡人武者几何。

    如今灵感蒙蔽,不闻天道星辰,玄武白灵大帝创道教,施法术入万千星辰,后辈道门之人才得以依之而行道法。

    李道安随即无奈,望向天空摇了摇脑袋,而后站立起身,低望右手掐算,随即朝向一方而行。

    不知多久,已是夜深。

    月光闪烁林间,一袭黑袍清影疾驰隐现,不知多久望见一座巍峨山脉,遁入其间,见的那千峰徘戟,万仞开屏,其中幽麓幽深,源泉响清,又见奇花瑞草,修竹乔松,实是一方龙脉盘踞也。

    时后,李道安一跃冲起,立于巍峨高峰之上,高树巨木之巅,顿时视线辽阔,皓月光照大地,山脉蜿蜒起伏。

    此处立于山脉龙头之处,右方凸出一片青山分支,似青龙鳞爪持握三村,而这视线正北,龙目观望之地,有一秧田荷花池,而此中央却有一小山,型体方圆似一颗龙珠,依稀可见庙宇坐落其上。

    却见李道安眉头微皱,反复扫视四周山峰与村落河水支流的位置不言。

    观龙相术,乃正统道教学派皆要学的一门风水之术,传闻二帝创‘气运’一道,无数英灵精魄融于此道,并光撒诸天。

    其间一些精魄强大之英灵化为的气运融于山海大地,最盛者真龙圣族,其精魄强悍惊天,若融一方山水则此地必定得天独厚,灵气超常。

    二帝创二道于世,后世间无数修者便投身专研此二道,时间流逝,创出无数相关之术法,其中道教之人最甚,创观龙相术,闻名诸天。

    后世间生灵便以:观星象而知福祸,运五行以晓阴阳。一句形容道教高人。

    而其书籍中之占星、卜卦、观相之术也随时间流逝而流传世间,于是便诞生了许多由只会半吊子道术之人所创的职业。

    如阴阳师、算命师、辇龙将等等。

    而辇龙将者,其祖师仙人知真龙圣族强横,后观四方山海所藏龙魄所化之气运,遂创立初此。

    龙脉,实则龙魄所化气运降于一方山脉所称,后世间亦将他族强横生灵所化气运所降之山川河流统称尊此。

    世间龙脉不知其数,辇龙将细分龙脉者为二:

    其一,为盘地不移之龙脉,滋养一方山川河流,当使山脉钟灵神秀,翠青碧林,奇珍异兽藏于当中。

    其二,为走龙脉,乃所化龙脉之精魄生灵,不固原地而四方奔走,其形飘乎不定,善隐匿,难以寻得。

    大小龙脉分盘龙、走龙。走龙一道又分祖龙、分龙。分龙之中又有草龙、天龙、水龙、土龙等等之分。

    其祖师仙人更制定以脉藏身而得龙脉气运之法,后创一书名‘寻龙点穴’,其中记载有:寻龙脉而藏棺椁、观形气而望穴之法、藏地如何藏,而又几时藏等等门道。

    后辇龙将一脉开枝散叶,不同支派寻龙点穴之手段各有千秋。世间君王,甚至修道者亦与之相敬。

    而辇龙将一道之后随其研究古墓,创出盗墓十三法而震动诸天,却也因此遭人仇恨,至此走向落寞。

    白灵大帝曾言:气运者万事顺意,灾厄者苦难缠身,唯有抛开此二道者真自在。

    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万事万物皆有规律,不可强求。

    曾经绿庭竹屋,邋遢老道曾与李道安和猿猴以一辇龙将的故事来证此规律:

    曾有一辇龙将之大家名为杨祖,其人精通占星卜卦、点睛睦穴。

    长年游历四方灵山丽川追辇龙脉,其中不知帮多少人找了墓,为之子孙成就了多少君王。

    后有一天,杨祖暗叹时光匆匆,叹自己一生无妻无子,漂泊四方却只为了成就他人,不如也为自己寻一龙穴,他日寻一地处落户成家,后代子孙也成王成侯,岂不善哉?

    于是杨祖走访异国,终是见到一条天龙脉,龙脉有灵,龙气之盛从未有见,不禁大喜!

    遂一路追辇这条走龙,时至一十二年终见其龙脉遁于一片青海之内,遂居住于此地,日卦玄机,夜观星象。

    不知多久,某日正午,杨祖立于沙滩之上,见得一赤脚男童于青海游泳而归,遂缓步迈进,慈眉笑道:

    “小娃娃,你可曾遁入这青海之底泳过?”

    男童闻言,望着杨祖说道:

    “怎的不曾?我每天都在这青海游泳,日日都要遁入海下憋气洗澡。”

    杨祖闻言一喜,又问:

    “那你可见得这海底之下有一头大青牛?”

    “你怎么知道?我每日遁海下游都看到一头巨型青牛在海底憋气吃草,从未见它上过岸,这牛憋气也太行了!”

    男童闻言一脸诧异吃惊,而后点了点头有些不服的说道。

    又见杨祖闻言侧身望海面目喜色,片刻之后才问起小孩家常,后得知男孩名叫张天一,是附近村庄的一孤寡小孩,家中贫困,父亲因赌博欠债被人打死,母亲则被活活饿死,独留这张天一靠吃百家饭活了下来。

    杨祖略微思索,从背囊拿出一红锦木盒,对着张天一笑道:

    “小孩,你将这拿着,明日九月初九,你潜入青海之底,将这木盒塞进那青牛口中,事成之后钱财珠宝,我少不了你的。”

    张天一闻言立马点头,想着这不是弯个腰在地上捡钱的事儿?随即不经意的问道:

    “行啊!明天我就按你说的做!不过你要我拿这木盒给那青牛吃干啥啊?那牛是吃草的,也不吃盒子啊!”

    杨祖见男童答应,随即喜色更甚,脱口而出:

    “你这小娃娃懂什么?这青牛乃一龙脉所化,聚而成形为一活穴,明日九月初九若将直系先人的尸骨送入其中,那后代子孙必定乘那清气高升,成皇成帝!”

    张天一闻言却不反应,而是呆呆的哦了一声,后杨祖又嘱咐了他几句,约定明日辰时一到便在此见面,观那藏穴之举。

    张天一憨憨的点了点头,见杨祖一脸喜色走远之后,随即提着木盒就往家中跑去,夜里时分,此子待得百家沉睡之后,便偷偷跑进后山当中,停于一土包之前,一言不发便开刨。

    经过数个时辰终是将这无碑之坟刨开,将木盒打开倒尽其中骨灰,又从坟中捡尽爷爷的白骨放入木盒,草草掩盖土坟过后又偷偷回了家去。

    次日辰时,张天一如约定在辰时与早早站立原地的杨祖碰面,原地等待,见得海面似有袅袅青烟蒸腾升空,遂杨祖大喊:

    “就是这时,只有一刻钟!快去!记住一定要亲眼看到青牛吃了木盒再上来!”

    张天一急忙点头,身影一跃坠入海中,游入海底,一头满身青玄的巨牛正吃着海草,偌大的双眼宛如铜镜一般,浑身肌肉线条分明,给人一股巨大的压迫感。

    张天一不禁咽了咽口水,还是鼓起胆子游前靠近青牛,将木盒颤颤巍巍的在青牛面前摇晃,却见它毫无反应,依旧是低头吃着海底水草。见此张天一抠了抠脑袋,随后从一旁扯下一把海草将木盒缠绕,又将木盒递于青牛面前,青牛见此立即转头张开巨口将缠着海草的骨灰盒含在口中。

    却见青牛含了木盒之后,刹那间天穹乌云满布,电闪雷鸣,狂风呼啸充斥四方,海涛翻滚不断,云海当中一轮皓月光影若影若现,沙滩上杨祖见此大喜。

    海底下张天一的视野当中青牛仰头大吼,浑身泛出青气回旋,猛然形成一柱偌大的漩涡,海水瞬间暴虐搅动,那男童张天一也是胆大,硬是要看到青牛将木盒吞下才逃命,几息时间如同百年,那青牛终是喉咙滚动,将木盒吞下。

    张天一见此立即使出浑身解数往海面上游,却因漩涡巨大,海流暴动,怎么都游不上海面,不时张天一已力竭,双眼缓缓闭上,却在朦胧间看到一道白绳驰来将自己缠住,再睁眼却见杨祖手持浮沉站立于地的背影。

    视野当中,海面之上一数丈方圆的漩涡之中,青牛化为清光,仰头猛然一吼,之后一踏登天消失于云海而不见。

    瞬时乌云退散,海面恢复平静,仿佛从未有什么事情发生一样。

    杨祖背负双手,双眸深邃独望苍穹,喃喃道:

    “青牛望月,一步登天。”

    事后,杨祖赠予张天一串可抵一座城池的玉珠后便飘然离去。

    十八年后此国大乱,外有强敌,内有暗患。张天一集结四方有志之士揭竿而起,短短一年便使王朝更替,建立天王朝。

    而杨祖也因寻到一处凶龙脉而身死道消。

    邋遢老道说道:

    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入道者不可强行执念,当自然无为,一心向道便可。

    那些身怀奇术,修为高强者本就是夺天地之造化,不屑以此而得道。

    但辇龙将这一职业也并非实力微弱,传闻道祖时期有一辇龙将名为张玄灵,曾依靠一处龙脉以九阶凡境斩杀天降仙人而毫发未伤,后建立辇龙宗,至今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