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恒古进化论 » 第十四章 鬼神阴术

第十四章 鬼神阴术

    是夜,山林深处似有似无传来一阵颂经之声,白雾于此相伴而生弥漫于四周,愈渐浓厚。

    山林深处,一袭黑袍道衣的李道安此时于碑前树下席地而坐,此时闭着双目,神情庄重的掐觉颂往生经。

    “太初三合,即定阴阳。五行分化,归魂源一……”

    白雾茫茫笼罩四周山林,随诵经之音,远处西位忽然飘来一阵阴寒之气,后于李道安盘坐之地消散,所过之处密草纷侧两边而倒。

    下一刻,似整座山林气温突然骤降,数道微弱的踏步之声响起,愈加响亮。

    于此,李道安不再诵经,而缓缓睁开双眼,起身侧目,见西侧方位密草分开道路之处团团白雾翻涌,其中似有数道冷风回旋携之而来。

    顿时阴气甚重,却反常携带有清朗之感。

    李道安眼眸之内忽有金光一闪而逝,在其视野之内,白雾翻涌之内一前四后五道模糊身影浮现缓缓接近而来。

    见为首身影乃一身形修长,头顶一印有冥文图符的乌黑高帽,一张俊朗的脸却是异常地惨白。

    其上一双眼角异常修长的双目内眼瞳却是呈现白色,其双眸透过白雾散发浓稠腥光。而其上下周身则身着一古式通体乌黑的长袍,左臂处印有的怪符缠绕‘司府’二字符图。

    再其身后两侧各有两道魁梧身影,只见皆是一头黑漆杂乱的篷发,略微低着脑袋,皆是双眼猩红如血透露凶光,身着黑体红边宽衣,脚着乌青长靴,宽大袖袍口处露出根根长指甲的手指,正握住链、叉、钩、尺。

    而歪脖子树枝上穿插的群鬼于雾起之时即更为疯狂的挣扎嘶吼,见道道鬼魂皆是极力伸出身躯朝向白雾之内。

    李道安视线投入白雾之中,从方才雾起之时便察觉到这五道身影在注视着自己,而李道安也十分好奇下山之后第一次召来的鬼神会是如何实力。

    白雾翻涌靠近,见为首鬼神一步踏出白雾之外,而后白雾即刻翻涌而退,却见其神情平静看了李道安一眼,而后眼眸侧过扫了一目树上群鬼,便又平静地看着李道安。

    李道安则缓缓侧目望向歪脖子树上,见方才嘶吼哀嚎不断的众鬼此时却魂体微颤,低着头莫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而后李道安回过视线,见脸色平静上下扫视身前数丈之外为首鬼神一眼,见其周身鬼气内敛,方才眼眸泄出一丝鬼气,其浓度却超群鬼千百倍,不禁微微点头。

    于此,李道安与为首鬼神相对注视,皆不言语也无动作。

    见此,后四位鬼神浑身鬼气忽然暴动猛烈翻涌,四双似欲滴血的猩红眼眸煞气涌动。

    世间道士随与阴间鬼神有共事之举,但人神有别,自管控此地人魂事起,也见多道门之人,却也见其对鬼神相敬,礼待有加,如今这少年道士却如此这般,更不言此次大人亲临。

    念此,四鬼神互视一眼,而后皆是要朝这不知礼数的少年道士迈步去。

    却见为首‘大人’缓缓抬起右手示意,而后四道凶煞之气即沉寂下去。

    视野之中,见得数丈之外的黑袍道士依旧脸色平静,不见一丝变化。为首鬼神忽而嘴角一扬,随之双手缓抬,左手二指并拢竖于胸前,右手二指并拢贴于左掌末端,结道教之礼。

    见此,李道安才缓缓抬起双手,同是如此还以道教之礼。

    于此,为首鬼神注视李道安数息时间,而后不见其形口变化,便传来幽冥之声:

    “吾名阴常,乃阴府派指负责这临云十三州七鬼官之一,主司儒释州一十八城,七十二郡,三千一百一十七镇乡死灵之事。”

    居问道山后邋遢老道第一便先教其‘’神鬼仙魔妖志‘’,其中说道这阴间时曾言:阴曹地府内司六道轮回,外司接渡、拘魂、斩鬼之事。

    其中外部负责诸天死灵,然三十三天皆为修者天,凡者不得入之,其中死灵便相比始源界即人间,更为强大。

    道祖姜尚完善大帝法后,立六道轮回,施神通致三十三天内生灵身死之后魂魄即坠诸天,通于幽冥。

    但修者所行之路九死一生,即与天夺命,谁愿服死?遂其中许多修者身死之后即犯帝禁夺舍他人,凡夺舍后必深藏魂魄气息,术法蒙蔽自身命数等等。

    于是阴间负责三十三天的外部鬼神相比始源界更少,但重在于精。

    而始源界本凡者所居,但此间修者未飞升,妖类未得道,每时刻生死者无数致鬼魂皆有差错情况,而邪祟妖魔更在其中。

    遂阴间外部负责始源界之鬼神数量最多,区域更广,体制最全。

    其中按始源界已知陆洲分部,各洲设分部,管治所在地域死灵之事,于洲、国、州、城、郡、镇、乡层层设鬼神分部管理,其机制同人间王朝管制体系大致相同。

    遂闻言,李道安仅是点了点头,依旧平静并无任何反应。

    而阴常亦将身前少年神色举动观于心中,惨白双瞳动,心中却思索云云,但同是并无表现什么,随之言道:

    “不知小道长师出何门,召吾等之法可是拘神术?”

    闻言,李道安则眉头一扬,不答反问道:

    “你即是管制此方死灵之神,可知此山北侧庙宇之事?”

    “放肆!速答大人所问!”

    却见阴常身后鬼神闻言怒喝道。

    却见阴常神色淡然,依旧不见唇口动,声音便传来:

    “闭嘴。”

    见此,李道安依旧脸色平静望向阴常。

    后者回过视线,见李道安神情认真之色,而后缓缓回道:

    “庙宇之事,吾早以知晓。”

    闻言,李道安即皱眉道:

    “阴间鬼神亦属道门,那庙宇所供泥身像虚表为我道门仙祖,阴间鬼王鬼将亦在其中,但实是供奉凶鬼,滋养鬼气。

    我观四方风水阵术,其人为所动牵连庙宇,致此地龙气耗尽,死气徒增,其中后果不仅仅影响生灵命数,你既知晓,为何不处理此事?”

    阴常见李道安神色变化,言语内质问之声尤为明显,却是沉默片刻,才道:

    “汝即为道门子弟,因知道祖七门律令:凡尘之事神鬼仙禁。此间庙宇之事,乃至此山关联,吾一一解汝疑惑。”

    闻言,李道安点了点头,静等下文。

    “此地位苍离洲大陆西北之地,一名曰北云之国度。北云国东南位一十三地共称云临一十三州,其儒释州位两国交界之地,此前北云国与邻国相争,战争持续三百年之久,其中儒释州战火最甚波及全域,死伤者数百万众。”

    “战事纷争起,死灵即骤增,其中多为青壮,逝世之际,多壮志未酬,家老在世,未行结亲,暴尸荒野。”

    “岁月年华即此断绝,遂怨气冲天,有尸身生煞者,有成鬼化凶者,有化邪成魔者,各类变数种种。”

    “阳世国运之争,若有修者皆入,则首战所在之役,即为龙脉之争。小道长应识得此地风水,如今这般是以爆发争夺龙脉之战役。”

    “期间吾阴司鬼神主死灵,阳世道修主煞尸。”

    “然此地人家皆受牵连,再无一户。道修寥寥,尸首却数以万计,遂将死尸共葬此山,并施化煞之术望日减邪煞之气,后鬼神与道修即转复他处战地。”

    “数百年而过,云临十三州邪煞之事终是除尽,待吾等鬼神回此地之间,却已见此地风水格局变化,庙宇坐落,落户三村。”

    “后知其原由,此地之人原受战火牵连逃难,至于此地筑房成三村规模。山野之地,道路崎岖,其间村民多有入此山遇难者,后称得见群鬼精怪化形,遂称其‘鬼山’。”

    “后吾阴司鬼神入此鬼山,见此山受埋葬之尸煞气滋生,龙气化煞,其脉隐有化邪之迹。”

    “后上禀冥王,待解其事。”

    “其后时日,有一阴阳名曰李玄礼。其人得见此地龙脉,后诉厉害于三村,让其于此地风水中央山顶立其庙宇,坐北朝南,其内筑诸天仙、鬼、神泥身像以供奉,以镇煞化邪。”

    “庙宇建成之日,三村再无鬼煞之事。李玄礼却不日而终,此前留有遗言于三村:将其尸身葬于鬼山深处,只立一碑,不可祭拜。”

    闻言,李道安思索不断,而后缓缓说道:

    “如你所言,这李玄礼既是行善之修者,为何又藏邪祟于庙宇泥身,锁群鬼于此树,此理非阵非法,言之不通。”

    阴常闻言回道:

    “吾等阴间鬼神,不处阳间事务。随知庙宇鬼邪,却亦有镇煞之效,况此庙宇乃阳世凡人所筑,即不便干予。”

    “至于此树锁群鬼之阵,应是鬼神主鬼魄轮回,却知此阵煞气连接龙脉,是以煞镇煞之法,若强行破除法阵,恐此地风水重复,遂得冥王令,凡路过此地道修皆告之其事。”

    “于此之事,吾时常留心,凡所辖之地出入之道修,吾皆有感应。”

    “至于小道长……”

    言词,阴常忽然停顿,而后双眼微眯盯着李道安两三呼吸之间,才言道:

    “似凭空出现一般。若为隐匿之术,堪称妙绝非凡。”

    闻言,李道安沉默一刻,而后郑重说道:

    “非我不告之师承于阴常大人,确实下山之际,尊师曾告诫于我,入世之后不可显明师承,阴常大人见谅。”

    阴常闻言却是微微点头,回道:

    “嗯,无妨。”

    见此反应,李道安轻呼一口气,而后望向阴常说道:

    “此事我已知晓,此地风水之阵已理其中八九,方后之事我亦会处理。如此,还请阴常大人将此处群鬼解封,以行六道轮回之事。”

    闻言,阴常后四鬼神互视,交谈道:

    “这……冥王之令……”

    “数十年多少道修皆看过此地风水之阵,多数不能破阵,少数能破除其间牵连阵法关联,却不能保证后续之事……”

    “这小道长能有这本事?”

    “若阴常大人从这小道士所言收魂,那小道士不能善后可如何是好?不可,不可……”

    却见阴常盯着神色认真的李道安片刻,而后点头说道:

    “可。”

    四鬼神闻言互视一眼,即不再言语,后同时于袖袍之内甩出四道乌黑链锁缠绕歪脖子树躯,只见树躯符纸略微飘动,随即蓝光炸现撑开链锁,笼罩歪脖子树身。

    两者相抗,互不相退。

    又见四鬼神各伸出一手持诀,随之四道缠绕链锁之上各延伸长刺,即插入蓝光之内,而后瞬间分裂宛若盘错宛若树根,弯曲而下各缠绕一鬼。

    随后见左前一鬼神双指射出一道金光,打在锁链之上,而后金色符文延链锁伸展,最后蓝光之内只伸一黑刺缠绕符文,直插树躯之上符纸。

    碰撞之刻,金、蓝两色光芒一瞬间炸亮,直至下一刻尖刺插入符纸,随即蓝光消散,屏障破解消散。

    四鬼神同喝道:

    “收!”

    “收!”

    “收!”

    “收!”

    随即锁链束缚群鬼,猛然极退收缩,直至靠近阴常后方两侧,链锁分支收缩重回链身,群鬼漂浮地面,链锁入袖,四鬼神又各施一指金光分裂射入群鬼眉心,直至群鬼煞气消散恢复稳定,四鬼神才收回动作平静站立地面。

    阴常此时却有些好笑,见面对自己鬼气却岿然不动的李道安此时满目好奇,若乡家里人进入皇宫之时,一副未见世面的样子。

    但自然没有表现出来,阴常缓缓说道:

    “既然此事已了,吾等便回阴府,处群鬼轮回之事。至于善后之事,小道长劳心。”

    却见李道安点了点头,双目奇艺,似还在回味方才鬼神之术,回道:

    “放心,放心。”

    言罢,阴常一笑,随即身后浮现一幽暗漩涡,四鬼神皆如是也,后转身迈入其中。

    李道安直直望着阴常身影,见身影迈入其中,幽暗漩涡即回旋转动渐小,直至消失前刻,其内传来阴常声音:

    “若小道长对阴间法术感兴趣,待此事毕了,可入安阳郡城隍庙内论道。”

    原处,李道安忽然咧嘴一笑,片刻之后才转身注视那李玄礼之墓碑,而后双手负后,延来时之路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