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恒古进化论 » 第十七章 初见圆根

第十七章 初见圆根

    次日清晨,太阳初升。

    一条蜿蜒土道,散布分支连接各处各乡,安阳郡辖下各镇、乡、亭道接有村民三五相伴,背竹编木娄而行。

    李道安亦是行于其中,而一身道袍加之面容年少,即使得众多行人侧目观望,随后细细言语与同行者以此交谈。

    而少年却不在乎,而是不断移过视线观望,只觉得十分新奇,自行者村民言论中得知,这地方乡镇村落,有‘逢场’一事,当地之人将乡镇各处定下时日,交错排列‘逢场’日,七日为一循环,若前乡为一三五七日,则后乡便为二四六日。

    安阳郡乡镇不少,每到逢场日,皆有重合。而当地村民则可自行选择去往何处,或做生意商卖,则起日最早搬运货物商品前以商铺、地摊而摆放,或有购买需求者即前往相邻镇乡予以采购。

    而一些人口聚集为多的大地方,则是每日逢场,地方越大则集市商品越多,越全。

    地方之人或因临近的乡镇当日不为逢场日,或因所需物资唯有县,郡等大地方才有,遂每日郡县城池出入之人皆是络绎不绝。

    一路伴随人群而行,从起初蜿蜒小道连接上大道,逢场之人亦是汇集成群,李道安感受着愈来愈盛的人道之气,与问道山上的清新自然皆各有风韵,总之来说还是感觉很好的,不禁嘴角扬起,微眯双目泛着金光,遥望远方一座城池坐落,其上人道之气聚集成一道冲天红光,恢弘磅礴,可驱邪摄魅。

    随行而至,城池一下城门大开,其上石壁凸出一方形,刻有人文有三,谓:安陽郡。

    见城高二十八丈,其下中央城门呈半立椭圆形,其高目测一十三丈,宽六丈。而左右各立一小门则高十一丈,宽四丈,总体观之十分恢弘大气。

    观三门进道之侧,皆有郡府官兵立于左右,每位兵士皆是神情严肃,双目炯炯有神看向前方不侧,身躯同八尺挺拔而立,而一身乌黑盔甲,厚重威严,其外隐有流光一闪而逝。

    见此,李道安神情平静,心中却思索云云:

    兵者,佑家国万民之基。

    见两侧之兵皆身缠血煞之气,可知皆负亡者之命。世间国度之争,兵士皆为矛朔。上位者一念之间,却定万人之生死,可怜其中无辜生灵。

    欲念贪生起,纷争即不断。小以琐事,大以土地。环环相扣,绵延相续。

    昔日不死大帝感荒古无道,誓立改世间之恶气。后掌诸天,立天地以规矩,教众生以行善。后创道教,法制诸天。而所施之法却非厉政,不行以恶治恶之举,此后众生即收敛争斗。

    其后又有道祖姜尚创以神庭六部,敕封亿万诸神,上至日月星辰天外天,下至始源界乡野之间,皆有神灵管制。

    其后道祖化道,众生贪欲又生,致神庭六部根基动荡,其后岁月对诸神管制松缓,其始源界诸神守神职者即皆由心定,如此便是世间妖邪作乱,人道衰弱之原由。

    乱世之中,强则强,弱则亡,各洲诸国纷争不断,日日战火连连。数百年之下,难得和平盛世,却是为日后争战而修养身息。

    如此,天下如何而定?

    李道安沉思良久,得出其二:

    一,两者相争,挑起事端者实力持平或弱于他者,他者强于前者或持平于前者,其心却不恋争斗,只求安定。

    二,一方势力国度,击败其他势力国度,统一世间一切势力,效仿大帝法制天下,亦无苛政之举。

    念此,李道安立在原地沉默不言,期间数次被行人相撞亦不动分毫,这也吸引行人地侧目。

    片刻,李道安忽然摇了摇头,放目看着四周景象,或友人相伴交谈、或父母一旁儿女撒欢,多少行人笑声不断。

    望着一孩童被其父举起坐在肩上,其母慈爱护在身旁,从身后拿出一大红纸鹤递给孩童,顿时孩童嬉笑连连,好不幸福。

    见此,李道安看了许久,而后侧过视野对其一旁有些面露不善表情得兵士尴尬一笑,随后挠了挠脑袋说道:

    “小道是第一次来郡县,见城池如此恢弘气势,不禁愣了神,还请兵士莫怪,这就走了,这就走了。”

    闻言,那兵士又上下打量身前黑袍道士一眼,见其身高相貌,似十四五岁年龄,观方才反应,倒也符合其言,遂收回视线,恢复此前模样站立。

    见此,李道安又闻身后有人说道:

    “哪来的小道士,没看见人这么多嘛,站着不动干什么,难不成这里有妖怪要你抓!”

    李道安闻言即转身对着说话之人歉意拱手,而后便跟随众行人步伐,一同进入安阳郡城池之内。

    一入城中,便见人山人海,各类阁楼商铺密密麻麻排列,其中商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还有一些商贩将瓜果粮食用竹筐装着放在地面响亮叫卖,各种吆喝声交杂在一起,热闹无比!

    李道安自幼便随那便宜师傅入问道山修行,平时里直接触过一人一猴,还有一些灵兽朋友,住的也就是竹屋竹床,虽然自己那邋遢师傅曾形容绿庭竹屋的话来说是:

    “你懂个吊啊!这他奶奶的叫雅~~~~啊性!”

    是住得舒服,这也导致下山过后这几夜李道安露宿野外,浑身不得劲,可有生之年哪里见过此时这样的场景的黑袍少年瞬间兴奋起来,随即迈步一路慢走,兴奋之色表露于外,两眼不断地朝两侧店内观望。

    行至一街上,忽然一阵喝彩声响了起来,引得正在全神贯注看吹糖人的李道安侧目,而后见前方人群围绕在成圈,皆是神情兴奋,随即有些不舍的再看了看那商贩刚吹起的猴子,而后立即朝人群而去。

    行至人群旁,无奈身高限制,李道安东凑凑西挤挤,终是挤到内圈,不管挤进来的酸爽,即见中央空地,有一小胖和尚双腿横跨,两肿圆的双臂直挺拿着一块方形石板,憨厚的圆脸上表露出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而后一双不易察觉的小小眼睛扫视众人一眼,随即喝道:

    “各位乡亲父老,大爷大奶,大叔大婶,大兄大姐们可看好咯!额师傅曾教额一套铁头功法,虽然额爱偷懒不常练,也怕痛。但是因为额盘缠被坏人抢了,三天没吃过一个鸡蛋……这就给各位表演一哈铁头撞石板,各位大爷大奶,大叔大婶,大兄大姐们支持额勒,就放些钱币放在边上盆盆头,马上额就施展铁头功!要不要得?!”

    闻言,李道安面露疑惑,钱币?鸡蛋?

    人群随即附和喝彩,不等李道安明其所以然,便闻内圈边缘摆放在地的四块盆子内立即响起铿锵之声,环顾四周,众人皆是掏出钱币投入其中。

    闻盆内钱币响声,那小胖和尚小小眸眼内抹过一丝精光,而后浑身肥肉一震,猛然喝道:

    “铁头功!”

    随即憨厚圆脸神情专注,双手持石板,猛然相撞!

    铿锵一声,即见方圆脑袋破开石板,不红不紫,引来众人喝彩!

    “好!”

    “好个铁头功!”

    “厉害厉害!”

    ……

    李道安眉眼微眯,见那小胖和尚似装叉一般站立原地一动不动,而嘴脸却是装作很帅的样子。

    又闻众人喝彩,李道安不禁一阵无语,随即将注意力放在盆内钱币之上。

    半晌过后,那小胖和尚肚子一咕噜,这才小心翼翼扫视众人一眼,而后站立双掌合十朝众人施礼道:

    “额圆根谢过诸位了,实在是饿得不行,接下来就没有表演了,谢大家们捧场了!”

    闻言,人群逐渐散去,而圆根小胖和尚则有些迫不及待的快走向前蹲下,将盆盆内的钱币拿起一把,而后嘿嘿一笑。

    随即从怀中拿出一布包,憨厚圆脸不断嘿嘿笑着,将盆内钱币放入其中。

    片刻过后,将前左右三方盆盆内的钱币装入其中,布袋呈圆滚滚状,圆根提起布袋感觉沉甸甸的,而后咧嘴憨笑,随即转身收拾后方盆前。

    兴奋转身,圆根却身型一顿,有些愕然地问道:

    “你这是弄啥勒?”

    却见地上那身穿黑色道袍的少年人依旧左手不断将盆内钱币拾起装入右手袖口之内,而后头也不抬的语气认真道:

    “我装钱呢。”

    闻言圆根圆脸震惊,而后一跳双腿横跨一手指着李道安道:

    “额不知道你装钱!你装额的钱干哈?!”

    却见李道安闻言抬头,注视着圆根一脸认真道:

    “这不是方才围站之人放的钱币吗?你拾钱,我拾钱,不都一样嘛?怎么说是你的钱。”

    闻言,圆根和尚小眼瞪大,见那道士认真模样,观其年龄相貌似于自己相似,随即想道:

    “难不成是跟俺圆根一样被师傅丢下山勒?咋啥都不懂勒?”

    而后语气认真说道:

    “这是额卖艺给别个看,别个给额勒,你不能拿!”

    随即艰难多下圆滚身子,伸出肉噜噜的双手就望李道安袖口里探。

    却见李道安身形却往后一躲,致使圆根身形踉跄,左右晃动好一会儿才稳住下来,随即喝道:

    “你干哈躲?!”

    李道安闻言看着圆根说道:

    “我师傅说一行一事皆有缘法,这些钱币进了我的衣袖也是一种缘,缘来不可断。况且我我不知你所言是否为真,那谁拿到就算谁的,我跟猴子就是这样。”

    话落,即见李道安侧身,一腿蹬地跃起,直往远处跑去,瞬间不见的踪迹,此为没有言之后语:拿到之后即赶快跑离现场,避免打架。

    地面上,盆盆前,圆根小胖和尚目瞪口呆望着那极速逃离现场消失不见的少年道士方向,而后低头看着空荡荡的盆盆,愣道:

    “额这是又遇到土匪咯……”

    随即肉噜噜的双掌握拳,神情认真愤然道:

    “不要让额遇到你咯!”

    而后将盆盆拿起起身,而后嗅了嗅空气中的香味,又嘿嘿笑着寻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