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绝品殿下 » 第五十五章 意外

第五十五章 意外

    刘季家着火了。

    当家丁慌忙找到刘春华的时候,两帮人差点打起来。

    邱应气的脸都紫了,正要下令将刘春华抓起来,家丁来报。

    刘瓜瓜回头一看,自己家的方向果然火光冲天,照亮了半个西城。

    “握草,怎么着火了?”回头看了一眼邱应说道:“你小子给我等着,一会大爷还要检查。”说完领着一帮家丁,急急忙忙往家里去了。

    邱应见状,心里暗叫一声侥幸。这真是连天都在帮自己,连忙吩咐所有人快走。

    “怎么着火了?”刘春华回到刘府,只见街坊四邻正在往这里赶,有人高呼“走水了。”更有家丁提着水桶从四面八方赶来救火。

    原来是刘季六房小妾在廊下熬药,不知怎么的将柴房给点了,才引发的大火。

    经过大家的抢救,火势很快就被控制,时间不大火头被扑灭。

    此时,刘季也闻讯赶了回来。

    刘春华刚要炫耀一番,救火有功。没想到,刘季一个大耳刮子直接抽到他的脸上。

    “要你惹是生非,今天差点坏了大事,你这个孽畜!”刘季含恨一巴掌打的儿子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老爹你干嘛打我?呜呜”刘春华冤死了,比窦娥还冤。

    “你真是要把我气死。”刘季暴跳如雷,看着刘春华的样子,咬牙叹道:“你回去给我收拾行李,明天跟八皇子他们出京。”

    刘春华一口闷气没出来,这就又来了一口,真是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为什么啊?”

    ……

    徐文英本来打算快点将这趟差事完成了,回来还能看到一准大戏台?

    可是走到西旺财大道就走不动了,前边的行人来来往往,很多人脸上带着笑容,手里拿着一个个精美的盒子。也有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人,手里拿了一根彩条布,唉声叹气的四处询问着什么,又像是在问话,又像是在询价。

    “哎,你过来。”徐文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接叫了一个四处奔波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年轻人。

    那人年龄不大,约十七八岁的模样,手中拿着彩条布问了很多人,但是所有人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什么东西?给我看看。”徐大老虎好奇心上来了,直接将那人手中的字条拿过来,只见上面写着一个谜语“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是明镜万千彩,打一物品。”

    徐大老虎可是从小就跟泰俞玩到大的,这些字谜早就玩的滚瓜烂熟了,“这不就是琉璃吗?”看着那人说道:“是琉璃。”

    那人听了两眼瞬间睁大,琉璃这东西很是珍贵,他听过名字,但是根本就没见过,所以问过了很多人,都是没见过琉璃的普通人,当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了。

    “姑娘此话当真?”那人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徐文英切了一声,将彩条布扔给那人说道:“做不得真,你还是不要相信了。”

    那人闻言,顿时心花怒放伸手摸出一块五两银子,递给徐文英道了一声谢谢,扭头就跑。

    看着手中的银子,徐文英不明所以,“咋回事?给我银子啥意思?”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又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上前来,对徐文英说道:“姑娘你也帮我看看,这个是什么?”说着递过来一个彩条布。

    徐文英也没多想拿来一看,上面写到“红花应是百媚姣,无意花莫似争奇,一日打开香如墨,含笑一闭羞无衣。打一日常用品。”这个是皂角盒吧!

    徐文英想了一下,肯定的说道:“皂角盒。”

    那美女闻言脸上一呆,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个啥,以为是多重要的东西,没想到是个洗澡用的小盒子。仔细一想可不就是嘛!漂亮的皂角盒,打开里面是皂角,涂在身上跟研磨一样,用的时候身上肯定是没有衣服的。

    “姑娘蕙质兰心,竟然一下就猜到了,多谢多谢!”说完竟也摸出五两银子,放在徐文英的那车辕上,扭头欢天喜地的去了。

    “哎哎……什么意思嘛!给我钱干嘛?”转眼之间就赚了十两银子,拿着钱徐文英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这时又一个年轻的文士走过来,给徐文英嵇了一礼,“请姑娘赐教。”说罢将手中彩条递给徐文英说道。

    徐文英也不含糊,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青天高一尺。打一物品。”想了想,这不就是锄头吗?

    “我倒是知道是啥,但是你得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每人都给我银子是什么个情况?”徐文英问道。

    那文士表情一呆,随即将戏台的字谜一事跟徐文英说了一遍,猜中谜语就能领到礼品,运气好里面是白玉翡翠那就直接中大奖了。但是,这些谜语有的很轻松,有的却是很难。很多人都想尽办法,哪怕是找人帮忙也想拿道精美的礼盒,甭管里面是什么,都是一个出名的机会。

    从开始那人问商人给了答案以后,这五两银子就成了解谜的基本银两,没有五两银子都不好开口求人帮忙。

    听了文士的话,徐文英一阵沉默。

    那文士见状连忙摸出一块银子说道:“既然姑娘知道,还请相告,不胜感激。”说着将银子放在车辕上,又行了一礼。

    “这是农人用的锄头,所谓青天高一尺,就是地皮低一尺,此时正值农人开垦土地之时,青天高了地面自然就低了。”徐文英皱着眉说道:“你这人一身酸儒,却不识农事,当真读书有何用处?”将那银子一收说道。

    那文士闻言羞愧难当,脸上顿时红了一片,但脸上多的却是惊喜,做了一礼转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