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从大夏开始 » 第十章 长沙之乱

第十章 长沙之乱

    荆州,长沙——

    这座拥有几十万百姓的大城地处荆州东南湘江下游的富饶河谷平原。

    总揽长沙郡,人口几乎达到百万,早在夏朝初创时,颇有荆州粮仓的美誉。

    但近年,朝中令不下行,官府无人监管,越发腐败,横征暴敛,又恰逢经年的大旱,收成锐减,几乎到了易子而食的程度,官府却仍征重税,没有丝毫体恤之意,惹得天怒人怨。

    终于,在一场由江湖豪侠洪义带领的起义中,长沙官府沦陷,洪义开官仓放粮,仓中粮食堆山,甚至有些陈粮都要腐坏。

    这越发激起了群众对官府的愤怒,连续攻破衡阳,邵阳,永州等地,杀大户,开官仓,虎踞荆南,史称“太平军”。

    此事传至杨轩帐下——

    自杨轩归来襄阳已经三个月有余,仅襄阳一地便征募乡勇三千余人,算上离京世家部曲,合计五千人。

    这是杨轩的第一股力量。

    而朝中局势则越发阴翳,李会在“宣武门之变”后,将保皇党剩余成员全部下狱,少数年轻子弟逃离京城归去故里,送密信于襄阳,表示若杨轩高举义旗,彼必响应。

    至于质帝的消息……近乎于无,白尘猜测质帝已被软禁,成为了真正的笼中金雀。

    襄阳城主府中,杨轩翘腿而坐,而周围,不过一人一桌一壶茶而已。

    “君侯,不知唤我何事?”

    钟昌进门望见杨轩和白尘在桌子两头各坐一边,心中有所明悟,但还是毕恭毕敬的询问。

    杨轩指了指右手扶椅,道:“坐。”

    钟昌道谢后坐下,眼神探寻的望向杨轩。

    “长沙叛乱之事,二位知晓否?”

    “略有耳闻。”

    “如今聚义在即,却发生这种事,不知二位有何见解?”

    话音刚落,白尘当即起身,仿佛早就想好了办法道:“我意,推辞聚义时间,南下平叛。”

    “哦?”杨轩笑了笑,眼神中带着配合的意味问道:“详细说来。”

    白尘摸了摸并不存在的胡须,缓缓开口道:

    “今李会拥兵三十余万,北封军更是以精悍多骑著称,我等就算聚义令天下响应,能战之兵不过十万,可用之将不过数十而已,焉能胜之?

    况且南方生变,根基不稳,一旦兵出令襄阳无备,贼军必攻之,届时是救还是不救?

    所以依我之见,先平叛,可名正言顺接手荆南各郡以增强自身实力,等兵强马壮再北伐不迟。”

    白尘说了很多,但究其根本,还是高筑墙,广积粮。

    杨轩点点头,拊掌笑道:“善。”

    转而他又看向一直皱眉沉思的钟昌道:“不知太守有何想法?”

    钟昌舒眉而望,看着两人宛若同步的期盼目光,顿时心中明了。

    此二人必是先行商议过,唤他来,不过是为了博得他的支持。

    想到这,钟昌笑着开口,既然对方还愿意和自己“商讨”,那自己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在下附议。”

    至此,南伐之计便定下了,在三人的合力推行下,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进行了下去。

    如今的杨轩部,因为甲胄的稀缺,在五千人中仅能有三百人覆甲,其他人都是一些简易的,很难算得上甲胄的皮制或木制铠甲,能保护的地方也相当少。

    故而白尘从中挑选三百名体壮无畏之士,覆甲而战,由建忠都尉郭奉统领,建号无当。

    三天后,一切准备就绪,杨轩亲领,白尘随军,点王皓为副将,兵出,直指长沙。

    长沙郡,被奉为统领的豪侠洪义正坐在城主府案台前,焦头烂额的处理着领地过扩产生的诸多问题。

    虽为豪侠,长相却颇为严肃,给人以威严的感觉,早年读过一些书,不是一个愚蠢的人。

    他明白打下地盘就要搞建设,搞生产,不然就会糜烂千里,让本来就糟糕的局面变得更差,把本质是义军的部队变成乱军。

    未来也许又会有一个人打着“太平”的口号推翻他,然后继续陷入这样的僵局,况且,一支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部队是不会有人欢迎的。

    但他当时没能遏制住百姓们的愤怒,长沙等地的官府,除了名声好些的官吏,剩下的都死在了百姓们的一腔愤怒中。

    这导致现在行政体系基本瘫痪,所有事都得他这个统领亲自批示。

    难啊!

    他虽然没有出过门,但他知道,除了自己所在的长沙还算好些,其他地方群龙无首之下必然是一片狼藉。

    士人不会帮他,他只能靠自己。

    “报!”

    洪义抬头,来人是他的亲信。

    “据报,有一支打着夏旗的军队正向长沙而来,此时已至江陵!”

    “什么?!”洪义先是震惊,起身起到一边便顿住,又缓缓坐下,喃喃自语道:“果然还是来了。”

    他看向亲信,忙问道:“人数多少?是钟太守的部队?”

    “大概四五千人,大纛上写着杨字。”

    “杨?”洪义一愣,随即想到前段时间的一个大新闻。

    “杨轩?!”

    洪义想起之前看到过的通缉令和最近襄阳城的异状,心中渐渐有了答案。

    仔细琢磨片刻,他立刻下令道:“传我军令,全军整备,克日起行!往巴丘阻敌!”

    “是!”

    见亲信领命离去,洪义略有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他曾经游历过整个荆州,江陵城他并不陌生,也深知其的战略意义。

    作为上游城市,杨轩自江陵往下,走水路至长沙甚至无需两日!

    而若令其到了长沙城,连攻城都不必,光是围城便能让他们这群战意不强,组织不利的“义军”们束手而降了。

    但想提前阻击他们,唯一的地点便是巴丘,那是长江与洞庭湖两大水系的交界,如果让杨轩进入洞庭湖水系,光是下游那无数的分支河道,就真是海阔凭鱼跃了。

    虽说杨轩已经到了江陵,但他克日起行,走水路而去,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赶在杨轩之前抵达巴丘,筑起水寨。

    “希望……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