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从大夏开始 » 第十二章 巴丘大捷

第十二章 巴丘大捷

    混战中,洪义作为太平军的锋矢向着一点突破,旨在以点破面,进而取得全局的胜利。

    但他的想法很快落空,因为他发现越是往里,敌军越是精锐,到了后来甚至出现了披甲的士兵!

    这种士兵就连他杀起来都异常棘手更遑论武力远不如他的亲卫们。

    正当他犹豫之时,一支极端勇猛的部队突然横冲而来,自侧翼直接斩断了洪义这支“锋矢”的尾端,顿时令他大惊失色。

    洪义拉住一个人大声道:

    “你殿后!”

    “是!”一名亲卫招呼自己的部曲,临危不乱的挡住了想要将他们彻底淹没在人流中的敌军,而洪义则带人径直向着被切断的位置而去。

    那里已经一片混乱,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而一支全员披挂黑甲的部队死死挡在中间,宛如不可摧折的壁垒。

    无当军。

    复行几步,洪义停下脚步,和单枪匹马挡在他面前的黑麒麟甲将军对视,挥手让其余亲卫先行。

    待亲卫离尽,洪义对着面前将军抱拳道:“荆南游侠,洪义。”

    黑甲将军拱手:“大夏骠骑将军,杨轩。”

    话音落,刀光乍现,杨轩执长剑飞奔而来,步伐轻盈的仿佛无有甲胄傍身。

    短短两息,杨轩已至洪义跟前,豪侠洪义瞳孔猛缩,下意识横剑格挡,险而又险的挡住这一击,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虎口生疼,连退数步。

    杨轩不给他喘息机会,瞬间欺身而上,长剑大开大合的挥舞,眼神平静无有杂念。

    只听见当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洪义连续后退,心中震惊,他自十年前便纵横荆南鲜有敌手,此间却被一个小他十余岁的少年将军压制?

    洪义心中不服,心想如此大开大合的招式颇费体力,自己只要挺过这段时间,等到对方力竭便是反击之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勉力的洪义心中浮现一个想法——这家伙不会累的吗?!

    已连接三十剑的洪义几乎要退到自家阵地里了,对面的杨轩依旧保持着同样的频率,招式连贯让人找不到机会,脸上甚至无有汗水。

    心中念头急转,洪义决心不再后退,已然破裂的虎口紧握,发出钻心的疼痛,但洪义没有松手,挡下这一剑后身体猛的前倾,以极快极猛的势头撞向杨轩。

    杨轩正欲劈出下一剑,见对方想要反击,身体兀的一顿,随后向旁边一个侧身,速度快的几乎出现残影。

    见洪义的收不住势头,踉跄往前,杨轩眼疾手快挑飞洪义武器,又一脚将对方踢飞,快跑两步将长剑横在对方脖子上。

    战斗宣告结束。

    洪义坐在地上,愣愣的看着面前的将军,连脖子旁边的剑刃都遗忘了,直到杨轩开口道:“你输了。”

    洪义猛的清醒,眼神复杂的盯着他,沙哑道:“荆南起义乃我一人之决定,还请将军放过无辜平民。”

    “放过他们自然是没问题,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

    杨轩将长剑收回剑鞘,用命令的口吻说道:“臣服。”

    洪义一愣,然后脸色阴沉下来,想到那个对百姓不管不顾的朝廷,冷笑道:“然后去救那个狗皇帝?”

    杨轩闻言,呵呵笑了两声,重复道:“是的,救那个狗皇帝。”

    这话让洪义越发呆滞,他骂皇帝也就算了,对方这大夏的骠骑将军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

    洪义心中闪过惊人的猜测,低下头,不再说话。

    杨轩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知道对方已经同意,转而大声道:“洪义已降!缴械不杀!”

    随即全军大喊:“洪义已降,缴械不杀!”

    外面的人听到这话,顿时骚乱起来,又见被包围的弟兄们执着的太平青旗都折断了,几个人压着洪义走了出来。

    亲眼见证后,太平军呆愣住了,随着第一声武器落地的声音,太平军宣告投降。

    对岸的太平残部渡河正到一半便被已经结束战事的杨军重重围了起来,而身后的大船再次动了起来,截住了他们退后的道路,只能束手。

    至此,巴丘再无抵抗。

    巴丘临时搭建的营地中,帅帐内欢腾一片,杨轩居首位,白尘侧居于右。

    “此战,阵斩一千余人,受降五千余人,而我军损失不过五百而已,真乃大胜啊!”

    一个校尉大声道,语气愉悦,众人纷纷附和,首战告捷的确让人兴奋。

    看着下面人的热闹交谈,杨轩端着酒盏略微出神,他在想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洪义能让如此之多的百姓聚在一起,愿效死力?

    对这民间,他的印象是否有失偏颇?难道百姓已经走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在心中浮现,杨轩作为受过前世高级教育的人,对王朝末日的状况心知肚明。

    世家豪绅对土地的兼并越发严重,连续天灾的影响,体制僵化后的不思进取,都是导致王朝灭亡的原因。

    “不知道夏朝占了几条?”

    杨轩暗中琢磨道。

    待下面的热烈讨论平静些,杨轩放下酒盏,正色的敲了敲案台,帐中顿时鸦雀无声。

    “今虽讨贼大胜,但收复荆南后的流民问题将成为我们最大的困扰,故而各将每至一处必设施粥厂,加强地方戒备,决不能使荆南成为糜烂之地。”

    “将军,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兵力恐怕会捉襟见肘,无力全复荆南啊。”

    陷阵校尉王皓作揖为难道。

    杨轩看了他一眼,对方早已没了刚刚离开洛阳时的青涩,经历过了家人去世和巷中死战后,变得越发沉稳。

    “用降兵。”杨轩提点道。

    “降兵?”王皓先是一愣,但随即想通了其中原因,乃是太平军统领洪义就在他们手上,没了领袖,这群乌合之众是不可能再有威胁的。

    “谨遵将军令。”

    见王皓一点就通,杨轩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荆南接下来便是囊中之物,我明日便归襄阳,无当部随行,我走后,军中大小事务尽遵军师之令。”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