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从大夏开始 » 第二十一章 未知组织与南进

第二十一章 未知组织与南进

    “夏风轻拂洛阳宫,长街短巷藏哀悲。

    千里江河庙堂戏,久持王道而不行。”

    ——《丞相无遇悲骨》

    洛阳街道中,不知何时传扬起了这样的小调,但起因很明确。

    乃是因为洛阳百姓受战争波及,无数人被李会抓起来充当民夫,甚至在冲阵时当成炮灰。

    在战况传回许昌时,杨轩是难以相信的。

    用兵如神大败匈奴的李会,居然会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

    就算司州内兵力紧张,无以承受后勤之重,那也不至于调动本州百姓啊,李会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

    那些洛阳中军本就是本地军队,如果民怨堆积起来,在乡里的责备之声中,洛阳中军士气必将大打折扣,甚至于哗变也并非不可能。

    “不应该啊……”

    杨轩皱起眉头,本能的觉得这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因为线索不够而百思不得其解。

    司州,洛阳丞相府——

    丞相府占地颇广,极尽奢华,在其下有一个隐蔽的地下室,李会在地下室收工那天为了不走漏消息,坑杀了全部的劳工,并对外做假说是这些人全部迁徙到了漠北戍边。

    谎言极其拙劣,但在如日中天的李会面前,无人敢有异议,毕竟不过是一群百姓罢了,死便死了。

    此时的地下内室,幽幽烛火提供着昏黄的光芒,高高的石背椅前,丞相李会竟然恭恭敬敬的跪在一个黑袍男子身下。

    幽静漆黑的房间里,李会略带颤抖的声音正在其中回荡。

    “大人,您怎么来了……”

    “我为何来,你不知道吗?”

    黑袍人低沉而空洞的嗓音传来,像是做了声音处理,听不出来本身的说话声。

    李会闻言头埋得更低,语气略带惊慌道:“还请大人明示!”

    “明示……哈哈哈,你真当我们瞎吗!”

    黑袍人的声音震耳欲聋,但却听不出情绪:“突袭王辉前,你在收到我们的提醒后,明明能提前将所有城门的守卫换成嫡系,但你没有这么做。”

    “这……这是因为杨轩在宫中消息灵通,提前封锁定会被其知晓。”

    李会慌忙辩解道。

    “哦,权当如你所说,杨轩归去襄阳后,你明明可以率北封军追杀不留后患,为何突然罢兵回城。”

    “因为废立大典在即,为防止朝中有人生乱,需大军拱卫京师。”

    “洛阳中军同样可以!”

    “洛阳中军非我嫡系,我不敢信。”

    “呵呵……”黑袍人发出阴沉的笑声,又道:“那两日便可破的阳城你硬是打了一周,让杨轩得以全身而退。

    你征调民夫,激发本土百姓怨念,令洛阳中军丧失战意。

    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会的身体突兀的停下颤抖,神色逐渐平静,古井不波的看着黑袍人,缓缓说道:“大人,我这不是在按你们说的,让天下大乱吗。”

    “那也是镇压杨轩后的事情!”

    黑袍人豁然起身,露出一个苍白没有血色的手,扯住了李会的衣领,冷声道:“你觉得自己身居高位就能摆脱我们了?就能不受我们掌控了?异想天开!

    你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你也不想想就凭李奎那种货色,怎么可能在组织手下逃走,我是故意放他走的!而你围而不攻组织也早有预见,你做的一切都在计划之内。

    我告诉你,我们能把你扶持到这个位置,就也能把你拉下来!

    想想你的妻子和孩子!他们可‘好好的活着’呢,你不想见她们了吗?”

    李会听到最后一句话,眼眶猛的发红,拳头紧握,平静逐渐被愤怒取代。

    “你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他愤怒出声。

    黑袍人松开拉住他的手,重新坐回石椅上,嗤笑道:“你还没资格知道。”

    说着,他的身影开始慢慢淡化,声音也越来越小。

    “接下来安排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如果再让我们发现你试图反抗,就做好为家人收尸的准备……嗯,先从你儿子开始。”

    李会沉默的跪在那,看着对方身影逐渐消失,心中的悸动越发强烈。

    咚!

    他猛的锤地,鲜血与碎石混杂着溅飞,仿佛发出了无声的呐喊。

    多少次的挣扎,多少次的反抗,怎么就如此不堪一击。

    怎么就,这般无力啊……

    他们,他们这个组织,到底想干什么。

    次日早朝的李会略显阴沉,这位丞相站在皇帝之侧,执掌大权。

    今日的朝会,颁布了一个相当坚决的命令——南进。

    有信报自洛阳而出,朝廷发布了讨贼檄文,洋洋洒洒五百余字,可谓是将全联军的祖宗都骂了个遍,而最后的署名,写着“李会”二字。

    杨轩看罢,不禁咋舌,不清楚这李会哪来的这么大怨气,话语竟狠毒到了这种程度。

    而这也激怒了其他诸侯们,变相的增加了他们的决心与意志,以前还只是为了大义,而现在则掺了私仇。

    而在南进政策颁布前,杨轩已经完成了防线的基本建设,让诸侯军队撤出一线,根据兵力和能力分别驻守在了陈留,新郑,阳翟,鲁阳四城,形成了对洛阳以南的全面防线——

    西起黄河南岸,东至伏牛山。

    而凉州军在敌军主力又被牵扯后,开始聚拢兵力,欲在中原战事正酣时攻克长安,入主关中。

    必然的,这也让李会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军队防备武威太守魏嚣的突然袭击。

    各方准备得当,三日后,洛阳兵出,因洛阳中军军心不稳,故而留守关中,北封军十二万人成为了名副其实南进的主力。

    而他们所面对的,将是虽轩辕关败北但并未伤筋动骨的二十万联军。

    兵力如此悬殊,联军诸侯却无人再敢轻视,盖因在不完全统计下,北封军的披甲率已经高达六成往上,而联军最多不过三成。

    而铠甲,是胜负的关键,有剑,你可以一个人杀三个,而有甲,你可以扛着十个人的围攻杀掉三个。

    这就是铠甲在古代战争中的统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