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从大夏开始 » 第四十八章 十人,百人,万人,孰轻孰重?

第四十八章 十人,百人,万人,孰轻孰重?

    在杨轩晋升为大将军后,已经可以任命四方将军,但除却一些必要的文官调动,他几乎没有进行任何人事调度。

    在空闲官衔和现有官衔同样多的情况下,杨轩军内部绽放出了惊人的活力,行政效率出奇的快,大小官吏奔走在太守府,处理着各种各样的事务。

    而一些人的能力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如劝进时表现突出的程昱,因处理政务信手拈来,管理井井有条而闻名襄阳,被杨轩提拔为别驾从事,代掌荆州事务。

    这一举动向诸卿表达了他并未因劝进一事而心生隔阂,是对扬州派系的宽慰。

    而对徐州派,杨轩采取了徐而不缓的政策,大量的擢用基层官吏,令其在站稳脚的同时不至于被欺负,同时让刘旭在保留彭城太守的同时兼任安东将军,给予了兵权。

    这一套流程下来,杨轩军便安稳了许多,各方筹备兵力粮草,等待着春耕后的西征。

    不出一个月,随着气候越发寒冷,荆州正式迈入了冬天,绒毛细雪的飞舞令人欣喜,襄阳的百姓未经战乱,家有余财,不必担心冬日的寒冷,只一派悠然景象。

    而在长沙,早些承受旱灾的郡民们就没那么好过了,虽然在杨轩接手荆南后,糜烂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遏制,源源不断来自襄阳的粮食通过工作分配下去,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但长沙是大郡,在近百万的人口基数下,一旦冬天来临,襄阳支援的粮食骤降,缺粮的问题便会再次显现出来。

    “妈妈……”小女孩推了推抱腿坐在墙角的妇女,长沙早晨的气温相当低,而这位妇女只穿了件薄薄的外衣,身上落着雪。

    小女孩身上的衣服倒是很厚实,叠了好几层,看上去都很肥大,衣摆拖在地上。

    在这片白雪皑皑中,她不住的呼唤着自己的母亲,充满冻疮的小手推了推那位妇女,似乎是用力大了些,妇女倒了下去,面上结着寒霜,嘴唇煞白。

    这让小女孩吓了一跳,忙不迭的扑上去道:“对不起妈妈,弄疼你了吗?”

    她又晃了一阵,不明白自己的母亲为什么不理自己,她的母亲从来都是很勤劳的,以前很早就会醒来,和她的父亲一起出门去耕作。

    父亲在几个月前说去找些粮食,听母亲说父亲去官府门前磕头了,被几个衙役打了一顿,脑袋磕在门槛上。

    从那以后,她再没见过自己的父亲。

    那日之后,母亲便带着她开始了流浪生活,前些日子还能在施粥的地方求到着粥水喝,或者做工得到一些粮食。

    然而随着吃不饱的人越来越多,身子单薄的母亲抢不过那群人,已经很久没再吃过东西了。

    小女孩摸了摸肚子,她是吃到东西了的,前些日子夜里母亲消失了好久,吓得她差点以为母亲不要她了。

    幸好,在早上的时候母亲回来了,还带来了食物。

    半张饼。

    母亲说她吃过了,剩下的归她,小女孩听话的吃掉了那半张饼,喝了些河水,算是少有的饱腹。

    但尽管如此,如今也已经隔了一天了,小女孩很饿,但她很乖的没有催促,只是揉了揉肚子,看母亲实在叫不醒,便干脆躺到对方怀里。

    妇人的胸膛有些寒冷,但小女孩待的很安心,这是母亲的怀抱,他就在这饥寒交迫中,缓缓的,睡着了。

    在思绪凝固于风雪中前,她感到一双温暖的手抱起了他,这让她的梦中多了些暖色。

    小女孩静静的躺在上官徽的臂弯中,身体无意识的颤抖着,因寒冷而畏缩,上官徽将对方小小的身体小心藏在自己的棉绒披风中。

    看了眼倒在墙角早已死去的妇人,这位尚书令兼长沙太守深深的叹了口气,身后跟着几名护卫,侍立在马车旁边。

    显然,上官徽是路过此处正好看到了这对可怜人。

    但他能救得了一人,又如何去救这百万之众的长沙民众呢?

    回到马车上,随着马车行驶轻轻摇晃,他看着那小女孩,头也不抬问道:“官仓里还有多少粮食?”

    同乘一车的庾司立刻道:“不足十日了大人。”

    “不足十日……”

    上官徽念叨着,仿佛是长沙百姓的最后期限。

    一旦官粮耗尽,就不是饿死人那么简单了,如昔日长沙之乱一般的起义恐怕又将爆发。

    这是有了先例的。

    “跟那群富商筹了多少粮食?”

    “那不足十日的粮食,便是了。”

    上官徽沉默下来,马车内顿时只剩下小女孩那匀称的呼吸声,仿佛是做了美梦,嘴角不知何时翘了起来。

    “襄阳那边怎么说?”

    好久,上官徽才发问道。

    上官徽对面的官吏恭敬道:“大将军亲书——百人之命,万人之命,百万人之命,孰重孰轻,爱卿自辨。”

    听到这话的上官徽轻笑了两声,心中有了底,平日始终平和的表情终于出现了些冷意:“那群富商若不哄抬粮食价格便罢了,跟他们要粮食又不给,软的不行,就只能上硬的了。”

    车内几个官吏面面相窥,不自觉的咽了下唾沫,他们在这位尚书令身上感到了颇大的压力。

    就像是始终蒙着布的锋利长剑,尽管平时被人误会成烧火棍,但一旦出鞘,其上冒的寒光便足以杀掉挑衅者。

    “有人要遭殃了。”

    这是所有人的心里想法。

    至于是谁,不必多说。

    上官徽声音平和而沉静道:“清点兵马,我去拜访几个朋友。”

    若不是有了上句,光听后面那半句,几乎让人真的以为他要去拜访朋友。

    太平静了,对面的几个官吏完全看不出上官徽一分一毫的愤怒和冰冷。

    声音平和的仿佛下达命令的不是他。

    不敢耽搁,负责掌管长沙兵马的官吏立刻接命,心中为那几个油盐不进的商贾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