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奶爸的青春岁月 » 第六十一章 扩大规模

第六十一章 扩大规模

    现在的订单,也没有强硬的要求,每个月必须送多少货。

    刘一凡暗想看来得通过人工养殖,来逐渐达到市场供应的需求。

    下一批订单,这价格得涨,没办法,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方法了。

    而给厂子弄来一定的时间,给养殖赢得时间。

    另外,再想想替代产品,掺杂一下,应该还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

    “有了,村里最近这饲料卖得火爆,家禽家畜肯定长得不错,我可以推出辣子鸡、子姜鸭、啤酒鸭之类的呀,我怎么忘了这一茬了!”

    刘一凡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来。

    最近村子里的养殖的确很上规模,好多人家因为有了便宜的饲料,养殖了很多家禽家畜,鸡鸭鹅这是最容易长的,三个月出栏都是非常正常的。

    既然这样,自己的厂直接在村里收购,然后加工成为罐头食品,岂不是非常的容易?

    刘一凡马上就找刘国胜商量这个事情。

    “小凡,这能行吗?大多数人都喜欢自己卖活禽回去杀,然后自己弄,咱们弄成罐头,别人能放心买吗?”

    刘国胜不由得有些迟疑,问道。

    这话的确没毛病,家禽家畜发生各种病的事情,屡有发生,很多人都不放心买熟食。

    对于罐头家禽食品,恐怕要想卖出去,还真是更费力的。

    刘一凡笑道:“万事开头难,总得试试才行。只要咱们的食品味道好,健康,不愁他们不买。叔,你通知一下,咱们按照市场价,收购各家的家禽家畜,对了,看来得增加一个屠宰车间才行了,人员你安排吧。”

    刘国胜说道:“行,那就再试试。”

    “另外,各家各户收割完稻子之后,田里养殖小龙虾、黄鳝、泥鳅、鱼虾蟹等,你也通知一下吧,只要他们养出来,没有问题,我们都收购。这样,也能增加不少农民的收入不是?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咱们村就会成为全镇的GDP第一名,你这个村主任,还不是脸上有光吗?”

    刘一凡笑道。

    刘国胜听了,倒是有些心动。

    现在五一村的收入水平,肯定不是全镇第一,顶多排在中游偏下的位置。

    现在有了这个厂子,刘国胜很有信心。

    “你那饲料,能给小龙虾这些玩意喂吗?”刘国胜问道。

    刘一凡说道:“当然没问题了,我网上的鱼饲料卖得可好了,人家用了之后,都说自己的养的鱼变得非常活跃,颜色也好看。给小龙虾这些东西喂饲料,自然更加没问题。”

    刘国胜说道:“那就好,我看,那就采取稻田养殖的办法,每年增加一个项目。不过,这些玩意儿打洞可是高手,这田埂得千疮百孔啊,没办法了,要挣钱,就得多付出,平时多注意田埂的保护便是了。我这就去通知吧,你放手干就是。”

    最近的生意那么好,刘国胜当然是知道的,他也很高兴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另外,稻田养殖项目,刘国胜其实早就想搞了,只是村民一个个的都太保守,总想着种植水稻,不想养别的东西,免得影响产量。

    不管刘国胜怎么劝,这些村民就是不同意,他能有什么办法?

    现在的机会比较好,大家毕竟都看到了食品厂的效益。

    抓来的龙虾送过来,厂里不眨眼就收了,还是按照市场价收的,大家心里,还是挺有想法的。

    能赚钱,谁还不想干啊?

    刘国胜随即就去了村委会,用大喇叭开始通知起来。

    “自己养?一斤8块,如果一年能出一万斤,那就是8万块,比出去打工划算多了啊。稻子也许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产量再怎么着,也不会下降得太厉害,这生意可以做啊。”

    “这厂子看样子效益不错,咱们养了也有人收购,顺带养养呗,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

    “收购家禽家畜?太好了,我第一批买的小鸡,目前已经有一斤多了,可以出栏了。”

    “这阵仗越来越大啊,现在看样子,要做家禽家畜罐头了,这刘家的小子,还真是有办法。”

    .........

    田间地头,村民们听到刘国胜的通知之后,一个个的议论纷纷。

    没多久,就有人送鸡鸭鹅来了!

    “小凡,是按市场价收购吧?”

    幺爷爷推着一车的鸡鸭鹅,找到刘一凡,问道。

    刘一凡说道:“当然是,幺爷爷,你这些鸡鸭鹅长得不错嘛,这么快就出栏了。”

    幺爷爷笑道:“这不全靠你的饲料吗,一个多月,就有一些长得挺大了,我寻思着先卖一些,把钱给挣了再说,反正现在有饲料,再养一批也没问题。”

    刘一凡也笑道:“现在是挣快钱的时候了,我这厂子马上就会增加家禽家畜罐头食品,你们养多少,我都能包圆了,不愁没有钱挣啊。”

    幺爷爷满意的说道:“是啊,在家里就把钱赚了,这当然是好事情了。对了,你二叔家的不是刚刚大学毕业吗?还没有找到工作,你这儿怎么样?能安排得下不?”

    幺爷爷说的是张淑芬的女儿刘晓莲,川大毕业之后,昨天刚刚回到家里。

    听说刘一凡办了个公司,她这心里,就活泛开来。

    刘晓莲也是个顾家的女孩,这些年家里的苦,她很清楚,所以,如果可以在刘一凡的厂里上班,她绝对不会出去的。

    这样一来,她就可以照顾家里了。

    刘一凡说道:“莲姐是学什么专业的?”

    幺爷爷说道:“她学财经专业的,考了会计证了,还有初级职称。你现在摊子越铺越大,也要个自己人来管账。郑大华那家伙,农民出身,财务这方面,他哪里够专业的?小凡,我看就让你姐来帮你管账,自家人,开多少工资都没问题。”

    刘一凡暗想也对,郑大华确实不是专业出身,他那水平,也就做点流水账还行。

    要想把财务搞好,郑大华无疑是不行的。

    “那行,我晚上去一趟你家里,和莲姐聊一下吧。你把这些东西,都交去给小婶儿吧,称了重量,去财务领钱就是了。”

    刘一凡说道。

    幺爷爷说道:“那行,我回去告诉她一声,你晚上来家里吃饭吧。”

    “行,慢点啊。”

    ........

    幺爷爷这一批只是第一批,很快,村民就一个个的送来了家禽家畜,还有人来卖辣椒,姜葱蒜等,谁说农民的经济意识就淡薄了?这不是挺优秀的吗,知道要做辣子鸡之类的商品罐头,他们能不动脑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