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走丝绸之路 » 第123章 演说“怂”

第123章 演说“怂”

    “为什么说这个人永远也不会出现,就是桃花县人‘怂’,他们骨子里的‘怂’。”王嘉福道。

    三号宿舍内及柴草房内,已聚集将近百人,窗口打开,四个窗口外,聚集了三十多人,总计一百二三十人。

    王嘉福越讲越激动,几乎完全照搬林大康先生的《勤劳、扇良、勇敢》讲稿念。涉世不深的知识青年听得热血澎湃。

    王嘉福继续说。

    说到这一万多中果君人,他们早就彻底丧失了抵抗精神,彻底变成了绵羊。

    中果人难道在根上就这么“怂”吗?

    不是的!

    说到古老历史上的中果战争,在世界上都浩气长存。当时中果是最狠、最能打仗、最有血性的民族。中果这么大的郭家,这么多土地,都是凭着先人的血性打下来的。那些才是一群勇敢的,有血性的中果人。

    现在总有一些人在那里yiyin和抱怨,说当年清兵十几万打汉人,所向披靡,2亿人不敢还手,拱手把疆土交给了满清,怂得出奇。和鬼子侵华一样,十几个人的一个小队就管着十几万几十万人,数以万计、几十万的人没有一个揭竿而起组织兵力反击日寇。

    当了这么久逆来顺受的顺民,中果人早就蜕化了,民族性格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质的蜕变。到现在,早就不是当年那群血气方刚的山里人。

    咱们以武器作为标志。在元朝中果人被彻底缴械和禁止武器使用,民间不能拥有弓箭,刀、枪,更是不能民间拥有,绝对不能民间制造武器。含铁的东西、带把的工具上面有铁的都禁止,就等于连锄头、镐头、锤子、斧头都不让用。

    剥夺了武器,完全是为了皇全统至的安全需要。民间丧失了武器,逐渐丢弃了使用武器的技能,当外敌来临时,民间的拳头怎能抵御强悍的敌人,只能束手就擒,或者等着挨宰。

    元明清几个朝代,百姓手无寸铁。

    朋友们,如果你再在小说上看到说,元明清的人随意携带一把大刀或什么武器,那是根本不可能,那时候官府处罚私藏武器者要株连九族的,老百姓的家里或身上,根本不可能有家伙的。

    说到当初元朝彻底的禁止武器,当然他的目的就是剥夺老百姓的反抗权。你手无寸铁,不敢不服?宋朝时逼急了,还有梁山好汉,因为那时候老百姓可以持有武器。到元朝就不行了。君权皇全环境,朝廷和老百姓之间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彻底倾斜,老百姓只剩下了服从的份儿了。

    历史中皇权下的中果百姓,遭到外部列强和内部强权来侵害你的权益的时候,扒你的房子、抢你的妻女,已经丧失血性、没有武器亦没有抵抗精神的你,除了扶着土地痛哭和上吊之外,你还能怎么样呢?

    说到中果历朝历代大规模的屠杀,比如改朝换代的战争,以及在和平时期的那些株连九族之类的暴政,对于中果人民就造就成了长期的生态压力。那些勇敢的人正直的人、富于正义感的人,往往容易遭到杀身之祸。而那些唯唯诺诺的懦夫、奴才和顺民,则可以很好地来适应这种高压环境。

    在这种特定的生态压力下生存和繁衍下来。元朝以来,经过七八百年的基因筛选,那些有血性敢折腾的人都被杀光了。现在的中果人几乎都变成了懦夫,奴才和顺民的后代。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理论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中果人大多都是懦夫、奴才和顺民,鲜见有勇敢富于正义感的勇士。

    在中果这种长期而强大的生存压力之下,人们不得不一切皆以能够活下来为最高价值。比如说不出头,不逞强,不冒险,乖巧听话,这样的行为得到了推崇,而勇敢和冒险则常常被认为是出风头而遭到贬义。

    由此,中果的伪君子、假文化就得以大兴,中果几千年的文化其实就是生存文化。比如说像什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中果人耳熟能详的家喻户晓的这些名言,就是中果生存文化的真实的见证。

    为了生存,人们都学会了虚伪、撒谎和欺骗。一方面,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得以躲避危险,另一方面则可以从虚伪撒谎和欺骗中得到利益。

    中果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持续维持着这种高强度的生态压力。他们得到的好处是人们的顺从和驯服,也得到了整个江山社稷。

    然而,究竟是怂的人民产生专志高压的皇全,还是专志高压的皇全,造就了这些怂的人民?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超级问题。

    王嘉福说到这里,感到口渴,四下找了一圈没找到水,便又喝了一口土豆汤。擦了擦嘴唇说道:

    “怂”,让中果老百姓找不到了方向,找不到未来。

    现在,国家正在进行该哥开方,这证明,中果人将不再认“怂”,要有血性有骨气地生活下去。

    我们每一个知识青年,不久就会抽调回城参加工作,实现个人梦想。我们要知道中果人为什么怂的,才能知道怎么才能不怂。首先,我们的思想必须保证不怂,然后才是行为上的不怂。

    我和你们一样都有美好的梦想,我现在抽调回城了,到了千合纺织厂锅炉车间。作为一个纺织厂的人,看一看现在我们身上穿的是什么东西,一个丝绸大国,一个曾经在全球走过丝绸之路向外输送丝绸的大国,如今,老百姓穿的却是黑、白、灰色。让人寒心,让人揪心。

    所以,我的理想是,首先让全国人穿着靓丽,五颜六色、漂漂亮亮的,重振桃花县的纺织威风,将来要让全国各大港口都有我们千合纺织厂的专用泊位,大小船只每天来往于华夏与世界各国之间,重走丝绸之路,开创华夏纺织丝绸辉煌的霸业地位……

    我希望,我们所有知情都有同样宏伟的理想和目标,并用毕生的精力,去实现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