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走丝绸之路 » 第139章 装修红楼

第139章 装修红楼

    那年月,绝大多数个人和单位均对经商没有什么概念,因多年来固有的保守思维已经形成,加之个人经商备受打击的因素,许多人对经商持鄙视态度。

    上次看过红楼后,王嘉福又多次去工商局,找万宏斌局长商量承包红楼的事儿。

    万宏斌组织召开了工商局副局级以上领导会议研究红楼承包方案,最后达成共识接受王嘉福开出的条件,由王嘉福负责装修和修建红楼,恢复原貌,以装修费换租金,使用期限为30年。

    王嘉福将其取名为“红楼百货商店”,准备对红楼进行修复和装修。

    韩桐峰的表哥,中国古建筑修复著名专家、华夏古建筑修建所所长徐万忠从京都专程来到千合市。

    徐万忠从事古建筑修复工作40多个春秋,参与了国内外众多的文物保护工程和古建筑的修复工程。他曾修复过故宫乾隆花园、天安门城楼、天坛长廊、zhongnanhai紫光阁。在他手中,数不清的建筑从破败之中走出来,变得可观可感可用,让传统的东方之美重现光彩。

    王嘉福带徐万忠和韩桐峰来到红楼,向他们介绍了红楼的历史。

    红楼是二层小阁楼,上下楼各200多平方米,是明朝的书院,小楼为青砖加木质结构,原本红顶、红瓦、红墙、红窗、红门、红灯笼、红地板、该着色的地方尽是红色……

    红楼在民国时期转手到杜月笙门下的弟子黄亭鉴之手,他根据曹雪芹的《红楼梦》所描述的场景再度装修,使得红楼焕然一新,有了另一番风韵。

    特殊年代,小将把红楼设施打砸一遍,要将楼内古籍古玩连同红楼一起烧掉,因传说红楼内供有文殊菩萨很是灵验,所以没人敢点火,便撂下弃之不管,抓了红楼的继承者黄新月批豆致死,令其家破人亡后,楼内所有书籍古物等无人管理,任人劫掠,最后剩下了一栋空楼,满目疮痍。

    ……

    “嘿嘿嘿,这套货。”韩桐峰道:“这栋楼租下来要多少钱?”

    “没花钱,我负责修缮装修,给我免费使用30年。”王嘉福道。

    爬上爬下,左观右看,一番勘验后,徐万忠大为感叹:“这栋楼从建筑风格和用材以及新旧程度判断,应该与京都故宫修建的年代相差不多。京都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红楼的椽子上,刻有年代标记,红楼内外有明显的紫微印记,紫微印记证明,这栋楼应该与皇宫、皇帝有关。”

    王嘉福大惑不解,问道:“徐老师,难道——紫微……”

    “我给你讲一下京都故宫,你就知道紫微的含义了。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徐万忠道。

    徐万忠继续说:“《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

    徐万忠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不出意外,这座建筑应该是皇族的书院,确切地说,应该是明成祖朱棣所建的书院。”

    王嘉福一听红楼与皇家和皇帝有关,反倒有些后悔盘下了红楼。王嘉福对古代任何一个皇帝都讨厌,他认为中国的封建皇帝中坏皇帝居多,几乎没有好皇帝。

    徐万忠说出了红楼的维修和装修原则。

    古建筑是认知历史、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能否将他们保留和继承,既关乎民族文化传承,也关乎世界文化传承,在进行古建筑修缮时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因年代久远,古建筑构件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走闪,修缮的部位应尽量与原有的风格一致,做到尊重古建筑原有风格、手法、保持历史风貌;修缮应以预防为主,对古建筑进行保养和维修,把积患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王嘉福对古建筑的修复一窍不通,继续听徐万忠说古建筑修复工艺:

    木基层处理。地仗: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基层叫地仗。

    地仗处理:为保护木材和保证彩画的质量,对地仗进行处理叫地仗处理。

    工序:地仗处理可分为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和汁浆四道工序。

    工艺作用:木结构因受潮引起胀缩变形,传统工艺多采取披麻刮灰作法。一是保护基层少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二是起缓冲作用,使基层的变形反映到彩画表面时比较均匀分散。

    一麻五灰操作工艺流程:先捉缝灰、扫荡灰、然后使麻、再压麻灰、中灰和细灰,最后进行磨细钻生……

    “嘿嘿嘿,这套货。”韩桐峰听得云里雾里,对徐万忠道:“哥,你别给他讲这东西,太专业了谁也听不懂。你讲点他能听懂的,比如需要多少材料,多少人工,需要多长工期,需要多少资金。”

    王嘉福仿佛钻进了迷魂洞,越听越迷糊。他顺着韩桐峰的话说:“徐老师,这样吧,您给估算一下修复和装修的费用大概要多少。”

    “嗯嗯,这个还不好一下子就估算出来,要认真计算才行。”徐万忠道:“修复古建筑不像你盖一栋房子,说出多少平方米,行家马上就能算出需要多少工期和总投资。”

    “那你就给好好看看,计算一下嘛。嘿嘿嘿,这套货。”韩桐峰道:“小王不是外人,我把他当儿子一样看待。你在做预算的时手下留情,多照顾一些。”

    “桐峰放心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一定不会多算。我按工本价做,不会为难小王。”徐万忠道。

    在红楼里外,折腾了整整一天时间,到了晚上徐万忠才小心翼翼地拿出了报价:“3.6万元——4万元。”

    “嘿嘿嘿,这套货。”韩桐峰大为不快,对徐万忠道:“哥,你是不是报得太高了吧!4万元,相当于一个工人100年的工资收入,是不是……”

    “你哪知道古建筑修复这个行业呀。我给你报的这个价位,说实话,最后我们华夏古建筑修建所只能有1000元的利润,其余全部是材料、人工款。”徐万忠道。

    三四万元,王嘉福根本不当回事儿。他欣然接受了徐万忠的报价,并与之草签了修缮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