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走丝绸之路 » 第406章 大学图书馆

第406章 大学图书馆

    王嘉福与爱丽丝各自对社区的认知有着根本的不同,爱丽丝为了争取个人自有的权益而与社区工作人员发生争执,而且气得大喊大叫。而在王嘉福看来,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千合市,是再正常不过了。

    爱丽丝则见王嘉福对这种事情比较漠视,感到难以理喻。

    这就是欧洲文化及其他东西与东方文化及其他的不同吧。

    “你为什么一定要因为这点小事跟她争执不休,寸步不让?”王嘉福道。

    “为了我的权利和社区居民的权利不被社区管理者蔑视。事情很简单,假如你让了一步,他们就会逼迫你下一步。假如第一步被你挡了回去,那么他们就没有下一步的可能。”爱丽丝道。

    “我不理解,难道这很重要吗?”王嘉福道。

    “很重要,我们是个珐置郭家,无论是谁都要遵守珐置,社区是为居民服务的部门,倘若变成了侵蚀我们利益的地方,他们将是直接伤害我们的凶手。”爱丽丝道:“我在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不是小题大做无中生有。”

    “哦哦哦。我懂了,我终于懂了。”王嘉福焕然大悟,他的脑袋忽然开了窍,道:“这就是你之前所说的呐睡人要时刻监督吃水的人,他们是由你们供养的。对吧?”

    “是的,嘉福,你可能还不习惯,因为在你们根本不懂这些,或者说很少有人会把问题想到问题的实质,你们那里只有服从,而我们这边要讲求珐置,控制他们乱用全力。”爱丽丝扇动着长长的睫毛道。

    吵过架,调理好心情,爱丽丝精心打扮完以后,已是上午9点30分。

    爱丽丝开出来一辆奥迪轿车,请王嘉福上了车。

    海德堡(Heidelberg),坐落于莱茵河支河内卡河畔,一直被誉为德国旅游文化之都。

    这座著名的文化古城和大学城,曾让歌德“把心儿遗忘在海德堡”,让雨果“来到这个城市10天了……不能自拔”,让荷尔德林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美的德国城市,让马克·吐温原计划在海德堡停留一天结果待了整个夏天……能让不止一位世界文豪魂牵梦萦,为它“歌以咏志”,海德堡自然是一座有底蕴与魅力的城市。

    任何人来游玩,一定也会为它写下赞歌。

    他们按照计划,第一站去爱丽丝的母校海德堡大学。

    鲁普莱希特·卡尔斯·海德堡大学(德文:Ruprht-Karls-Universit?tHeidelberg;拉丁文:RupertoCarHeidelbergensis)简称“海德堡大学”,始建于1386年,坐落于巴登·符腾堡州大学城海德堡,是德国境内最古老的大学,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继查理大学(1348)和维也纳大学(1365)之后的第三所大学,是4EU+联盟、德国精英大学、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U15大学联盟及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校园内,遗弃了爱丽丝年少时期的梦。

    爱丽丝像一个寻梦者一般,带着王嘉福四处寻找,回想和发现过去的影子。

    她给王嘉福讲述当年她在校园时的往事,仿佛在路边拾起一片片落叶,经过认真辨认是否是她当年的脚印。

    “嘉福,你看,这个就是我当年我每天都要去的图书馆。”金发碧眼的爱丽丝站在图书馆前,仿佛她是一个行走的建筑物,与校园内的各种建筑物十分匹配。

    “哦,要到里边看看吗?”王嘉福道。

    “当然,一定要进去看看的。我在那里读过几百本,包括世界名著和一些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爱丽丝道:“我带你去看看当年我经常坐的位置,看看还有没有。”

    “我也很想进去,看看有没有我想读的书。”王嘉福道。

    海德堡大学图书馆(Universitaet***ibliothek,缩写为UB)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图书馆,藏书260万册,其中拥有6000多册珍贵的手稿和古代印刷本,和极为珍贵的14世纪手本。世界顶级名校的图书馆排第5位。

    图书馆的巨大建筑设计来自卡尔斯鲁厄的约瑟夫·多姆,他采用了日耳曼风格主义(从16世纪晚期开始兴起的一种日耳曼风格的建筑装饰方式)的理念,同时将其与“青年风格”(新艺术风格)的元素结合了起来。

    爱丽丝直接带王嘉福来到了二楼。这里有一个古书展览厅,其中专门收集了许多中世纪的手绘图书,都是值得一看的展品。

    “我以前,时常在没有精神支柱的时候,来到古书展览厅。当年,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落寞,感到人生没有方向感,到这里寻找根源。”爱丽丝扇动着长长的睫毛,道:“或许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候吧,所以我对那段时间的记忆非常深刻。”

    “是的,谁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就好像走着走着,就迷路了。”王嘉福道:“我也曾经有过这种经历,当年我总在想人类为什么会发生战争,不理解战争的根源是什么。后来从《战争与和平》那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你说的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吧?”爱丽丝道。

    “是的,《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这个著作以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王嘉福道。

    “我读过这本书,在世界名著展厅内,有德文版、俄文版和英文版的。我带你去看看。”爱丽丝低声道:“当年我淘气,还在这本书的边缘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哈哈,走,我带你去找找那本书。”

    来到世界名著展厅,爱丽丝拽着王嘉福的手,走到一个角落。

    “当年那本书就在这里,上面第二层。”爱丽丝用手指着那个方位,忽然惊呼道:“唉,在那里,还在那里。原封没动,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上。”

    王嘉福用手指挡在嘴上,“嘘”了一声,提醒爱丽丝小点声,不要影响他人。

    王嘉福拽出一本英文版的《战争与和平》,随手翻阅着。他读着读着,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本与他当年阅读的中文版有很大出入。这个版本是原著的全文翻译,而王嘉福读的则是被删节版的翻译读物。

    王嘉福来到阅读角的一个长凳上坐下,一目十行地浏览,发现许多有见地的语言,他都未曾读过。正思索中,忽然见爱丽丝从远处奔来,惊呼道:“嘉福,我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本,就是这本,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