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不怕辛苦,只怕辜负 » 第九篇:《朋友情义深》

第九篇:《朋友情义深》

    我只能维持现在,而不能维持未来。我不能保证陪你度过漫长岁月,只是想现在的每一刻都对你好。友情,大概就是如此吧。

    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朋友也是。朋友像河流,开始时固然会细水长流,但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天河流真的会一去不复返。所以,有的人愿意为你停留,愿意视你为朋友,那么你就应该好好珍惜它。

    能跟你一起整天嘻嘻哈哈,互相吐槽也不乏互相支持的人,你要去珍惜。别到了难过没人陪伴,快乐没人分享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眼前那个对你百般好的人。

    我跟小熙在初中的三年都是同一个班的,经过一次的分班也没能将我们隔离,这应该是前世的缘分吧。我与小熙以及其他三个人在初一就成为朋友,组成五兄弟,当时就是其他那三个人让我认识上小熙。在那三年,我跟小熙的友情就非常深,但是让我们的友情变得更深更稳的,就是高中那两年。

    中考过后,县教育系统就进行按学生们的考试分数自动排名并分配高中学校的工作。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也是拿录取通知书的日子,由于我还要呆在家里晒稻谷,因此事先就叫四个兄弟帮忙拿录取通知书。

    火辣辣的太阳很快就沾湿衣服,而满流大汗的我背着烈日仍然在坚持干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旧不怕累地干着活还是有原因的,一是想锻炼一下自己的意志,为接下来的三年艰辛的高中生活做准备;二是当时家里穷,仅靠干农活为生,而高中一个学期的学费就要一千多块,所以这些稻谷就是我的学费了。

    很快小熙和其他三个兄弟就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我家,还没待我从他们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其中一个兄弟就笑着对我说:“你跟小熙去华侨中学,我们三个去惠能中学。”

    当听到自己被分配到华侨中学时,震惊地喊道:“啥?华侨?”此刻的我已经心如刀割,暗自悲伤起来,唉,三间学校里就这间最差(我们的县有四所高中学校,一间是初中母校,其他三间是在县城的,相对母校就比较好;不过人们普遍都认为,这三间里就华侨是最差的),而现在我偏偏被分配到这间学校,难道是注定的吗?

    然后就有些垂头丧气地说:“就我和小熙分配到华侨,你们三个去惠能算可以啦,不过我们五兄弟还是被分开了。”

    “我们终于分开啦,哈哈哈。”一个兄弟说着。然后我们四兄弟追着他打了一小顿。“虽然是分开了,但是也没分太开啊,这样也挺好的,况且以后我们还有很多机会见面呢,所以不用怕。”被打的那个兄弟接着信誓旦旦地说道。

    我不知道接下来怎么说,也还是没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但我知道兄弟被打醒了,终于可以说出点道理来。

    “阳光正好,何必自寻烦恼。华侨就华侨呗,既然结果已经无法改变,那就坦然接受吧,最重要的是要证明自己。”另一个兄弟说得头头是道。

    我说“嗯,也是,我们五兄弟一起加油吧。”瞬间,我似乎懂了。就这样,我和小熙再一次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满满的缘分啊。

    由于入学成绩相差甚远,因此高一的时候我没能跟小熙在同一个班,但我们之间的缘分不是吹的,实在是那么有缘啊。高一学年结束后,年级进行文理分科,也意味着要分班。那一天,在年级分班表里,我在自己的班级里看到小熙的名字,那之后像中了百万彩票一样心里乐开花。

    有些人,即使他并没有出现在你的身旁,但当你看到与他有关的一切,甚至只是一点东西,你都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正是因为这种奇妙的存在感让你想起以前他影响着你的一切,与你并肩同行,而这些总能让你全身怡然自得,这种感觉是很难得的,也很美妙,因此要努力抓紧。而这些人,就是朋友。

    而我这种存在感是由初中三年累积而成的,那三年我跟小熙以及其他三个兄弟已经由陌生变成死党,我与小熙之间甚是相处得很融洽,彼此影响着对方的一切。

    友情需要的是分享,相信以及鼓励。

    我们在下课后都习惯性地出到走廊,不用特意谁叫谁,只是疲惫的我们都想散散心,看看风景,也为了放松下困倦的眼睛。有一次,我们聊着聊着,小熙就提到这所学校的种种不好,他说教学质量一般,部分老师的素质低,学校管理制度不严,导致好成绩出不来,我们在这里读也不会有太好的成绩。

    我也提回我们的母校田家炳中学,说母校也不比这差,唉,当初留在母校读高中也不错啊,以我们的实力在母校那里不但能被重点培养,而且能拿奖学金呢。

    说完,我们彼此都在感慨且后悔着,但又彼此安慰着。既来之,则安之。那时候的我们,诉说着青春,似乎掌握住青春。

    有一次,我在月考中考得很烂,拿起试卷百思不已,自己也是懊恼不已。然后我很快就看到小熙的身影出现在我身旁,他说:“钦,干什么啊,这么伤心。”

    “唉。”我只是摇摇头哀叹一声。

    看到我的试卷,小熙突然就懂我的烦恼之处。他很有信心地跟我说:“其实没什么好烦的,这次考得不好又怎样呢,自己反省一下,然后努力点,下次就会考好的啦。你要给自己一点信心才行啊,加油吧,我相信你。”

    然而下一次的考试我依旧没有考好,这坑货,说好的下次能考好呢。不过在听了小熙的那番话后我变得更加乐观,懂得更理性地去看待问题。

    那时候的我们,也会经常一起吃饭,一起去小卖部,一起上厕所,一起打篮球,一起跑步,一起回宿舍等等。有时候我们会互相争执,到底谁更优秀,谁的数学成绩更好,之后我们吵着吵着又笑了。我们的数学成绩,从初中到高中都是那么优秀,而我们争执的时候都会提回自己早已忘记的那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只为证明谁考的数学成绩占优次数多。这样的争执,我都忘记上演过多少集,反正随着高考后就大结局了。我们一争起来,总是争不出结果,争着一段时间后,彼此就停下来,然后依旧和好,仿佛没事发生一样。

    现在回想起那段争执的经历,觉得简直可笑,笑当时的我们是傻逼,竟然为了这些小事而闹。但是当时的我们又很乐于这样的争执,因为这样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动力。反正每次争完,我学起数学来都特别有劲。

    当然,我们也会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学习的,时事的,与学习无关的,我们都会讨论到。我们彼此发挥出最大的想象空间,去思考,去讨论,偶尔也会联想到很多笑话,总之,我们的讨论能出个结果来可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在华侨那两年,我和小熙彼此激励,一起前行。我们无话不谈,快乐的时候就分享,难过的时候就倾诉,有时候也互相说着各自的梦想。那时候的我们,既珍惜现在,也憧憬着未来。因此,我们的友情没有变,依旧如钢铁般坚硬,甚至已经在各方面展示出默契感。很荣幸,我们之间的友谊没有变。

    那些年,我们还是玩非常有趣的QQ,发着不同寻常的说说。当我发说说的时候,小熙经常都会为我点赞或是评论,而我也会到他的空间踩场或是聊天,互相吐槽,互相玩乐。高中毕业两年了,现在兴起微信,玩QQ的人甚少,而我们也很少在微信上聊天,也不会刻意评论或是点赞,似乎各自有自己的生活,而感情就变淡了,再也找不回以前的快乐。这是真的吗?

    不,现实告诉我们,我们的兄弟情并没有变。现在的我们,虽然很少联系,但谁有什么大事,我们都会立刻出现,并会出谋划策。虽然见面的次数也甚少,但是每次见面依旧如初,依然有说不完的话题,会聊起初中和高中时代的过往,也会谈到现在的生活以及未来的打算,打算一起创业,或是聊完后就一起搞活动聚会。

    “咦,啊钦咧,好久不见还是没怎么变,还是那么胖,那么矮。”

    “你这臭小子,一段时间没见,怎么这么会说话啦,哪里学来的?”

    “嘻嘻,别说那么多,打番薯煲去咯。”

    “打什么番薯煲啊,打篮球好啦。”

    “天天记得打篮球,有什么意思呢,打番薯煲哇。”

    “好吧好吧,走咯,我负责找柴。”

    “不,我负责找柴,你去打垌吧,就这样啦。”

    “妈的,还没买番薯呢。”

    不管有多久没聊过,我们每一次见面的聊天都会像以上对话那样的痛快,简单而自然,丝毫没有尴尬感。因此每次我们都会摊开心扉地谈,谈天论地,交流想法,而又笃定自己。

    懂你,所以没有顾忌;珍惜,所以没有距离。

    曾看过一段话:来来往往的皆是过客,相伴同行的才是真朋友。真正的朋友,是你失落时的一双手,痛苦时的一个肩膀,气馁时的一句安慰;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你的荣耀而想沾光,更不会因你的落魄避而远之;真正的朋友,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只求你越来越好;真正的朋友,是你坎坷时的风雨同行,磨难时的信念支撑;真正的朋友,是你辉煌时的警示,失意时的勇气;真正的朋友,因你喜而喜,因你优而荣,因你难而疼,因你苦而痛。真正的朋友,就是一双手,一个肩膀,一个怀抱,一个鼓励,一句安慰,一句信任,一份相伴。朋友不在于多少,自然随意就好。

    而这段话似乎就概括我与小熙之间的情义。不知道以后我们的情义是依旧深沉,还是沉沦,我也不想知道,只想现在紧紧地抓住这份情,然后慢慢走下去。

    友情,牵强不来,不要刻意寻找,顺其自然就好。一对朋友,性格总有差异,优缺点也不尽相同,彼此能宽容,能珍惜,那就很足够。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一份友情,你要珍惜,你会幸运的。

    我们不需要很多很多次的见面,但是彼此会想念,默默为彼此加油。也正是有这样的友情在,每当自己没有动力或是失望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朋友,而每次看一眼朋友的微信头像都知道此时的朋友有多么的努力,知道自己身后并不是没有光,朋友就是光,自己不是孤身一人。而每次这样的注视,都会给我带来额外的动力,仿佛看见朋友的希望之光,朋友告诉我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虽然我们此时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一样的事情,但是依然可以成为对方的光,互相鼓励,一起前进,前面就是光。

    有你在,是我最大的幸运,我们继续走——致小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