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大帝 » 第十章 突发灵感

第十章 突发灵感

    为了避免尴尬,李景裕轻咳一声,接着问道:“现在的纸张多少钱一张?”

    “贵的要八文钱一张,便宜点的要五文钱一张。”李全彬答道。

    “哦?差距这么大吗?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李景裕好奇地问道。

    “贵的就是殿下在使用的这种纸,这种歙州制造的纸张,一直被世人认为是最好的纸,此纸滑如春水,细密如蚕茧,坚韧胜蜀笺,明快比剡楮。甚至听说这种纸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李景裕听着李全彬的介绍,总觉得好像以前在哪里见过这种介绍,但是,是在哪里见过呢?

    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有名的澄心堂纸吗?

    澄心堂纸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歙州地区劳动人民所产的一种名纸,因其卓越的品质被评为中国造纸史上最好的纸。它是南唐文房三宝之一,以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著称。因其原产地为歙县的母亲山——羽山既覆船山,有一道天然奇观“石门九不锁”,有一天下第一心,云溪穿心而过,故名澄心。

    至于澄心堂纸这个名字则是以后的李后主取的。

    “便宜点的则是一种被叫作“薛涛笺”的纸张,传闻是唐代的一名叫薛涛的女子设计的笺纸,是一种便于写诗,长宽适度的笺。此笺原用作写诗作为诗笺,后来逐渐用作写信......”

    等到李全彬说完,李景裕不由得感叹道:“这女子还真厉害啊!居然能造出这种流传甚广的纸张。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家世才能造就出此等奇女子?”

    “这个就不太清楚了,只是听说她曾经由于生活所迫,在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在20岁,她就脱去了乐籍,成为了一个自由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以制笺为生......”

    “以制笺为生?”李景裕突然来了灵感,“好办法!哈哈……”

    李景裕突然哈哈大笑,吓了李全彬一大跳,忙叫道:“殿下,冷静,冷静啊!”

    似大梦初醒一般,李景裕回过神来,挥了挥手,道:“无妨,既然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钱来安置难民,那我们可以去挣钱啊!”

    “挣钱?拿什么来挣钱?”李全彬不解的问道。

    “造纸啊!”

    “造纸?殿下,您可能不太清楚,现在江南地区已经有几十家造纸坊了,我们是争不过他们的。”李全彬怕李景裕又犯糊涂了,连忙劝说道。

    “你不用担心,山人自有妙计,你只要去淮阴县给我找到一个离竹林较近、适合建造造纸坊的地方就行了,其它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李景裕很兴奋,他原本只是一心想帮一下那些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没想到却发现了一个如此巨大的商机。只要自己抓住了这个机会,很快就能聚敛到大量的财富,并且可以摆脱现在的窘境,为自己争取到保命的本钱。

    难道真的是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