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大帝 » 第八十二章 诸弟之乱

第八十二章 诸弟之乱

    不过耶律阿保机完全不必沮丧,这还算不上失败,他只是没占着最大限度的便宜而已。回顾历史,耶律阿保机只是重复了之前最强盛时期的匈奴和突厥的表现——攻进汉地,然后被汉地当时的主流军队击退,如此而已。

    更何况他还顺手牵羊地捞到了最实惠的好处。他掠回来大批的汉人,这些汉人比金子还珍贵,不仅能给他在未经开垦的、绝对肥沃的土地上种出大批的粮食,给他造出来他做梦都想不出来的精美宫殿,还能给他提出当时除了汉人之外,没有任何人种能独创的治国理念。

    那是中原大地用了几千年的战争和鲜血才总结归纳出来的智慧。而契丹人却只需要点点头,就可以不劳而获了。

    当年的局面就是这样的,在辽阔肥沃的草原上,在汉人的帮助下,契丹人的生活变得富足且规律了,日子空前美好,但是耶律阿保机的麻烦也跟着来了——眼红。没办法,古今中外都一个样,嫉妒是人的本能。但是耶律阿保机绝对没有想到,最恨他的,居然是他的亲兄弟。

    本来按照原始的选汗制度,一旦可汗之位转入某一个家族中,那么这个家族的成年男子都有机会成为可汗。而按照契丹的族规,可汗三年一选。耶律阿保机是在公元907年正月以契丹传统的“燔柴告天”仪式即可汗位,那么到了公元910年,耶律阿保机就该退位让贤了,但是耶律阿保机在位时期,羡慕中原王朝的制度,希望可以和中原皇帝一样采取终身制,所以到了改选之年拒绝让出汗位。

    在汗位的诱惑下,耶律阿保机的几位弟弟决定逼迫他进行选举,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次“诸弟之乱”。

    第一次,在公元911年,耶律阿保机察觉得早,以为弟弟们年轻不懂事,抓起来骂了一顿就原谅了他们;没想到紧跟着在第二年,即公元912年,他的弟弟们就卷土重来了,不过这回他们学聪明了,联合了契丹内部的几个最重要的官员,组成了强大的叛乱集团,趁着耶律阿保机领兵在外,起兵阻击,公开谋反。

    在耶律阿保机从西南返回的途中,他的弟弟们领兵阻道,直言不讳地要求耶律阿保机恢复部落世选制,让他们四人也有获得当选可汗的机会和权利。耶律阿保机没有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反而引兵南移,来到了十七泺,并且当机立断,于当天再次举行了隆重的“燔柴告天”仪式。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耶律阿保机郑重宣布继续担任契丹八部联盟的可汗。耶律阿保机这一先发制人的举措,一下子就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不但巩固了权位,相反,他还高举维护传统的选举制的旗帜,以正义之师的名义,率领大军征讨以他的弟弟们为首的叛乱分子。他的弟弟们得知耶律阿保机已经举行了继任可汗的传统仪式,再也没有了起兵反抗的借口了,于次日纷纷向耶律阿保机缴械投降,表示臣服。而耶律阿保机再一次宽恕了他们,只把他们囚禁起来,交待清楚问题,并未予以重罚。

    但是没有被暴打过的猪就是不好好吃食,他的弟弟们在吸取了两次叛乱的经验教训以后,又谋划了更加缜密的叛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