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大帝 » 第八十七章 让国皇帝

第八十七章 让国皇帝

    在那时候,契丹还残留着世选的遗风,不像中原王朝有一个成功并成熟的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

    所以契丹的贵族们就面临着这样的难题——是立长还是立贤?

    虽然以“天、地、人”的顺序来看,文武双全的皇太子耶律倍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是皇太子耶律倍的汉化程度很深,尊孔尚儒,主张契丹全盘汉化,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术;

    而临朝称制、大权在握的述律平则主张维护契丹的奴隶制度。她更关心契丹贵族的传统利益。对于汉臣和汉人的文化,她可以有限度的借用,但并不愿看到汉人的势力过大而影响到自己的民族。而且若论战功,耶律倍确实是比他的二弟耶律德光稍逊一筹。

    国家终究不能一直无主。

    述律平知道她不可能长期把持朝政,自己必须要在耶律倍和耶律德光这两个儿子之间选一个人来继承皇位。

    如果按照中原王朝皇位继承的传统,嫡长子耶律倍确实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这并不符合她的利益。

    所以述律平最后还是决定支持自己的二儿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

    她用断腕这一壮举,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狠辣与无情,震慑群臣。

    在这之后,述律平终于要选皇帝了,之前没有任何罪名就杀了那么多的人,这时她要来个真正的“公平”。

    她先是把群臣都聚集到帐内,让两个儿子上马,然后对群臣说道:“我的两个儿子都很优秀,也都适合做皇帝,我不能决定由谁来做皇帝,现在把这选皇帝的权力交给你们,你们认为谁适合做皇帝就执谁的鞍辔。”

    群臣都知道述律平的意图,争先恐后的抢着执耶律德光的鞍辔,并欢呼“愿事德光皇帝”。

    耶律倍被群臣晾在了一边,无奈之下,只好率领群臣向述律平请命道:“大元帅(耶律德光)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主动要求将契丹皇位让给自己亲爱的弟弟,自己只保留东丹王这一职位就可以了。

    于是超级郁闷的事情发生了,他落选了可仍然还是皇帝,只不过叫——“让国皇帝”。

    耶律德光虽然如愿即位,可是他对自己的哥哥耶律倍却并不放心。不仅加强了对耶律倍的监视和防范,更不断的想方设法削弱耶律倍治理的东丹国的实力,直到把耶律倍这个东丹王变得有名无实。为此,兄弟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矛盾进一步加深。

    后来,耶律倍的处境被当时的后唐皇帝李嗣源得知,出于政治目的,他派人持书密诏耶律倍。在公元930年,忍无可忍的耶律倍终于决定带着自己心爱的妾室与珍藏的图书从辽东渡海投奔后唐。

    当他在金州即将上船时,面对故国,悲愤满腔,在海边立了一块小木牌,上刻《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不如他国去”。

    耶律倍到达后唐后受到了热情地接待。后唐皇帝李嗣源以天子的仪仗来欢迎他,并赐他以国姓“李”,取名“李慕华”,改瑞州为怀化军,拜李慕华为怀化军节度使。

    虽然身在异国,但耶律倍却身在曹营心在汉。

    公元933年,后唐皇帝李嗣源病死,其子李从厚即位不到半年,就被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杀死。耶律倍认为这是攻打后唐的好时机,于是派人密报耶律德光,希望利用后唐内乱之机攻打后唐。

    后来,耶律德光果然亲率大军南下,但他不是应耶律倍之邀,而是应石敬瑭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