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大帝 » 第九十五章 第一战

第九十五章 第一战

    契丹在忙着备战,石重贵在忙着干什么呢?

    他在忙着做新婿!

    石重贵本来就是个声色犬马之徒,只不过是因为石敬瑭的儿子们就只剩下一个幼子石重睿了,他这个石敬瑭的亲侄子有很大希望会继承皇位,而石敬瑭向来节俭,又只有永乐公主一位妻子,所以他在石敬瑭在世的时候不敢轻举妄动,生怕一朝不慎让自己再也无缘帝位。他要做的就是筹谋军事,建立战功,取得石敬瑭的欢心,好坐上皇位。

    而现在石敬瑭已经死了,他也如愿坐上了皇位,自然就原形毕露了。

    石重贵的婶母冯氏生的美艳妖娆,风姿卓越,顾盼流转,而且举步轻摇,艳冠群芳,但是她的丈夫石重胤却无福消受美人恩,娶了冯氏之后没多久就死了,然后年仅二十岁的冯氏就成寡妇了。

    石重贵早就注意到这位婶母了,在石重贵还是汴州留守的时候就打定主意要让冯氏成为自己的继室。

    所以石敬瑭尸骨未寒,梓宫在殡,石重贵就下诏纳婶母冯氏为妃,并恬不知耻地对左右说道:“我今日作新婿何如?”

    冯氏得宠之后就开始干涉朝政。石重贵对冯氏几乎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所有宫内女官,只要取得了冯氏的欢心,无不封为郡夫人。

    冯氏的哥哥冯玉,目不识丁,竟官拜正五品的中书舍人。

    冯氏干政,石重贵宠信伶官,挥霍无度,大肆敛财,整个后晋朝廷很快就变得乌烟瘴气。

    其实景延广所说的那些话,也并非全是在吹牛,后晋经过了近七年的积累,国力早已大增,和契丹交战也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但是在皇帝石重贵不理政务的情况下,大权独揽的景延广却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巩固自己的权位上。

    这就导致了大战来临的时候,后晋朝廷只能仓促应战。

    公元944年正月,契丹先锋官赵延寿和赵延昭率领五万契丹骑兵入侵中原,兵分数路,很快就攻陷了贝州,进入了雁门关,兵锋直指汴京。

    这时候,石重贵终于感觉到大祸临头了,于是立即就遣使者前往契丹,表达自己想和干爷爷耶律德光重修旧好的意愿。耶律德光正志得意满,怎么可能愿意中途罢兵。于是他回信说,事情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和谈已经没有意义了,大家还是在战场上见高低吧!

    石重贵见求和不得,只好迎战。

    石重贵以黄河为屏障,部署防御:命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军进驻戚城;遣张彦泽戍守黎阳;以刘知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负责抵御契丹的西路军。石重贵则在众将的簇拥下亲率禁军抵达澶州指挥。

    二月,耶律德光率军围攻戚城,派遣麻答率兵攻打博州,抢渡马家口,与后晋叛将杨光远会师,钳击晋军。

    石重贵命何重进、白再荣、安彦威等将领分守麻家口、马家口,加强诸津要守备。同时,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守贞、神武统军皇甫遇等率兵,沿河水陆并进,赶到马家口阻截。

    等李守贞赶到马家口,契丹大军已经在河东筑垒,正掩护后续兵马渡河。李守贞乘契丹军半渡而击,拔掉了东岸契丹军的营垒。东岸的契丹军溃败,西岸的契丹军立即溃逃,被溺死数千人。

    此时戚城交战双方相持不下,被逼无奈,耶律德光只好假装放弃攻打元城,声言退兵,暗中却把精锐骑兵都埋伏在顿丘城中,意图引诱晋军出战。

    适逢霖雨,晋军十多天都没有出城。契丹军没能伏击晋军,反而把自己弄得饥肠辘辘。耶律德光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伏击。

    三月初一,耶律德光亲率十万大军在澶州城北摆开阵势,准备攻打澶州。

    石重贵也率军出城应战,两军鏖战到天黑,双方皆伤亡惨重。

    耶律德光知道不能取胜了,于是乘夜退兵,在三十里外扎下营寨,不久便撤兵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