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大帝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润州

第一百一十二章 润州

    润州位于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且有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境内交汇,是江淮地区物资流通的枢纽地带。

    润州一带还曾被称为朱方、谷阳、丹徒、京口等。

    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见有王气升腾,便命三千赭衣徒凿断龙脉,以败王气,并改名为丹徒县。

    到了东汉末年,孙权称霸江东,将苏州的根据地迁至此处,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将此处改名为“京口”。东晋南渡,征北、镇北、安北、平北等将军府及北中郎将府常设于此,因此有“北府”之称。

    隋开皇十五年,隋文帝杨坚置润州,这是润州行政建置取名的开始。

    哪怕忽略掉润州的经济与军事优势,润州也比扬州离南唐的帝都金陵更近。

    燕王由扬州移镇润州,无异于是一个敏感的政治信号——李弘翼羽翼已丰,随时都有可能回朝争位!

    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弟的李景遂自然也接收到这个信号,但无奈他已经被李璟死死的压制在金陵城内不得动弹,哪里还能阻扰得了李弘翼的壮大。

    皇太弟这个尊号听起来是很威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实际上,他的军权已经被李璟收回了,而事权也大都被剥夺了,尊其位而虚其职,这就是李璟所采取的策略。所以李景遂现在是位尊实危,只能改字为“退身”,取“功成名遂身退”之意,以期李璟父子能手下留情,放他一条生路。

    要知道历史上,随着皇子的长大,皇太弟与皇子间竞逐皇位的情势往往会愈演愈烈,而由于皇帝的存在,皇太弟的地位通常是不稳固的,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李景遂现在也不敢再奢望能继承皇位了,他只希望能保住自己以及一家老小的性命。

    李景遂的处境自然也瞒不过那些时局中的老狐狸,像贾潭这样的朝廷大臣自然就要想办法去向李弘翼这位未来的皇位继承人靠拢。

    所以李景裕对于贾潭会专门去给李弘翼送行并不觉得意外。

    “燕王殿下能力卓越,扬州在他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看见李景裕兴致索然的样子,本来还在盛赞李弘翼的贾潭的脸色不由得略显尴尬,也不好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听说裕王殿下与刘刺史因一些小事而有所争执,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哦!此事尚书大人是听何人所言,本王与刘大人素来交好,并无不和。”李景裕笑道:“刘大人今早才派人送来了百石粮食,以助本王赈灾,又何来不和之说?”

    李景裕倒是没有说谎,刘延庆最近确实经常派人运送粮食到淮阴县,这也确实大大的缓解了李景裕的钱粮压力,但是刘延庆会这样做当然不是因为他良心发现,想要此前的所做所为略作补偿,也不是因为想要讨好李景裕,而是因为他不运送粮食到淮阴县,马家杰就有饿死的危险!

    马家杰刚来淮阴县的时候还挺有骨气的,拒绝服从李景裕的一切安排,但是在饿了三天之后,他终于服软了,听从李景裕的吩咐给刘延庆写信,让刘延庆派人送粮食到淮阴县赈灾,并在信中言明,只要有一个难民没吃饱饭,他就绝食一天。

    刘延庆接到信后自然不敢怠慢了,虽然他不在乎马家杰的生死,但是他绝不能让马家杰死在楚州境内,特别是不能因为他与李景裕之间的争执而死,否则他就要面对宰相冯延巳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