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大帝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为他人作嫁衣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为他人作嫁衣

       李全彬微微皱眉,经过了李景裕的提醒,他也意识到了栾城的重要性,但他不明白的是,从未有过战场经历的李景裕究竟是从何而来这样的战略性眼光以及敢下必败断语的自信。

    这可不同于凭着青年时的一腔热血在战阵之上斩将夺旗,这需要超高的智慧和独到的眼光,而且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才可以。而这些,只有区区十八岁,没有上过战场的李景裕实在没法让人信服。不过他并没有说李景裕是杞人忧天,而是劝道:“耶律德光终究不是汉人,他没读过什么兵书,可能没有这么高超的战略眼光。”

    “世有大年,不在多服补药;天生名将,不必多读兵书。” 李景裕听出他的弦外之意,但并没有反驳,只是说出了自己以前最喜欢的一句话,便转移话题,道:“我还没参加过立冬文会,都有什么说法?”

            “说法?”李全彬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老实说,他不敢相信年纪轻轻的李景裕能说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但旋即他便回过神来,道:“也没什么说法,这立冬文会以往都是以“冬”为题作诗或作词,一般都是诗会,偶尔会办成词会,不过已经有十多年没举办过,毕竟这些年战乱不断,也没有多少人有那个闲钱去举办文会,直到先帝建国称帝,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文会才再次出现,而且大都是那些名门望族用来给自家的子弟扬名的。”

            “还有这种说法?”

            “殿下您想想,一般人哪有财力举办这种文会啊!这要有场地,要有酒菜,要有歌姬表演助兴,而且总要有个彩头奖励,如此算来,一场文会至少得花费两千贯钱,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他们花大价钱举办这样的文会,自然是要用来为自家的优秀子弟扬名了,要是一不小心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他们还不得气得吐血。所以他们都会提前把诗词作好,然后再高价请名家点评斧正,这种经过层层打磨的诗词,普通读书人哪能比得了。所以大部分的文会,头彩都是没有悬念的,除非有人特别倒霉,遇到猛龙过江,比如王勃。”李全彬说到最后笑了起来。

    李景裕闻言也是微微一笑,这确实是一个很传奇的典故。

    唐高宗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滕王阁成,重阳节时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特意邀请他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他的女婿孟学士的才学,因此他特意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都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这样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十分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派人去看王勃都写了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可怜的阎都督,他精心筹备的宴会,最终却为他人作了嫁衣。

    当然,这是他之不幸,却是全人类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