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大帝 »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动不如一静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动不如一静

    徐州大捷的消息传回金陵,金陵城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民间欢呼雀跃,朝野却一片寂静。

    尤其是之前跳得最欢的那些官员,此时全都变成了哑巴。

    因为作为政治动物,他们都意识到了此事的敏感程度。

    之前,李景裕确实是犯了错,他们当然是要痛打落水狗了,但现在徐州传捷,李景裕立下了泼天大功,他们当即闭口不言。

    中书省。

    “太傅,太傅……”

    宫中内侍低唤两声,宋齐丘才回过神来,继而轻咳两声,端正了一下坐姿,神情肃然问道:“何事?”

    看到宋齐丘略显魂不守舍的样子,那内侍心内不禁大感好奇。究竟是何事,竟让宋齐丘如此失神。

    心内虽好奇,但那内侍脸上却不露丝毫异色,轻声道:“宫中有诏。”

    对于当下君臣之间的紧张气氛,那内侍深有体会,听到宋齐丘的问话,并不多言,径直将皇帝刚刚写好的诏书奉至宋齐丘案上。

    宋齐丘捧起那诏书匆匆一览,诏书的内容非常简单,只不过是赞扬了李景裕和符彦卿几句,然后命中书省和礼部一同商议对两人的封赏。

    看到这里,宋齐丘嘴角禁不住泛起一丝苦笑,益发意识到君臣之间的裂痕已经撕裂得难以弥补了。

    南唐沿用的是唐朝的制度,按唐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按理来说,封赏功臣的事宜交给中书省负责就可以了,礼部只要根据中书省的决定准备相应的仪仗就好了。

    但是皇帝现在却亲自下诏,命中书省和礼部一同商议。

    这分明是对他这位太傅中书令的敲打和警告!

    宋齐丘心知皇帝对他有怨念,然而事态一步步行至如今,走到今天这一步,亦非他所愿,他也是迫不得已啊!

    如今朝中五鬼尽去,皇帝逐渐有些不能自控,大摆宴席,广修宫殿,兴之所至,无所不为。他身为群臣的领袖必须要站出来支撑大局,否则人心离散,队伍也就不好带了。

    适逢李景裕犯错,群情激愤,面对这样的形势,宋齐丘又能怎么做?他只能顺势而为,竭力维持住朝局的稳定。

    死一个亲王不要紧,更何况是李景裕自己作死在先,那就怨不得别人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朝局不能乱,朝局一乱,国将不国啊!

    可是徐州传捷,这就把宋齐丘摆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对,没错,李景裕是犯错了,但是他也立功了,而且是泼天大功。想想朝廷派出了数万大军围攻福州,投入了无数的物资,历时近一年,依旧没能拿下福州,而李景裕仅凭三千私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徐州这样的军事重镇。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而且现在已然错过了对李景裕动手的最佳时机,其实当初李景裕刚刚斩杀楚州刺史刘延庆满门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动手时机,那时的他在楚州立足未稳,只是逞一时的兵威之凶,震住了楚州的一众官吏,只要朝廷的一纸诏书就能将他打回原形。

    但是现在,局势已经截然不同,李景裕近乎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进驻了徐州城,兵力完好无损,虽然有投机取巧的嫌疑,但赢了就是赢了。

    徐州大捷的消息传回,万众欢腾,这可是北伐首胜,意义非凡。而做出如此壮举的李景裕自然是立下了大功,朝野瞩目,在这种情况下对他动手,实属不智。

    而且如今徐州已经落入了他的手中,符彦卿想要在南唐站稳位置,就必须要牢牢抱住李景裕这条大腿,一旦朝廷下诏,命李景裕回京述职,符彦卿难保不会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再说了,先前面对泉州刺史留从效的逼迫,朝廷尚且要作出妥协。如今李景裕同样占据两州之地,朝廷难道还要跟他硬刚到底?

    当下之局,一动不如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