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糊涂大帝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景裕的建议

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景裕的建议

    “裁减军中老弱伤残者,赐予耕牛、种子、田地,放其回乡务农,减少军中粮草之耗!”

    枢密院掌军国机务,身为枢密院的长官,魏仁浦给出的是军事方面的建议。

    凭心而论,这建议很好,可真要执行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天下大乱以来,藩镇之间征战不断,大家都在招兵买马、拼命的扩充实力,就说后周内部吧,张永德有殿前军,李重进有侍卫亲军,李景裕有定北军,其余的将领们也各有各的人马!

    兵马乃为将之本,也是荣华富贵的保障,想要裁减这些将领的兵马,那难度比阻止黄河泛滥还要大!

    最后一张是李景裕的,柴荣本来对他也不抱有什么期望,只是人家好歹也是新晋的枢密副使,这种决策层会议少了他又说不过去。

    将纸条打开后微微看了一眼,柴荣的脸上没露出任何表情,却迅速把这张纸条攥在手心里了。

    “很好,诸位爱卿的意见,朕已尽知,不过此事过于重大,容朕思考一晚,明日早晨,大殿议政!”

    “诺,臣等告辞!”

    等到群臣告辞离去,柴荣才缓缓打开攥在手心里的纸条,纸条上只有两个大字——灭佛!

    有些事,一句话或者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了,根本不用千言万语!

    说来让人难以至信,五代十国乱到了这步田地,可是佛教事业却比以往更加昌盛了,仅在后周国内就寺院林立,香火旺盛,僧尼达到了百万之众!

    这些都是什么人?难道都是在乱世之中看破了红尘,遂遁入空门不成?

    当然不可能,这些僧尼大致由以下这些人组成:逃避国家赋役的农户、军队里的逃兵、无业游民、逃亡奴婢、罪犯……

    五代十国时期,连年征战,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经济萧条,以至于“人烟断绝,荆榛蔽野”。这导致的一个突出后果便是,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战争的荼毒,过着非人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百姓的精神急需救赎,佛教受难修行的观念在此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致使佛门迅速壮大!

    这些人之所以愿意投身佛教寺院,主要还是因为寺院有免役调租税的特权。僧尼不但“寸绢不输官府,升米不进公仓”,而且“家休大小之调,门停强弱之丁,出入随心,往返自在”。只要是庙产,那就可以不上交任何赋税,只要是僧尼就不需要服任何的劳役。

    于是五代的统治者们就惨了,他们要眼睁睁地看着本该属于他们的赋税被和尚们拿走,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更可恨的是,居然有一些豪强地主,看到有利可图,于是与寺庙合作,将自己家族的产业挂名到寺庙名下,这样一来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逃避国家税赋了。

    佛门对社稷危害之大,五代的统治者们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迟迟不动手,十有八九是怕背负骂名。

    不管怎么说,佛门都有着一层华丽的外衣,谁若想把这层外衣硬扒下来,势必会引来无数怨恨,甚至是千古骂名,邪见人、佛孽者……这些称号可都是永载史册的呀!

    连五代的前辈们都没有做的事,柴荣他敢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