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痴人传 » 第三十五章:平安不安

第三十五章:平安不安

    天还未亮,未睡的李逋,突然听到个尖利的女声在村中回荡:“天啊!我天啊!孩他爹啊——你死了可让俺娘俩可怎么活……”这时院外喊道:“雷大姐,快来看看吧,你爷们背着常大哥尸体跑回来了!”

    李逋忙推醒阎清,穿衣下床。开门见雷氏拉着小山就往外走,连忙跟上,直到那座弥勒小庙。只见小庙外围着数十人,那凄惨的嚎哭声,仍不断从庙里传来。

    李逋近前,见佛前躺着具被猛兽咬断脖颈的尸体,可不正是常大叔!雷大山站在尸体旁,低头沉默,胸膛起起伏伏,喘着粗气。可以看到他的左臂,也被老虎抓伤。村正此时拿着草药正给他覆伤。

    “你个倔驴!让你不要走夜路,不要走夜路,你不听!你不听!现在常大哥死了,你怎么对得起他!”雷氏跪在尸体旁,使劲锤这雷大山的胯骨。

    “弟妹不关大山的事,都是俺儿子的病,都是这老天爷害的!我的天爷啊——”

    “干你娘的!老子这就上山给常大哥报仇!”雷大山迈步要走,雷氏抱着他的腿,拼命拖着他不让他走。

    “站住!”村正对雷大山说:“把你媳妇扶起来,带着你的崽子,给我滚回家养伤!”

    “俺对不起常大哥!俺要杀了大虫给他报仇!”

    “我问你,你们遇到几头大虫。”

    “当时山黑看不清楚,但至少在两头以上。”

    “你手臂伤口见骨,如今上山不是白白送死?你对不起常三,你就对得起你老婆儿子?把老婆搀起来,带上儿子,滚回家养伤去。常三的后事,村里包了。大虫,老夫自会带人上山去除!”

    雷大山跪下朝村正当当当磕了三个头,搀着媳妇领着儿子走出人群。

    “常家的别哭了,孙老二、赵老五,帮忙把尸体送回家。”村正说:“其他老少爷们,凡是有胆的,带把的,回去拿上家伙,跟我上山祭拜山君。”随着众人散去,李逋也想走却被村正抓住,听他说:“娃子,住在村里,就要为本村尽一份力。”

    这时阎清也跑过来,呼哧呼哧的问:“雷大哥怎么受伤的?人都围在这这干什么那?”话未说完,就听村正说:“你俩给我拿着木剑香炉,瓜果贡品,随我上山。”

    阎清冷笑正要开口,李逋抢着说:“好,好,我们这就去拿,这就去拿。”跟随村正来到山上,在经过片密林时,见路旁一处树桩下仍残存这血迹。众人警惕起来。

    村正说:“就是此地,开坛!”

    李逋阎清将香炉贡品,在树桩上摆好。只见村正举香三支,向山川而拜:“山君庇佑,生百果养百兽,恩泽平安村子孙。今有山虎伤人,虽为百兽之长,可犯下恶行,食人阻路。敢问山君,可杀否?”说着,村正拿出五枚铜钱,摇念有词,片刻一阵风来,草木晃动,村正趁此喝道:“恭迎山君!”说罢将铜钱洒地。

    众人忙问:“那恶虎可是山君之子?”

    村正郎声说:“此乃外来凶兽,非山君子嗣,我等可杀绝之!”众人欢呼,村正拍拍手,阎清提大锣上前。

    “一响,弱虎威!二响,碎虎胆!三响,破虎力!”村正复拜山川,李逋递来符纸、毛笔和半碗朱砂。村正拿起笔勾勾点点,在符上画出虎的轮廓,命人挂在弱枝之上:“虎命暂挂于此,待今夜必取之!”‘驱虎仪式’完毕后,村正命令诸人回村,宰杀大羊,待今夜三更,进山杀虎!

    李逋和阎清跟着村正回到小庙,刚想走又被村正拦住:“公子留步,老夫有要事需二位相助。”

    阎清不耐烦:“放!”

    李逋白他一眼,行礼说:“老丈尽管吩咐,我二人力所能及,不会推辞。”

    “村里死人,我要做副棺材,你俩给我搭把手。”

    “管饭吗?”

    村正点点头,回屋拿工具。阎清早就眼馋供桌上摆着的新点心,拿起来就往嘴里塞,只听‘哎呦’一声。李逋忙问:“怎么了?”

    “没事,咬着舌头。”阎清说着递给他块‘七返膏’。

    “不想这小村还能做出如此精美的糕点。”李逋说着,听到村正的脚步,忙整个塞进嘴里。可刚入嘴,他便感觉到味道怪怪的,嚼了两下,看阎清在旁捂着嘴笑,吐出来看这哪是‘七返膏’这分明就是泥巴!

    李逋追着要打阎清,村正面带笑意的出来,说:“等做完活,让你们吃个饱。”

    “殿下我错了,我错了。”阎清突然意识到说错话,李逋也停下脚步冲他使眼色。“二位公子别站着了。”村正好像什么都没听见,把斧子、铁锯递给李逋和阎清,让二人上山砍几棵两丈高的桐树,削去旁枝抬回来。二人拿这工具出庙,不敢往山里走的太深,左右瞅瞅,忽见庙后,有棵缸口粗细的梧桐树,约四五丈高。

    “这一棵就顶好几棵。”阎清看着李逋不怀好意的笑问:“二郎,看你的了。”

    “哼。”李逋走到树旁,仰头看着这棵大梧桐,不由想起长安。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在宫中带着弟弟们,比谁捡的梧桐叶更大更美,他记得小荣当时发现张蒲扇大小,火红火红的叶子,夺得魁首…往事休矣,李逋挥动铁斧,只一下斧刃便深深陷入了树干之中。

    “劲小点,别闪了胳膊。”

    “不是我的劲大,而是这斧子好利啊。”李逋拔出铁斧,拔下一根头发扔向斧刃,惊道:“这斧子竟能吹毛断发!”

    “什么?”阎清怀疑自己听错,忙凑过来,拿起斧子,没几下便把这比小庙还高的大树给砍倒。阎清将斧子别再裤腰上,拿衣服盖住,说:“一会回去那老头不问斧子,咱就别提。他要问就说不知道到放哪。”

    “这样不好吧…”

    “李二郎,我是给你拿的,怎么说咱们也要有个防身的家伙才好。”说着阎清和李逋将大梧桐树锯成几段,抬了回去。

    村正刨这块薄木板,见二人这么快回来,问:“你们没上山?”

    “山上有老虎啊!”

    “大太阳的,怕什么老虎。”村正低头见二人抬着的梧桐木,愣了下问:“你们把庙后的那棵树给砍了?”李逋点点头,村正见他一脸无辜,只好对阎清骂道:“你个小崽子,那树论年纪都能做你爷爷,你也下得去手!”

    阎清脚踢树干,说:“树爷,孙儿不肖,您可别怨我,都是这老头让我干的,要报仇找他!”村正起身要打,却被李逋扶住:“老丈莫急,我兄弟就好诙谐。我替他向您赔不是。”说着接过村正手中的刨子,干起活来。

    “砍了就砍了吧。不过这棵树也是故人所种,多少年了。”村正坐在躺椅上,忽然瞅见阎清腰间露出的斧把,说:“小子把斧子给我拿出来。”

    “斧子?斧子呢?”阎清左右乱转,故作着急,寻找斧子。

    “腰里藏这呢,麻溜的!”

    阎清见装不下去,只好把斧子拿出来,陪着笑脸凑到村正身边问:“老先生,这斧子是您打的?”

    “我?我哪有这本事。”

    “那是何人竟有如此手艺?”阎清见村正合目不答,忙为他捏肩捶腿。

    村正这才说:“想来那是二十年前的事,当时朱温正与李克用开战,为躲避战事,我带着家人准备渡河前往江南。却不料半路跑散,为躲避抓壮丁,又跑进这山里。”

    李逋插话:“村正爷爷,村民都说这山路是您规划的。”

    村正说:“这山路是按九曲黄河阵排的,村子是诸葛八卦阵建的,我可没有这本事。都是他,是他把我引到这里,当时我遇到他的时候,他也就比你们大一点。那时不断有逃难的人进山,他给我张图纸,让我带这大家建造村子。

    村子建好后,刚开始大伙都是一块干活,一口锅吃饭,可有些逃进山里的人,放不下身份,还想着高人一等。随着矛盾渐多,过年的时候,不知谁把公仓点了,没了粮食,大伙就把牛杀吃了。再后来就闹着要上山,见打猎也能吃饱,买石炭也能赚钱,索性都不种地,就指着大山养活。而他也就在一天夜里,不辞而别。”

    “村正爷爷,您老别卖关子,他到底是谁啊?”

    “他的名字,你们都听过。他住在河北摩云峰,曾为安国候的强弩队打造了一千把陌刀,他就是人称当世第一名匠的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