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痴人传 » 第四章:摩云峰议事讨叛逆

第四章:摩云峰议事讨叛逆

    一听秦钺回来,李逋向秦安请辞,带着小荣匆匆赶回中峰。来至墨家主殿,就见赵天奇牵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站在殿外立这的擎天铁柱旁。赵天奇上前行礼:“拜见太子殿下!”

    “快起,秦老从长安救出来多少人?”

    “大概救出了两百余人,大多都是常林军子弟,刚出长安城我们就被张建阳追杀,活下来的子弟只有五十三人。”

    数月前,秦钺前往北地聚拢百骑司人马,回到长安营救被冤杀的大臣、南衙与常林军家眷,并且还从皇宫中盗取了皇室的族谱、玉玺,以及数百件贡品。李逋听到赵天奇的话,心头一颤,若不是当初自己私自跑出长安,他们怎会有这场劫难。

    这时他弟弟李荣,主动去拉赵天奇身旁小女孩的手,问:“你叫什么名字。”那小女孩不理李荣,抹过脸,死死抱住赵天奇的腿。

    “这孩子姓卢,名琼仙,我们路过华洲,碰到官军掠夺良家女子为娼,顺手就给救了出来。”赵天奇说:“殿下,秦老他们在里面等你,快去吧。”

    李逋将小荣留在殿外。来到殿内见秦老、无争、完颜跋海、尉迟诸等人与一些从未见过的百骑司探子,黑压压的聚在一堂。

    李逋刚进来便听无争说:“秦钺,你刚才那话是什么意思!”

    “大殿下还要老夫再说明白一点吗?你生母篡权,扶立庶子李环称帝,乱我大唐社稷,罪不容恕!”听到这,李逋忙打断秦老:“此事与大哥无干!”

    无争见到李逋,起身离去:“既然你们不相信我,我走便是!”

    李逋说:“我相信你!”

    “我知道,我在外面等你,你跟他们谈。”无争低声对李逋说:“有些事你要自己拿主意,当心被人利用。”李逋点点头。

    这时秦钺起身,率百骑司向李逋行礼。

    李逋搀起秦老,第一句话便是:“我对不住大家。”

    秦钺扶李逋坐在主位,说:“事已至此,殿下切勿懊悔,如今当务之急是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见李逋看向他,秦钺接着说:“百骑司已联系好河中节度使沈斌、平卢淄青节度使王师范,至于魏博老臣张全义在拜祭先帝后,在回去的路上突然身死。而事先早就谈好的太原节度使李存勖、昭义节度使元行钦和凤翔雍王李裕,则突然与我们断了联络。”

    “那就是说咱们现在唯一可靠的盟友除了沈斌就只有王师范。可当初父皇为讨伐蜀贼王建,征发近十万山东士卒,如今还有大半留在蜀地未归,平卢淄青节度使王师范的力量已大不如前,若单单依靠河中府的人马成不了事!”

    秦钺听到李逋能说出这番话,露出欣慰的笑容,试探说:“太子殿下也不用那么悲观,纵然大事不成,也可逃亡蜀地。”

    “秦老说笑,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与郭崇韬私交甚好,父皇杀了郭崇韬,难免他会生出异心。父皇在他不敢反,若父皇一走,事情就不好说。至于东川节度使董璋,其人残暴贪婪,好大喜功,我曾力阻父皇不要任用此人。如今我若逃往巴蜀,无论投奔谁,都如羊入虎口,再难还生。”

    “殿下说的好,可若北地兵马没有指望,我们该怎么办?”

    “南下,南下去吴越国借兵。”

    “此举不妥;南方诸州割据之态更甚北方,吴越国不过是一墙头草,靠不住!”

    “可近些年吴越国都是尽心侍奉朝廷。”

    “殿下还小,很多事你没经历过,当初吴越见我唐衰败,转头朝奉梁国朱温,及至皇上即位,安国候横扫北地群雄,南方诸侯震颤,吴越国才重新向大唐进贡。可就在一年前,镇州张文礼造反,皇上为等秋粮,暂时默许他自领成德节度使后。

    吴越王钱镠冬至时进贡物品竟减少大半,写给宰相们的信更是措辞傲慢。忠心?殿下需谨记‘乱世无大义’,如果北地诸侯靠不住,那就按先皇遗诏。令凤翔雍王李裕和泾原节度使吕琦,去请安西候和回鹘兵马诛杀叛逆!”

    “不可,舅舅的归义军还好说,若求援回鹘人,请神容易送神难!”

    “陛下说过,到时回鹘人若能攻下长安,则可开洛阳城门,任回鹘人掳掠三日。”

    “不可!若真这么做,那我做上皇位,也没颜面去见天下百姓!秦老此事不用再提,燕云那里有什么消息?”

    “本来不想告诉殿下,但殿下既然问。”秦老叹气说:“百骑司只探听到,石崇光任用契丹派来的谋士桑维翰做为幕僚,专门与契丹国主耶律光之间进行交涉。最坏结果,就是依传言所说,石崇光要献燕云十六州,请契丹南下。”

    “依我看石崇光没有那么软骨头,献出燕云十六州,这简直就是危言耸听。除非石崇光是他契丹人的儿子,要不然不会干这种蠢事。”

    “老臣也不相信,但愿石崇光知道失去燕云之地,就意味着我族将失去北方屏障,胡人可长驱直入,我族儿郎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铁骑。”

    “秦老,如今之计,是只能等吗?”

    “等,等魏博传来消息。太原节度使李存勖和昭义节度使元行钦那我亲自去跑一趟,哪怕没有雍王李裕帮助,这五方兵马也足矣平叛。”

    李逋虽没说什么,但对于把希望寄托在魏博和太原节度使李存勖身上,他总觉得有些不安。但又一想,自己年纪尚小,经事不多,还是听秦老的安排妥善。

    至于当初秦老为什么让他和阎清去华洲冒险,寻找李栢这件事,他埋在心里并没有当众问出来。

    与秦钺商议过后,完颜跋海为李逋引荐一人,正是他的叔父完颜猛安。李逋这才知道,完颜敬回到部落后,带领部众反抗契丹人,结果被同族人出卖,落得个身死命丧。如今只有完颜猛安带领这十三名弟兄,乘完颜敬回国时的海船,在高丽王氏的帮助下,来至山东王师范地盘。

    几经辗转,找到完颜跋海,不巧正遇长安大乱。

    李逋记得完颜猛安的相貌,马脸灰目,金钱鼠尾,当初随路大山去陵园救他的人中正有此人。就在李逋打量完颜猛安的同时,完颜猛安也在打量这李逋。他之所以来投奔李逋,为的就是借助他的力量向契丹人复仇。

    李逋对完颜猛安说:“完颜敬回国时,父皇给了他两海船的甲胃、武器。如果你愿意辅佐我,待大唐复兴之日,我定全力帮你向契丹报仇!”

    完颜跋海翻译李逋的话,完颜猛安听了直接带着十三名兄弟,向李逋行了个扯天扯地的大礼。事后根据秦老的意思,将完颜猛安等女真人安排到半山腰的茅屋中,扮做猎户巡视山林。

    安排罢完颜氏众兄弟后,李逋让秦钺带尉迟诸等常林子弟先去休息,他不是没有话要对这些人说,而是惭愧无言。待走出大殿,李逋看见无争拿这个小铜棒,对着门外立的镔铁巨柱敲敲打打。李逋笑问:“你摆弄它作甚?”

    “此柱是秦安为纪念其父秦轲所立,听说重一万三千斤,此柱立在摩云峰已有十年,风吹雨打却无半点锈迹,真真奇特。”

    李逋走近,见铁柱上刻着八个大字:兼爱天下,尽力苍生。他见无争神情好奇的紧,说:“秦安大哥就在东峰,何不直接问他?”

    “没兴趣,知道的太多,烦恼也就太多。”无争伸了个懒腰,问:“那老东西说什么?”

    “秦老说,等魏博张氏和李存勖的态度。”

    “凡事要小心,你已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意使用倾山倒海之力,就算可以,面对千军万马也无处可逃。”

    “我知道啦。”

    “你看看,我说你两句你就烦,我李无争也是那贫嘴多舌的人?我才不想帮你们,帮你们做什么,杀回长安,杀了我娘和弟!”

    “我…我错了,无争。”李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他会饶过玉泉的命吗?玉泉联合赵同杀了父皇,她该死,可如果真杀了她,李逋该如何面对无争?他不愿想,更怕无争会像上次一样不告而别。无争对他来说不止是亲人那么简单,更是朋友、知己和一个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