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逆流飞驰岁月 » 第三十八章 忽然的巨款

第三十八章 忽然的巨款

    鸡鸣报晓,太阳已高高挂起,金色的阳光瞬间驱散了黑夜给乡村带来的阴霾,小村里的人也陆续起床了,寂静的村里也有了动静,田埂上时不时传来一阵亲切的招呼声,还伴随一阵狗吠,露出勃勃生机。

    房乔轻轻打开了灯,看了下时间5:30,穿好了衣服起了床,坐在书桌前了,摊开了语文书,翻到了昨夜预习的那篇古文,担心大声朗读会吵醒父母,嘴里开始轻轻念叨,时而闭上眼睛背诵一段,时而睁开眼睛对着课本默念一番。

    汪娥听到房乔房间啪得一声灯开的时候也醒了,蹑手蹑脚的到了窗前,透过玻璃看到了房乔在黄黄的灯光下全神贯注看着书的,丝毫没察觉到自己在偷看,眼睛就模糊了……

    汪娥平日里虽然也疼房乔,但是都是放在心里,相比老公房建国,是一个标准的严母。

    母亲汪娥的娘家也是一个大家族,兄妹五人,汪娥最小,是幺妹。

    老大汪书,当时外婆家条件太差,外公早逝,于是七岁就离家讨生活了,当时母亲汪娥还没出生,一番机缘巧合之下到了湾省,后在湾省成家立业,房乔4岁那年,两岸建交之后大舅第一次回内地探亲,兄妹几人相认之后,遂去房乔外婆外公的墓地上祭拜了一番,因少小离家,大舅和弟弟妹妹的感情自然谈不上多深,加上国内当时条件还是略差的,后来仅在各家小住了几天后就回了湾省,倒是在房乔家住的时间最长,因妹夫房建国是文化人,相比其他人眼光见识俱不错,谈吐更是优雅得多,房乔小时候就看到了台湾大舅在家那几天,总会拉着父亲一起高谈阔论,分别之后,每年也有几封书信往来,大多也寄到了房乔家里,后来房乔的印象中大舅在自己念大学的那年也回来过,当时已经80多的高龄,这次小聚之后就再无往来了。

    二舅汪和,忠厚老实,在家一直务田,生有一子叫汪芳,汪和与妹妹汪娥关系一直不错,两家离得也不远,时常会过来帮着汪娥干些农家活,尤其在房建国婚后出去念书的那几年,虽然自己家条件也不好,还是会尽力的帮助妹妹,虽然舅妈赵梅当时心里有点不乐意,汪娥也是一个重情的人,自然不会和嫂子当时一般见识,尤其现在自家条件蒸蒸日上,时不时会稍上点东西给二哥。房乔却与二舅不是很亲近,可能是二舅自身条件有限吧,从小到大都没给过房乔零花钱和零食,印象中二舅在自己念大学的时候就去世了,房乔回来奔丧的时候,在嘈杂的人群中一眼看到了悲痛欲绝的汪娥伤心痛哭直至昏迷。

    三舅汪直,倒是一个人物,从小在村里就争强好胜,小霸王一般人物,青年去了乡镇工厂,一路青云,现在已经担任副厂长,但不知为何与妹妹汪娥从小就不对付,可能两兄妹性格中都有些好强的原因吧,兄妹两人一直不亲近,汪娥出嫁之后,来往也颇少,倒是三舅妈李霞在路上遇到汪娥母子都会停下嘘寒问暖,无比亲热。后世父亲房建国发达之后,两家往来才勤快了些,直至老房家出事后,基本就断了往来,三舅汪直与舅妈李霞育有一女名叫汪芸,成家后倒和房乔时有联系。

    四姨汪燕,小时候患上小儿麻痹症,这病在现在不算厉害,可在当时就相当于绝症,有一次发烧烧坏了脑子,导致只有8岁孩子的智商,在村里没少被同龄人欺负和笑话,好不容易抚养到20岁,房乔外婆就托了亲戚把四姨外嫁到了浙省嘉县一大龄杨姓鳏夫家中,距离远且不说,那姨夫家中条件也是极差,出嫁当天外婆淌着泪嘱托最小的女儿汪娥,以后不管有没有条件务必要照顾你姐姐啊,是你亲姐姐啊,汪娥也含泪应下了,没过多久外婆就去世了,汪娥也坚定的执行了外婆的遗愿,只要姐夫来信求助,不待其他兄妹回应,她总是第一个出钱出力,后来四姨与四姨夫生下堂哥杨展,待堂哥成年之后两人双双病逝,堂哥每年春节都会回来拜年,第一个就是阿姨汪娥家,因为汪娥特别舍不得自家这可怜的双亲早逝的侄子,趁房建国不注意没少塞钱给侄子,堂哥杨展后来也挺争气,在阿姨的帮助下自强不息,盖房娶妻生子,后来也和房乔联系颇多。

    五舅汪朝,因外婆赣省表妹一直无法生育,外婆就把当时只有5岁的五舅过继给了表妹,因为距离实在遥远,当时通讯也不发达,五舅小时候与家里兄妹联系极少,成年之后倒是回过家乡几次,和大舅一般也是少小离家,与众兄妹感情浅如水,成家后育有一子一女,中年生病去世,慢慢也就断了往来,后来五舅的女儿倒是回来看过汪娥几次,关上门来聊了好一会,此后再无往来。

    幺妹就是母亲汪娥,汪娥是老来子,从小身体很弱也有相关原因,但是性格却极好强,在村里无论干什么不输于同龄男孩子,四姨被人欺负了她不管在不在场,事后知晓总会找机会恶狠狠呛回去,干活手脚也是极为麻利,村里老人提到汪娥都讳莫如深,这女孩子长大了可不简单,同龄人更是送一外号:黑珍珠,起因就是长时间在烈日下干活,晒成了黑皮肤。即便汪娥打小能干,外婆还是把念书的机会给了家中的男丁,这也是汪娥一直很记恨的事,外婆去世前与隔壁村的奶奶赵仁美相交已久,就主动上了门,还带上汪娥,两人一阵商量,奶奶当天就拍了板,这大媳妇我看中了,没过多久就让房家兄弟去下了定,据说房家老大房建国当时还一脸不情愿,汪娥也是稀里糊涂就当了准新娘,定亲后不久,外婆去世,准新郎官房建国在奶奶赵仁美的安排下去灵前守了孝,三个月后,汪娥和房父成婚,成婚后不久就与爷爷奶奶分了家单过,当时条件也是很差,家中无一大件,房建国夫妻两人为了家庭各自努力,一年后房乔呱呱落地,两人感情也是随着时间与日俱增,后来汪娥含泪送房建国上大学更是被邻里传为一段佳话,要说这么多年来,汪娥是房家大房的功臣,怕是无一人反对,随着老公房建国下海创业,家中渐渐有了起色,存款多了,也陆续添置了好多大件,譬如录影机、录像机、冰箱等,隔壁街坊都是一阵羡慕,唯一让汪娥心烦的就是自己的宝贝儿子—房乔。

    小时候的房乔也是乖巧懂事,颇有灵气,家里条件逐步改善了,房乔作为长孙,家里人的溺爱更不会少,小房乔就变了,成绩永远不上不下处于中等,三年级的时候还迷上了街机,家人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就是不顶用,只要有零花钱肯定花在买游戏币上,汪娥也发过几次狠,胖揍了房乔好几次,算是有点小作用,但每揍一次也就顶一丁点时间,甚至家中爷爷奶奶对房乔也没那么关注了,开始重点培养小孙子房景,为此汪娥偷摸一个人哭过好几次,气自己命不好,生个儿子不争气。

    重生之前,房乔暑假里去街机厅被母亲收拾过好几次,只是他不知道母亲每次揍完他之后回家都气的吃不下饭,还要埋汰房建国溺爱儿子,导致了不懂事等等,大多数时候房父会陪着笑脸安慰,偶尔心情不好加上在外忙碌一天劳累了,夫妻两也会拌个小嘴。

    所以说房乔,一直是这个家庭中的唯一的不稳定点,相当于一颗炸弹。

    最近上了初中,汪娥更是担心不已,心事重重,只是无人诉说。

    但是最近汪娥发现儿子有些变化,是好是坏一时也猜不透,怎么形容呢,最近看向自己和老公目光中的孺慕之情浓烈得自己都能感受到,不再是以往做了亏心事躲躲闪闪的目光,一脸唯唯诺诺的样子了,为了劝自己辞职去老公那更是不惜坑了家中最疼他的父亲房建国,放在以往是万万不可能的,做功课也是不需要嘱咐了,电视更是未曾偷看过,早起自己做早餐更是自己没想到过的事,以往是赖床上不凶几声都不起床的……

    今天清晨看到儿子早起在温书这一幕,汪娥再也情难自禁了,轻轻回了自己卧室,推醒了正在酣睡的老公。

    房建国被妻子推醒,以为出了啥事,惊得一个起身,“怎么了,怎么了?”

    起身看着眼眶有些红的汪娥,明白她刚才肯定流泪了,又心疼又着急,“说呀,怎么了啊?”

    汪娥见老公紧张破涕为笑,“房乔在温书呢。”

    房建国脸部紧张的肌肉这才送了下来,看向了微微亮的窗外,“现在几点来着?”汪娥小声回到六点不到。

    房建国一听时间,眉头微微皱,心道难道昨天晚上功课没写完,不成我得去看下,也没和老婆细说,身上搭了件单衣,“我去看下,你继续睡会。”没等汪娥回应就去了。

    穿过阳台走廊,房建国透过玻璃看到了儿子正低头闭眼在背诵,双手轻轻一推,房门开了,身子就进去了。

    房乔正在心中默念古文,忽然听到门打开的声音,回头一看,自己的父亲房建国就在自己身后,赶紧起身喊了一声爸。

    房建国没应,走进抄起了桌子摊开的书,拿近一看是《论语六则》,再一看这一页是语文书中间页了,于是放下了书,眼神变得温柔却没说话,看到窗前贴的起字换成了安静的静,略一思索,心里却道了声好!每逢大事要有静气,一个静字道遍了人生真谛,还是没露半点神色,轻轻转身,“你继续。”轻轻掩上门走了。

    房乔莞尔一笑,父亲房建国似乎也变了,以往肯定会不吝赞美之词,我家有儿初长成之类的,不过很好呢,身边人的似乎都在变化,朝着好的方向呢!

    收回思绪,又集中精力啃起来古文来。

    房建国回到床上,汪娥睁着大眼睛看着自己,于是一脸欣慰道,“房乔在预习语文呢,放心吧。”脱了单衣重新躺到了床上,手也搂向了妻子汪娥。

    汪娥顺势趴在老公的胸膛上,满心欢喜,“最近儿子似乎长大了些,懂事了不少。”

    房建国一脸不屑,“你不看看是谁的儿子,尤其男孩子小时候皮点怎么了,懂事就是顷刻之间。”想起了房乔窗前挂得的那个静字,“儿子应该有凌云志,以后你少打骂他了,儿子长大了。”

    汪娥难得的没有反驳,轻轻一个嗯字,手却搂的丈夫紧了些。

    房建国也右手也搭上妻子的背,“咱两就一个儿子,现在也懂事了,咱两就好好努力挣钱供他读书,以后说不定在大城市买房子呢,得花好多钱。”说着说着似乎想到了未来,不由露出微笑,却又补了一句,“给他的菜钱应该也没剩多少了,我去拿点钱给他。”说完就起身下楼了。

    “不要给多,10块就够了。”汪娥想了下还是补了一句。

    房建国嘴上应了,到了楼下,摸了摸口袋,却是掏出了一张50元放在了餐桌上,回头一阵摸索,桌上多了一张纸条:多给你的钱,别和你妈说,

    爸房建国。

    看着纸条上的字,仿佛看到了正在温书的房乔,慈父房建国满意的点了点头上楼了。

    ……

    闹钟6:30准时响起,房乔快速收拾了书本,装进了书包,下了楼。

    看见了餐桌上的钱,看了纸条上父亲的留言,心中一阵温暖。

    上学骑行的路上,房乔心情颇为高兴啊,这会的50元对自己这个年纪来说,可真是一笔不小的巨款啊,想到自己今天成为了小富翁,不由使劲踩了几下,车子顿时一阵飞驰。

    飞驰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