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逆流飞驰岁月 » 四十八章 黑板报事件——老蒋

四十八章 黑板报事件——老蒋

    最近这些天老蒋有些烦躁,办公桌上烟灰缸的溢出的烟头就知道。

    这会老蒋没课又在办公室内又续上了,吞出一个烟圈,脑海里想到了一年级体育组李组长上午和自己的谈话的一幕:

    老将上午刚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发现李组长已经在他座位上坐着等他了,看到自己来了,赶忙起身让座,“蒋老师,等你好半天,来,抽一根。”手递上了一根烟。

    老蒋一愣,内心却是有些鄙夷,这些搞体育的老师外形就很像猩猩—大块头智商低,和自己这些教文化课的老师天然属于两个阵营,平素谁也看不上谁,今天来等自己,肯定有事。

    于是放下了教材,接过了眼,平静道,“李组长,等我的?”

    李组长爽朗一笑,拿火机上前给老蒋把烟点着了,“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蒋老师,今儿来是想借你班里几个人?”

    老蒋吐出一口烟,心道难道是上次古校长开会说的初一年级选拔校足球队的?脸上却不动声色,双眼带着一丝迷惑看着李组长。

    看着老蒋疑惑的样子,李组长一拍大腿笑着站了起来,“蒋老师,那我就直说了,我看中了你们班两小子,准备让他们进校足球队预备役,今天前来和你打个招呼。”看着老蒋晦暗不明的脸色,陪着笑脸继续道,“蒋老师你看,建玲中学正因为有你这样优秀的文化课老师,才在阿市排名居高不下,我们体育组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校足球队了,希望您作为班主任多多支持呀。”

    老蒋心里一堵,自己所料无差,只不过马上会有一次数校联合月考,这是老蒋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至于校足球队,那算什么事?

    老蒋心里想着事,脸上做惊讶状,“我们班就那几个混小子,不知道你们看中谁了?”

    李组长回到,“房乔、李飞、王超。”

    心里默念着这三个名字,老蒋眉头皱了下,“上次会议我也参加了,不是说一年级就选吧2-3名吗?”意思就是怎么净选我们班的人。

    李组长也听出了老蒋话里的意思,“是这样的,一年级目前总选拔了5人,试练之后留2-3名。”

    老蒋听了之后顿觉更不爽,一年级就有10多个班,其他班总共才2人,我的班级就有3人,怎么滴,欺负我老蒋好说话?不行不行!心里来了一阵火。

    看了下表,“李组长,我知道了,我去上课了。”不顾李组长拿起教材径直出了办公室,留下一脸目瞪口呆的李组长。

    李组长在烟缸里狠狠掐灭了眼头,心道这老蒋果然如传闻中般不好打交道,既然好好打招呼你也不理,哼!别怪我去请尚方宝剑,起身去了年级组长办公室。

    …………

    老蒋想起刚才和李组长的一幕,心里恨的牙痒痒,联合月考还有三周,这是一次检测班级实力的机会,也是自己颇为看重的一件事,如果,如果能在这次月考中自己班的学生拿下好成绩,做班主任的难道不是与有荣焉?不由一阵心塞,灭了烟头去班里任课老师那里了解情况去了。

    走到了数学组办公室门口,听见了老马的声音,更是参杂了其他老师附和声,“一班的学生别说还真不错,不说别的,你看他们班的黑板报,啧啧,真不错,雄壮的天安门外加几个学生致敬的头像,满是少年学子拳拳爱国之心,我看其他几个班的黑板报还没画好,看看人家的效率和质量,小张老师这个班主任不错啊!……”旁边是几名老师的附和声。

    老蒋前进的脚步一滞,在门口忽然觉得失去了兴致,就回了头,心道黑板报这样的小事,有何可比的,只要我们班的孩子成绩好,这黑板报我不出都行,哼哼!不去找这不舒服,回了办公室,刚坐下打开杯子喝了口水,抬头一看发现一年级教学组长齐鹏飞进了办公室。

    齐鹏飞进门第一句话就让老蒋愣住了,“蒋老师,古校长的会你参加了吗?”满是质问的味道。

    老蒋巍巍站了起来,看着板着脸孔的齐组长,“齐组长,我参加了啊。”

    齐鹏飞眼中满是火焰,“既然你说参加了,校足球队选拔的事你为什么不配合呢?”

    老蒋脖子一梗,没说话。

    见状,齐鹏飞想到刚才一年纪体育组李组长在自己那委屈告状的样子,更是表示要向古校长反馈,自己好不容易安抚下来,厉声道,“你呀你,不是我说你,满脑子就是你们班级学生文化成绩这个小算盘,眼界呢,这么多年了,老蒋,人是要有高度的啊……。”

    老蒋还是梗着脖子没出声,心道李组长这个小人,告状去了呗,又怎么样,我就不同意了,眼中神色也没示弱,我就没错!

    齐鹏飞看着老蒋不服的样子,登时气不打一出来,命令式口吻,“下周,足球队集训,你亲自送人去。”转身离开,恨铁不成钢的齐鹏飞丢下一句,“哼!学学一班,学学小张老师,人家黑板报都好了。”

    老蒋呆在原地,一脸便秘装,一个黑板报,至于吗?难道学生成绩还比不上一个破黑板报?我看齐鹏飞越活越糊涂了,忽又想到什么,齐组长好像和自己说了好几次黑板报了,难道其中有玄机?还有李组长这个低智商的大块头竟恶人先告状……

    各种揣测,心情复杂的蒋老师第一次意识到了黑板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