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元末之逐鹿天下 » 第三十四章 逐个击破,人才纷投

第三十四章 逐个击破,人才纷投

    程德在将治下一堆杂事,扔给吕不用和罗茂处理后,浑身轻松了不少。

    七日后。

    此时,程德一个人正在屋里看书。

    不久。

    下人来报,邓友德求见。

    程德在书房接见了邓友德。

    看着邓友德满脸欢喜的模样,想必那事办好了。

    “那批财物追回了吧?”程德视线从书本挪开,笑着看向邓友德。

    邓友德点点头:“回禀将军,已经全部追回,属下已经将它们全都装入箱子中,共装了十三个箱子,只待将军回泗洲城时可以全部带走。”

    “这事办的不错,功劳先记着。不过,这次办这事的人,每人可以领取三两银子,抽时间将这份名单递上来。”程德眼睛微眯看向了邓友德。

    邓友德闻言,当即回道:“是,将军!”

    “马姑娘那边什么反应?”程德漫不经心地问道,目光看向屋顶。

    邓友德一愣。

    这才想起,之前将军叮嘱要把赵均用的人头送入郭府,还必须点明是将军为马姑娘做的。

    看着程德投来的不善目光,邓友德连忙回道:“属下带着赵均用的人头进入郭府时,并未见到马姑娘。听郭府下人说,马姑娘这几天都在忙着办郭子兴的丧事,还不辞辛苦地安慰一众郭府后宅之人。但将军的话,属下带到了。”

    程德有几分失望。

    要不要去见一见呢?

    算了,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我有一事交给你做,这件事办好了,我提拔你当大都统!”程德正色道。

    邓友德一听,连忙拍着胸膛说道:“将军尽管吩咐。”

    “濠州已经被我拿下,我想让你去往凤阳县一趟,去那里募兵。”程德面色平静地说道。

    邓友德疑惑地问道:“将军,为何不在钟离募兵呢?而且,钟离与濠州相距也不远。”

    程德慨叹道:“这事,说了你也不懂。总之,好好地办好这事。”

    我不懂?不懂什么?

    将军不想说就直说好了。

    邓友德心中腹诽道。

    邓友德准备告退离开,“等等!”

    程德叫住了邓友德。

    邓友德身子一顿,“将军,还有何吩咐?”

    “记住了,募兵的名册上若是出现徐达、汤和、周德兴、花云、耿再成等几人的名字,一定要派人加急告诉我,切不可忘记。”程德神色郑重地叮嘱道。

    见此,邓友德连忙回道:“是,将军!”

    奇怪,将军说的这几人,莫非有什么特殊不成?

    有机会接触一下。

    邓友德在心中默想着这一切。

    “行了,你也别杵在这了,即刻出发,带着你麾下五百人前往凤阳募兵去吧!”程德摆摆手道。

    邓友德张了张嘴,郁闷地离去了。

    至于为何只让邓友德留意那些名字,原因很简单。

    其他的名字,他没记住。

    不过,常遇春、蓝玉、胡大海这三人,他已在昨日回濠州城时,暗中给张七九统领的锦衣卫下了任务。

    由锦衣卫暗中寻找。

    而与此同时,他写了一封密信派人加急,交给泗洲城的绝声卫指挥使杨仲开。

    内容是让他派绝声卫,暗中在凤阳、定远、滁州、泗州、合肥等地寻找一个叫朱重八的和尚。

    此时,朱元璋或许还在化缘吧!

    眼下,已是十二月十日了。

    可是,程德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江北行省自入冬以来没有下过一场雪。

    这种情况,本在程德看来很平常。

    但是吕不用亲自郑重告诉他的时候,他却留意了。

    他想起了一句谚语:瑞雪兆丰年。

    可是,一冬无雪呢?

    那会怎样?

    他暗中派杨威率人在治下走访各个乡村,请教有年岁的老人,记录下他们关于一冬无雪的看法。

    而现在杨威还没有回来。

    前不久,他在吕不用的建议下,在治下扩招了一次兵,暗中为攻打滁州、金陵等地提前做准备。

    同时,也成立了一支水军。

    只是,水军人数不多,只有一千人。

    统领水军的人选,他还没决定,暂时挂在自己名下。

    但水军的训练,在吕不用让淮安路那支千人船队派来一些水上作战好手后,就着手开始训练了。

    只是,如今他的兵马通过扩增已经达到四万人了。

    全军每日的粮食消耗巨大,达到惊人的四千石粮食。

    才过七日,他就感觉到粮食有些捉襟见肘了。

    粮食,远远不够。

    根据下面呈上来的统计情况,如今所剩的粮食,几个地盘加起来,也只能撑住四万大军二十五天。

    这还是考虑,在期间宰杀一些猪羊的前提下。

    并且还将之前吕不用派那支船队捕捞的鱼虾等粮食算在内了。

    形势极为严峻。

    没粮食怎么办?

    不久才安排吕不用,着手分田地给治下的穷苦百姓耕种,敦促他抓好农耕之事。

    眼下就别想有什么收成了。

    那就抢元军的吧!

    程德原计划是准备等到明年开春再动刀兵,可眼下粮食难以为继的局面,让他不得不将目光放在元军身上。

    绝声卫收集的情报如下:

    济宁路总管董抟霄带着五万元军精锐盘踞在寿县,围困那里的一支红巾军。

    十二月初七,那支红巾军已被剿灭。

    合肥彻里不花带甲十万,兵多将广,粮食很多。

    滁州如今主事的,是先前贾鲁手下的千户——池泰。

    滁州地势易守难攻,且已与扬州路元军大将鲁帖木儿取得了联系。

    而鲁帖木儿手下有十五万大军。

    至于淮安路元将爱因班,号称十万,实际上少于这个数字,但都是精锐。

    这些都是在自己治下周围的元军。

    不容小觑。

    综合来看,似乎能打的是寿县。

    但寿县是个泥潭,程德不想陷进去。

    毕竟,这个寿县是刘福通手下的红巾军之前打下来的,如今也只是一时间被元军夺了过去。

    即便他击败了寿县元军,也可能是惨胜。

    如果他真的拿下了寿县,但也就意味着要跟刘福通的红巾军交恶。

    眼下四处都是敌人,他不想再多一个敌人。

    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哪怕名义上的反元盟友也行。

    简而言之,打寿县吃力不讨好。

    滁州这个地方,他觉得也不能打。

    即便他最后拿下了滁州,要同时面对合肥的彻里不花、扬州路的鲁帖木儿、以及集庆路的元将。

    对面元军加起来都至少三十万,这还怎么打。

    所以,滁州这地暂时不能打。

    想到之前打滁州时一时冲动,程德暗暗感到侥幸。

    至于淮安路爱因班,无论水上作战,还是地面作战,打不过。

    水上作战,他成立的水军还很弱小,几乎没有战斗力。

    地面作战,对方骑兵很多,不是对手。而且,淮安路元军还有火炮。

    能打的不能打。

    不能打的打不过。

    这是程德要面对的困境。

    如今看来,只能采取逐个击破了。

    程德想着这些,内心感到沉重而无奈。

    一股沉甸甸的压力,让他感到有几分窒息。

    思考再三,他决定让杨仲开暗中继续发展绝声卫,并将人手撒到淮安路、扬州路、合肥等地,打听彻里不花、鲁帖木儿、爱因班的各种情报。

    之后,他才能根据那些情报实施逐个击破的对策。

    于是,程德快速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给泗洲城杨仲开。

    可是,一想到粮食的问题,程德就很头痛。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杨威回来了。

    程德心神一凛。

    一冬无雪,究竟意味着什么?

    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程德在书房接见了杨威。

    杨威将手中一叠厚厚的纸张,递给了程德。

    程德看到杨威沉重的表情,便面色一变。

    程德一张一张地看了起来。

    程德看的很慢。

    一个时辰后。

    程德神情非常痛苦。

    一冬无雪,明年肯定是虫蝗大作,饥馑临头。

    这,就是这些整理后的记录共同提到的,且次数最多的一点。

    想到明年又要死掉不少人,程德的内心很沉痛。

    这种天灾,他置身其中,深感无力。

    想到还远在很远地方的玉米、土豆,程德眼睛泛红。

    面对这个消息,他的心中甚至升起了一种极为幽暗的想法。

    良久。

    程德幽幽地说道:“传我命令,泗州军上下——”

    程德突然说不下去了。

    杨威抬起头看着程德,等待着程德的新命令。

    罢了。

    “没什么事了,你先下去休息!”程德摆摆手道。

    杨威点点头:“属下告退!”

    书房中的烛火若隐若暗,程德置身在烛火黑影中,面色阴沉得可怕。

    他艰难地做出了一个决定。

    “张五四!”

    “属下在!”

    “让张七九来这里一趟!”

    没过多久。

    张七九来了。

    “张七九,我有一事要交给你亲自办!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程德目光幽幽。

    张七九吞了吞口水,目光低垂,躬身行礼道:“将军请吩咐?”

    “你走上前来!”程德说道,脸上喜怒不明。

    张七九照做。

    程德于是低声在张七九耳旁说了一些话。

    而张七九边听着听着,眼睛睁得滚圆,目光露出惊惧。

    一种刺骨入髓的寒意,充斥在张七九全身。

    说完后,程德轻轻拍着张七九的肩膀说道:“此举得到的粮食,虽有违人道,但比起能活无数百姓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若有他法,我绝不出此下策。作为我的心腹,你可要理解下我的感受才行!我心中也是备受煎熬!”

    “属下——必定办好此事!”张七九声音微颤,全身发抖。

    正待张七九准备离去时,“等一下!”

    张七九身体顿了顿,低着头。

    “这件事,你只能挑选信得过的人去办!”程德幽幽地说道。

    “属下明白了!”张七九应了一声。

    “不,你还不明白,这世上,只有死人,才是信得过的人!”程德面无表情地说道。

    张七九吓得亡魂大冒,“将军——”

    看着张七九的神色,程德叹道:“事情办成后,将参与事情的其他人,暗中处理掉,我会把他们的名字记入到英灵碑中。而他们的妻儿父母,将会永远受到将军府的保护和照顾!”

    张七九面色发白,嘴角干涩。

    那我呢?

    将来,会不会也以这样的方式入英灵碑呢?

    忽地,感受到程德锐利的审视目光,张七九顿时惊醒了过来。

    “属下——知道了。”张七九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也罢!

    将军要我做的这一切,的确是为了百姓。

    至于那些罪过,就由我替将军背负吧!

    从今往后,我就成为将军手中的刀!

    这一刻,张七九似乎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程德盯着张七九看了一会儿,才幽幽地道:“张七九,你可不要负我啊!”

    张七九闻言,连忙躬身行礼,正色道:“属下绝不背叛将军!”

    程德让张七九离开后,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道:希望不会背叛吧!

    哎!

    自己这做法,绝不能书写在史书上。

    无人知晓,才是最安全的。

    程德看着张七九离去的方向,幽幽叹息。

    两日后。

    邓友德在凤阳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

    程德拆开书信后,脸上很开心。

    “徐达、汤和、花云等人,终于到了我手中!”程德大笑道。

    再过几天,等徐达等人来了濠州后,必须见上一见。

    又过了三日。

    邓友德在凤阳共募兵七百人回来了。

    程德让邓友德将先前让他留心的徐达等人,带到濠州万户府议事大厅。

    等程德来到议事大厅后。

    “我等见过将军!”在场众人躬身行礼道。

    程德脸上笑容温和,“谁是徐达?”

    “将军,卑职是徐达。”

    程德抬头望去,发现徐达面貌清癯,颧骨稍高,身材魁梧,目光极为有神。

    “不错,从即日起,你便做我的亲兵十户长吧!我去哪里,你就跟我去哪里。暂时就这么安排,等将来你立功了,我会再另作安排。”程德笑着道。

    “徐达谢将军提拔!”徐达躬身行礼,面色激动。

    程德点点头,又看向其他人,“谁是汤和?”

    “将军,属下便是汤和!”

    看着眼前此人,气度沉稳,目光严肃,心中大喜。

    “很好,你和徐达一样,也做个十户长。也在我跟前使唤。”程德开口道。

    “汤和谢将军!”汤和脸色依然严肃,目光却是惊喜。

    程德又问,“谁是花云?”

    “回禀将军,属下便是花云!”

    嗯?

    程德一眼看去,发现此人面貌黝黑,甚是奇伟。

    没想到名字却如此文雅。

    但程德深知此人颇有本事。

    “我有意把你安排到定远李三七那里做个十户长,协助李三七守好定远。”

    “属下多谢将军提拔!”花云面色大喜。

    虽说没有安排到程德跟前,但他也知道定远李定国的大名,在他手下也一样好。

    怎么说,也是个十户长。

    “谁是耿再成?”

    “将军,属下便是耿再成!”

    看着耿再成五官端正,程德颇为惊讶。

    “听你口音,是泗州人,怎么跑到凤阳去了?”

    耿再成面色窘迫,“回禀将军,因生活艰难,小的投亲去了!”

    程德点点头,“你跟徐达他们一样,在我跟前使用,暂时当个十户长。平时你和徐达他们主要是护卫我的安全,然后帮忙处理一些事情!”

    “是,多谢将军!”耿再成面色颇为激动。

    程德转过头,看向了最后的一人,“你是周德兴?”

    “将军,属下正是周德兴!”周德兴回答道,面色沉稳从容。

    程德点点头,“很不错,你也在我跟前使用,当个十户长吧!”

    “属下谢将军!”周德兴躬身行礼,脸上很高兴。

    最后,程德看向了邓友德,“邓友德,此次凤阳募兵,招揽了这几位未来的大将,功劳不小,即日起擢升为骑兵营大都统!”

    “邓友德谢将军提拔!”邓友德躬身行礼,脸上极为高兴。

    在场徐达等人见此,纷纷羡慕不已。

    各个暗中发誓:将来,我也要做个大都统!

    随后,程德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后,便让他们离开了。

    之后,徐达、汤和、周德兴、耿再成纷纷身着乌黑战甲,以十户长身份,在濠州万户府府内程德书房外驻守。

    书房内。

    程德正在阅读《史记》.《高祖本纪》。

    良久。

    程德合上书,不禁感慨道:“这刘邦身上,有很多地方值得人学习啊!”

    就在这时。

    书房外传来了徐达的声音。

    “将军,府外来了一位中年文士,说是要投靠将军!”

    程德放下了书,“此人,叫什么?”

    “回禀将军,此人说他叫李善长!”

    什么?

    李善长来了!

    程德坐正了身子,开口道:“徐达,你去将那位李先生邀请到我书房来!”

    “是,将军!”

    程德暗想,“这李善长来了,那他的那些亲师好友什么的,今后也要到我手中了!”

    李善长既然来了,那刘伯温呢?

    别想逃和躲!

    天下英才只能尽入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