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元末之逐鹿天下 » 第六十三章 濠州士子,闹将军府

第六十三章 濠州士子,闹将军府

    自进入了大帐里,程德的目光陡然阴沉了下来。

    “周七三没有抓到?”程德微眯着眼看向杨琏。

    杨琏闻言,打了个寒颤,连忙跪地道:“将军恕罪!”

    见此,程德的目光罩上了一层淡如烟雾的忧郁。

    “怎么回事?”程德皱着眉头。

    杨琏连忙回道:“安东州的元军,支援了清江。”

    程德一愣,“你说是安东州那边的元军?”

    “正是如此。要不是因为安东州元军的突然支援,冯偏将早就可以拿下清江了。而属下,想要派人混入清江城,只是,没想到这清江城自从何大都统那一战后,便一直紧闭城门。是以,绝声卫的人根本进不去。”杨琏低着头,目视地面。

    程德看着杨琏跪倒在自己面前的样子,面色开始缓和了些,“你起来吧!此事没办成,不是你的问题。”

    “是,属下多谢将军!”杨琏喜道。

    程德沉默了,而杨琏在一旁低着头沉默着。

    片刻后。

    “也就是说,冯国用那边还没有拿下清江了。”程德平静地看了一眼杨琏。

    “没有。”杨琏回答得很干脆。

    程德思索须臾,“安东州的元军,派了多少人支援清江?”

    “据绝声卫查探得知,至少有两万人。”杨琏答道。

    “这样啊——”程德的语调深沉,拖得有些长。

    场中陷入了长久沉默。

    “冯国用有让你带什么话吗?”程德突然看向杨琏。

    杨琏摇头。

    “既然如此,这仗就先不打了吧!派绝声卫去提醒冯国用一下,盯好清江元军,至于以后,由他看着办吧!”程德开口道。

    杨琏点点头:“是,属下这就去!”

    “慢!”程德望了一眼杨琏。

    杨琏将视线移到程德身上,目光微垂,等待着程德的下文。

    “告诉冯国用,以后他想要攻下清江城,无论如何,绝不能用水淹之计。水淹绝不可取,一旦水淹,不知多少百姓会家破人亡,到时即便拿下了清江,恐怕也寒了清江百姓的心。所以这清江,只能缓缓图之,不可急躁。”程德语气严厉,目光看着杨琏。

    杨琏硬着头皮点头,躬身回道:“是,属下必定将此话带给冯偏将。”

    程德满意地看了杨琏一眼,“原本我是要等冯国用拿下清江,再返回泗洲城的。但现在,我要提前回泗洲城,这淮安路这边,你要好好配合李定国李偏将。记住,让绝声卫暗中加派人手,务必保护好李定国、何三五。还有,淮安路一切消息,以后除了发我一份,还需抄写一份留给李定国,明白了吗?”

    杨琏郑重地说道:“是,属下记住了。属下一定会配合李偏将的!”

    程德不再看杨琏,而是将目光移向大帐外,“杨仲开那边,我会打个招呼,升任你为绝声卫千户,负责淮安路这边的消息打探。”

    杨琏反应了过来,急忙单膝跪地道:“属下多谢将军提拔,愿为将军效死命!”

    程德往前走了几步,瞥了一眼杨琏,“好好办事。”

    随后,程德没再管杨琏,而是返回自己的大帐里。

    刚进大帐。

    方铭一行人连忙起身,躬身行礼道:“拜见将军!”

    程德点点头:“你们起身吧!我有些事情要交代你们。”

    方铭等人将目光投向程德。

    “两日后,我会返回泗洲城。”程德环顾在场众人。

    众人心神一凛,屏息凝神。

    “方主簿!”程德点了方铭道。

    “学生在!”方铭应道。

    “一,蓝玉我会将他留下来,跟着你两年,增长一些才学,希望你能好好看着他,务必对他严厉些。如果他平日敢反驳或者顶嘴,就说是我下的命令。”程德目视着方铭。

    方铭有几分迟疑,但还是点了点头,“是。”

    在方铭看来,也不过是教一个学生而已。

    应该没有问题。

    还有将军此番话,更没有什么问题了。

    “二,自我离开淮安城后,方主簿还有诸位,一定要好好配合李定国李偏将行事。尤其是淮安路境内的那几块盐场,都是我泗州军的,这点你们心里都要明白。不管是谁,若是将手伸到这里的话,那就统统把他的手打断。”程德环顾在场众人,尔后,才将目光锁定在方铭身上。

    方铭没有犹豫:“是。”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

    “此外,淮安城治蝗灾一事,我会在返回泗洲城后,派一些人过来,你们都要好好听从他们的意思行事,因为他们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程德目光幽幽地看着在场众人说道。

    众人连忙躬身道:“是,我等遵令!”

    “最后,这淮安城的政务,都会落在你们身上。我希望你们都牢记,涉及百姓的事情,都要好好对待。切不可懒政、怠政。不妨告诉你们,你们在淮安城的一切所为,即便我在泗洲城,也会立刻知晓。”程德语气泛着几分寒意。

    众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直感到一阵寒气,从心底冒起。

    “我等谨遵将军教诲!”方铭等人低头回道。

    “要说的事情,也就这些,你们继续忙吧!”程德摔下这句话后,便径直走出了大帐,离开军营,朝着马秀英的庭院走去。

    转眼间便是日落西山。

    濠州城。

    大街上,四位书生打扮的读书人,随便入了一家酒店,点了几道小菜,拔了酒盖子,小口小口地喝起酒来。

    其中一位李姓书生出声道:“只待几日,征虏将军同意重开科举的消息传来,我等饱学之士,岂不是轻轻松松中榜?”

    只是,另外一位魏姓书生,目光有几分忧虑,“你们说,这征虏将军,会同意重开科举吗?”

    韩姓书生闻言,接话道:“想必是同意的吧!毕竟,李主簿和吕主簿,都是征虏将军最为信任的人,他们一起提出重开科举,征虏将军肯定会同意的。只是,我比较担心,征虏将军可能不仅要我们笔试,还可能要加试弓箭,毕竟,征虏将军他本身就是——”

    韩姓书生说到此处,却顿了下来。

    最后一名何姓书生却冷冷道:“征虏将军,可不敢得罪我们这些士人。要不然,他打下的那些地盘,靠谁治理,难道要靠那些泥腿子吗?”

    何姓书生的话,让其余三人心中不喜。

    他们纷纷暗道:切,不过是自己投胎好而已,投到了一户有钱的人家罢了,就这么瞧不起泥腿子,往上数几代,谁家祖宗不是泥腿子。

    何姓书生察觉到了场中的气氛,却是没有说什么,只冷着脸不说话。

    其余人自觉没趣,便一杯一杯的喝着闷酒,直接往肚里灌去。

    就在这时。

    有另外一位士人进了这家酒店。

    “最新消息:科举是否重开,征虏将军的回答,马上就要知道了,征虏将军派来的人已经到了濠州城了。”

    这话一出,酒店内的士人,纷纷豁然起身。

    “走,一起到将军府去见吕主簿和李主簿去!”其中一个士人开口道。

    “走!那就一起去!”

    “终于等到了了,天助我也,科举重开有望了!”

    一行人,都朝着濠州将军府的地方而去。

    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科举是否重开。

    若是重开,他们一身才学,必定可以施展。

    而且,这征虏将军在士人口碑中,被广泛传为仁义将军。

    也是他们想要投靠的理想主公。

    没过多久。

    这些士人纷纷聚集在将军府外面,都喊道:“我们要求见李主簿和吕主簿!”

    而将军府里面的一处办公房,却是另一番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