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元末之逐鹿天下 » 第一百六十三章 陈友谅:当我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再敢藐视我

第一百六十三章 陈友谅:当我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再敢藐视我

    深夜时分。

    清江城一处幽静的庭院。

    程德才将各地增军的命令文书全部写完,便安排自己的亲兵将那些签有自己大名的命令文书,全都送往各地。

    忽然。

    郭英来报。

    程德便在书房中见郭英。

    郭英一见到程德,急忙向程德恭敬地行完一礼,然后才开口道:“回禀将军,江都城罗参军那边派人过来了。”

    程德瞥了郭英一眼,目光保持着平静:“人呢?”

    郭英一怔,看着程德说道:“人就在府外。”

    程德:“让他直接过来这里吧!以后但凡是江都城罗参军派过来的人,无须禀报,直接带到我面前。”

    郭英点了点头:“是,属下记住了。”

    话音落,郭英便转身往外面走去。

    时间不长。

    郭英带着一个面色有些疲惫的士兵到了。

    士兵一看到程德,便单膝跪地,恭敬地向程德行礼道:“小的拜见将军!”

    程德摆摆手道:“你起来说话。罗茂派你来我这儿,可是有什么事情?”

    士兵闻言,起身后迅速从怀里摸索出一封密封好的信笺,然后躬着身,低着头,双手托举着信笺疾步来到程德面前。

    程德接过信笺,当场便摊开书信看了起来。

    看完信中内容后,程德陷入了沉思。

    士兵低着头,目视着地面。

    郭英则是站在一旁,目光余光打量着程德。

    良久。

    程德才拿起毛笔,“唰唰”地在文书末尾空白处写着:可。

    同时,程德还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写完后,程德把命令文书递给士兵道:“你告诉罗茂,让他先把江都城先增军至七万。之后,他才可以按照文书上的来做。当然,如果他真能有把握打下整个镇江路,就放手而为。总而言之,见机行事。”

    士兵:“是,小的都记下了。”

    程德:“嗯。你先下去歇息一阵,吃饱喝足后,再返回江都城。”

    士兵听后,面露迟疑,心中涌起一阵感动,但程德的话,他也不能不听。

    于是,士兵只好应道:“是。”

    士兵离开书房后,程德便将视线移到郭英身上:“你好好去休息吧,明日天亮后,我们大军就要开拨返回泗洲城了。”

    郭英对上了程德的目光,点了点头,朝着程德行了一礼,便退出书房外,只留程德一人面对着频频朝自己躬身的蜡烛。

    翌日,天初亮。

    程德带着邓友德、程莹、郭英、周德兴、柯善财以及一万大军,在冯国用、李孝慈等人相送下,出了清江城,往泗洲城方向而返回。

    与此同时,远在蕲水的一位姓陈的簿书掾,他的心中开始对天完皇帝徐寿辉有所轻视,心里多了一些其他想法。

    这位仁兄,便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陈友谅。

    有关陈友谅的介绍,多如牛毛,暂且简单介绍一下他。

    陈友谅,是沔阳渔家之子。

    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膂力过人,闲习武艺。

    期间,有一个会算命的人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

    陈友谅信以为真,他相信了这个算命的人说的话。

    于是开始在心里拿自己和历史上的汉高祖发迹前对比了下,心中开始想要在这世上建立一番功业。

    他担任过沔阳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

    直到至正十二年三月六日,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了红巾军,做了倪文俊的簿书掾,一直到现在,很是受倪文俊的赏识。

    只是,最近他很苦恼。

    原来这倪文俊开始对天完帝徐寿辉有了异心,由于倪文俊将陈友谅当作了心腹,也就没有在他面前避讳。

    陈友谅却是陷入了一场人生抉择。

    权衡一番利弊后,他决定还是将倪文俊的话选择忘掉。

    目前来说,即便他向徐寿辉举报了倪文俊,恐怕也得不到多大的功劳,反而还不利于自己进一步谋取富贵。

    以他现在身份低微,若是真的向徐寿辉举报了倪文俊,恐怕还会被徐寿辉当作别有用心之徒,到时候自己人头难保。

    他分析了一下,如今徐寿辉很是信任倪文俊,他想要凭借倪文俊的那番话,从中为自己捞取好处的想法,就不是那么现实了。

    除非这徐寿辉不信任了倪文俊,他才有机会。

    嗯?

    要做到徐寿辉不信任倪文俊,他无法从徐寿辉身上下手,但是眼前倪文俊开始有了一些不好的想法,只要他迎合着倪文俊,一步步地引导倪文俊放大这种野心,做得滴水不漏,他还是可以做到的。

    在这期间,他可以借着倪文俊获取更多的权势,到时候等倪文俊与徐寿辉闹翻后,便是自己趁势崛起的机会。

    想到这里,陈友谅的目光顿时一亮。

    忽而陈友谅又想到了远在泗洲城的程德,心中不禁又羡慕又嫉妒。

    大家同是贫民,这程德却混得风生水起,让陈友谅心中恨不得取而代之。

    他一想到自己,眼下已经三十岁了,还一事无成,只是在倪文俊手中做了个小小的簿书掾。

    与程德一对比,陈友谅的心中很是不甘。

    论学识,他自信比那个出身更低的程德要高。

    在陈友谅看来,程德这样的人都能成为天下闻名的起义军首领,他陈友谅也能。

    陈友谅暗中鼓舞了一阵自己,便又想到了几件糟心事。

    首先,他无意中接触到了远在泗洲城传来的《泗州日报》,还是从商人手中流传过来的。等他看完《泗州日报》的内容后,陈友谅心中却是有了想法。他想着天完也可以弄出一个《天完日报》出来。

    对于《泗州日报》能够带来的好处,陈友谅略微深思便明白了这种东西,是一件利器。

    可是,他将自己的想法——效仿《泗州日报》,弄出《天完日报》写出了奏折递交上去后,不但没有得到天完帝徐寿辉的赞扬,反而得到的是徐寿辉的申饬。

    徐寿辉给的理由是:效仿《泗州日报》只会涨泗州军程德的威风,而灭了天完的威风,愚不可及!

    陈友谅心中也因此有些阴郁,同时心中腹诽着这徐寿辉见识短浅、难以成大事。

    其次,第二件糟心事和天完的来历有关。

    一想到天完的来历,陈友谅心中愈发觉得这徐寿辉本事实在是平庸了些。

    天完天完,一听就不怎么吉利?这徐寿辉是脑子进水了?

    依陈友谅的才智,一眼就洞悉了徐寿辉的想法。天完两个字的上面去掉,就可以发现是大元,这徐寿辉唯恐自己的国号不能压制元朝,就想了这么个馊主意,在字上面讨个便宜。

    不过,不知为何,陈友谅每次看到这个国号总觉得它过几天就要完蛋了。ap

    这种平庸的人,都能坐在那种位置上,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他指手画脚。

    这让陈友谅的心中更加难受。

    在陈友谅心中,这徐寿辉也就长了一副好皮囊,中看不中用。

    哼,不就是罗田第一美男子吗?

    论本事,比起自己现在的上级倪文俊,都差很多。

    忽然,陈友谅骤然间目光大亮。

    他都觉得这徐寿辉本事不行,那他的上级倪文俊呢?

    一想到倪文俊,陈友谅的脸上开始有些阴晴不定。

    短短的一个多月里,陈友谅从倪文俊身上学到了几点。

    倪文俊,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算是陈友谅的老师了。

    第一点便是脸皮要厚,心肠要黑。这点,他已经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第二点便是斩草除根,无毒不丈夫。他在倪文俊身旁呆的一个月里,亲眼目睹了倪文俊是如何斩草除根的。换言之,人不狠站不稳。

    第三点,便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点,陈友谅已经学至登峰造极,青于蓝而胜于蓝,只待以后在倪文俊身上练练手了。

    综合分析了下,陈友谅发现自己目前需要一次立功的机会。

    这立功的机会,他已经决定就放在倪文俊身上了。

    整个天完朝,他唯一忌惮的便是这倪文俊。

    因为陈友谅觉得这倪文俊和他是同一类人——心黑手狠,胆大妄为,这类人有他陈友谅一个人就足够了,其他人有些多余了。

    至于徐寿辉,陈友谅觉得这样的人容易掌握,自己可以借助他一步步地获得更高的权势。

    他决定忍耐一番,等倪文俊与徐寿辉闹掰的时候,从中谋利。

    好在,他因为比较有学识,这倪文俊和徐寿辉都很重视他,虽然目前地位低了点。

    倪文俊这几日还告诉他,会提拔他,并且他已经把提拔自己的奏折递交了上去,只待徐寿辉批准了。

    但想到早上递交上去的奏折,结果被徐寿辉申饬了,陈友谅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徐寿辉,看来是烂泥扶不上墙了。

    陈友谅从几期《泗州日报》里,学到了泗州军的一些好的地方。

    比如,创办《天完日报》,扩大自己个人影响力;成立军事学院,培养军中将领;成立类似绝声卫与锦衣卫的情报机构......

    陈友谅深吸了一口气,骂道:他娘的,要是我坐在那个位置上发号施令记好了。

    念此,陈友谅的心中怦然一动,他的眼里迸发出了一种名为野心的亮光。

    陈友谅心道:我必须要往上爬,不断地往上爬,直到那最高的顶点,要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最终要在我的面前低下头来。当我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再敢藐视我!

    陈友谅不经意间抬起头,才发现倪文俊已经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前,心中不禁一惊。

    倪文俊来到陈友谅办事处,本想找他商量一些事情,只是他看到陈友谅似乎因为手中的文书而陷入了沉思。

    于是,倪文俊心中也起了一丝好奇心,他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一封文书,让自己这个颇为信任的心腹,觉得棘手。

    他悄无声息地来到陈友谅面前时,发现他并未注意到自己,便把视线落在了陈友谅手中的文书上。

    当扫了一眼后,正好看完那份文书,恰好这时候陈友谅似乎已经回过神来。

    “陈友谅拜见元帅!”陈友谅急忙起身,朝着倪文俊行了一礼,脸上恰到好处的显露出惊慌之色。

    因为陈友谅可是很了解眼前这个上司的,他很反感那些偷女干耍滑的人。

    谁知,倪文俊却并没有责怪陈友谅,而是看着陈友谅的眼中露出了一丝温和:“也难为你了!我刚刚看了你写的文书,在我看来,你这文书上写的,都很有用。只是,咱们的天完皇帝却看不懂这程德创建《泗州日报》背后的深意啊!你这写的递交上去,只会让他觉得很没面子,灭了咱们天完的威风。”

    陈友谅沉默在那里,并没有立即接话,而是思索一番,才开口道:“依元帅之见,我们天完能效仿这泗州军程德那样创办《天完日报》、创办军事学院吗?”

    倪文俊深深地看了一眼陈友谅,面色平静地答道:“有他在,你这种想法今后还是不要再提了,免得吃力不讨好。”

    陈友谅一怔,心中了然。

    “元帅,不知您有何事找友谅?”陈友谅知道倪文俊来自己这里,多半是有事情找自己,便明知故问地开口道。

    倪文俊:“我有意将天完的都城从蕲水迁至汉阳,修治宫室,并迎接天完皇帝徐寿辉入居汉阳帝宫。所以,我这一次想先拿下汉阳,一扫我大完攻打元军的颓势。”

    陈友谅心中大惊,他看着倪文俊面色喜怒不明的样子,心中仿佛掀起了惊涛骇浪。

    听这意思,元帅是要图谋徐寿辉那坐的位置吗?

    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元帅才过两日,就有了这种想法呢?

    陈友谅心里涌现出了极大的困惑,但他并没有多问。

    此外,倪文俊愿意将此事告诉他,说明他在倪文俊心中还是值得信赖的。

    “你觉得这一次,我能拿下汉阳吗?”倪文俊将视线落在陈友谅身上。

    陈友谅强制压下心中的疑惑,沉吟思索一番,便对倪文俊道:“属下以为元帅此次必能拿下汉阳。”

    “哦?你说说看!”倪文俊诧异地看了陈友谅一眼。

    “元帅刚攻克武昌路不久,如今我天完士兵士气如虹,而元帅威名远播,至于元军几次被元帅击败,士气低落,就此点来看,我天完士兵对上元军的胜算很大。再加之汉阳元军守将不过是一贪生怕死之徒,若是元帅以重兵围困汉阳,然后再暗中联络汉阳元军守将,对他威逼利诱一番,这汉阳落入元帅手上岂非轻而易举?”

    “此外,若是元帅派人联络汉阳各路有志之士,暗中许给他们好处,让他们作为内应,与我们里应外合,这汉阳必定落入元帅手中。”

    听到陈友谅这些话,倪文俊欣慰地看着陈友谅:“不错!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这一次,我若是攻下汉阳,我会将你的名字上报上去。这一次,无论如何,那天完皇帝徐寿辉为了给将士们一个交代,肯定会对你有所表示的。”

    话音落,陈友谅连忙朝着倪文俊躬身行礼道:“友谅多谢元帅厚恩。”

    倪文俊笑着道:“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之前拿下武昌路,你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那徐寿辉寒了你的心,作为你的上司,我可不想寒了你的心,今后指望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陈友谅佯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说道:“元帅之恩,友谅必铭记于心,永不相忘。”

    倪文俊听到陈友谅的表示,满意地点了点头,便准备离去,离去前摔下了一句,“你且继续处理手中事务,我先去忙了。”

    “恭送元帅!”陈友谅躬着身在倪文俊身后高声喊着,声音里充满了恭敬。

    陈友谅目送着倪文俊身影消失后,眼里闪着幽光。

    哼,你若真想提拔我,凭借你现在的地位,何须让那位天完皇帝点头呢?

    一切,只不过是在对我画着一张永远也吃不到的大饼。

    要想爬的更高,我陈友谅就从来没指望过别人。

    一切,我都只能靠自己,也只会指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