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元末之逐鹿天下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吕不用的转变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吕不用的转变

    勤政殿。

    大明国身在南京城现有的文官武将,此时全都齐聚在这里。

    而这个时候,程德还没有赶过来。

    因为程德在赶来的路上,遇到了一直跟在马秀英身边伺候的丫鬟云霓,而云霓很是慌张地告诉程德,说马皇后突然晕倒了,程德心急如焚,第一时间便赶往马秀英所住的坤宁宫,行色匆匆。

    此时,整个勤政殿文官武将,见程德还没有过来,纷纷开始议论开来。

    李善长不经意间,将目光看向武将一列站在最前面的李三七身上。

    李三七似有察觉,便对望了过去,而李善长却没有移开目光,他的视线始终定定地望着李三七。

    而李三七见此,便只是摇了摇头。

    见此,李善长的目光透露出一丝失望。

    就连李将军都不知道吗?

    那么,陛下突然召集大家来勤政殿商议事情,莫非与那件事有关?

    原来,李善长早在赶往勤政殿之前,就被府中的管家告知,在街上,他看到了一个骑着马的士兵风尘仆仆地赶往皇宫内去了,而且根据自己府中的管家所说,那名士兵身上神情很疲惫,显然是赶了很长的路。

    李善长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暗暗猜测这个管家口中的士兵,会不会与黄州那边有关?

    而黄州,有冯将军坐镇,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想到这里,李善长的视线,慢慢地移到了自己身后站着的吕不用身上。

    自从李善长担任礼部尚书后,李善长便发现这吕不用越来越看不透了。..

    首先,李善长可是听说了吕不用在前些日子,将家里的侍妾全都休了,还给了每位侍妾一笔丰厚的银两安家。

    其次,李善长还听说,吕不用竟然将府中的丫鬟全都辞退了,每个人他也都介绍了好的去处。

    最后,吕不用的府中,只剩下了几个聋哑的老人在跟前伺候着。

    莫非,这吕不用知道收敛自己的性子了?

    想到这里,李善长不禁感到一阵失笑。

    怎么可能呢?

    一个和自己在权力方面都有着极强贪欲的同类人,怎么可能会一夜之间变成了对权势毫不在乎的人?

    因为李善长就是这类人,所以他对这类人天然的有一种排斥,还有一种理解。

    总而言之,对于自己这种人,他看得极为通透。

    再者言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此乃亘古不变之理。

    如此,真相自然就浮现出水面了。

    那就是吕不用正暗暗憋着劲,正等着自己,好在关键时刻,给自己来个致命一击。

    他选择的策略,便是隐忍,以图谋将来更大的权势。

    李善长自觉自己洞悉了其中的真相,心里也渐渐地谨慎了起来,不禁开始回想这段日子自己处理的事情,是否出现了什么纰漏。

    对于吕不用,他可不敢大意,也不会轻视。

    一个不慎,或许就跳入了一个大坑,那样的话,自己如今的权势,或许就会被吕不用所代替,这种事情,李善长怎能允许它的发生呢?

    至于李善长心心念叨的吕不用,此刻以一种平淡的目光望着李善长。

    在吕不用眼中,李善长一直盯着他发呆,或许是还在防着自己。

    吕不用想到这里,也只是轻轻一叹,权势,终究是蒙蔽了太多人的人心。

    如果换做是以前,吕不用肯定会想去争上一争。

    可是,现在,吕不用却是能避则避。

    至于为何这中间发生了这么大的转折,这一切跟一卦,一梦有关。

    卦象还是当初从聋哑村出来的卦象,可是梦里的场景,却让吕不用胆寒不已。

    一望无际且看不到尽头的水,水的颜色幽深得可怕,仿佛里面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更为可怕的是,在梦中,他似乎看到自己呆在一条船上,而且梦中的自己神情落寞而忧郁,仿佛是一个被世界遗弃之人。

    当然,这还不是让吕不用突然改变这么大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在梦中昙花一现的场景中,他看到自己被从水里冒出来的一只巨大的怪鱼给吞了。

    而那只怪鱼的身影,就像是一座高山一般大,让人胆寒、恐惧。

    梦醒之后,吕不用本来也不以为意。

    然而,几次脑海中都有着同样的梦境时,吕不用开始认真对待了起来。

    他想将梦境中的危险,提前扼杀在初期中。

    可是,想破脑袋,他也没有丝毫的头绪,为此,便将目光瞄向了南京城那些道观、寺庙,寻思着:南京城有这么多的寺庙和道观,自己总该能遇到一两位真正的高人罢!

    之后,吕不用开始暗中在南京城内寻找寺庙、道观,最终在一座破落的道观中,他遇到了一位高人,那位高人给他指点迷津,吕不用才恍然大悟。

    一切有因必有果,梦境只不过是未来的一种可能,而梦境的场景发生原因,只因他吕不用有一颗对权势极为迷恋的心。

    之所以如此,与他早些年因为耳疾遭到同窗、同僚耻笑,哪怕他自己再如何努力,始终得不到他们的认同,便愤而辞官归隐聋哑村。

    而自己,虽然明面上表示看透了官场,但心中却不作如此想,反而对权势愈发迷恋,一心想要爬上更大的权势,想要向天下人证明,即便他身患耳疾,他是一个有功于社稷,是有远大志向之人。

    吕不用回想起自己从那座道观回来后,便一心埋头在书房里书架陈列的一本本史书中。

    当他走出书房时,他第一件事做的便是休妾,和辞退丫鬟、小厮,只留下几个忠心耿耿的老人在身边。

    而且,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跟官场上的同僚在私底下多次走动,拒绝了同僚的各种名义邀请,而且言辞极为坚定,为此,吕不用与这些以前打得火热的同僚,渐渐地形同路人。

    对此,吕不用是喜在心头。

    他也看开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再高的权势地位,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最后也只是尘归尘,土归土。

    他已经决定了,等大明国一统天下后,他要效仿张良,辞官修道。

    尤其是,那位给他指点迷津之人,让他很想多跟他交流一番。

    可惜的是,那位道人,却是告诉他,他的行踪不定,遍及天下,若是有缘,自然能相见。

    在吕不用心里,那位道人,可称得的是一名真人。

    而且,他心里还埋藏着一个疑惑,莫非他所见的那个道人,并不是人,而是仙?毕竟,有谁见过苍苍白发,却面色红润之人,且目光深处仿佛是繁星密布,一言一行间,与凡人迥异。

    因为他转变后,曾多次去那破落的道观,想要再次拜访那位道人,可是那位道人的踪迹却是消失不见了,哪怕是一点痕迹,他都没有追寻到。

    念此,吕不用心头闪过一丝失落。

    就在这时。

    勤政殿响起了一道声音。

    “陛下驾到!”

    “微臣(末将)拜见陛下!”

    吕不用赶忙收回心神,学着李善长躬身而拜。

    同时,吕不用的眼神悄悄地瞄了程德一眼。

    望着程德神情凝重的模样,吕不用目光一凝。

    莫非,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