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周烽烟录 » 第一章 北境烽烟

第一章 北境烽烟

    风起,花残,硝烟烬,往事如烟。

    京都黎阳,被来自各地的数十万联军,围困了已有数月。

    “清君侧”,老套的桥段,但又是反叛者百试不爽的理由。

    城外战马嘶鸣,城内尸骨散地。

    西疆白仲文一篇《祭君书》,犹如战争敕令,平地惊雷起,中原九州遍地狼烟。

    昊天之下,日月颠覆。

    九州之地,民生不察。

    宇宙煌煌,穹顶龟裂。

    瀚海浩浩,波澜沸滚。

    宫廷废制,君若不君。

    朝堂罢礼,臣如不臣

    锄君之侧,诛杀奸佞。

    昊天子民,匹夫有责。

    蝼蚁撼天,欲摧昆仑。

    大周,如同绝世的美人,在群狼饥渴的眼神注视下,显得娇弱无力。

    短短数月,八千里锦绣江山,满目疮痍。三百年帝国基业,薄如鹅卵。

    春秋百年,因何如此,皆要从一年前说起。

    周纪361年春。

    大周肇庆皇帝,姬阔振臂一挥。

    20万大周热血将士,踏过边关兖州,闪击北境草原。

    御驾亲征的姬阔,看到这广袤无垠的草原,心中豪气干云,大呼道:

    “我姬氏奉天代管人间,我大周武力威服四海。”

    战马嘶鸣,金戈森森。

    玄青色战旗一夜之间,插遍了乌拉尔草原。外邦北蛮60余座烽火要塞皆被摧毁。

    雄鹰不再飞翔,骏马无处驰骋。草原上尸横遍野,头骨垒砌的京观随处可见。

    一个月后,北蛮大汗孛额苏召集的30万联军,开到漯河北岸,与大周军队隔岸对峙。

    漯河横跨东西,纵横数千里。丰饶的乌拉尔草原天然牧场,成为蛮汉两族必争之地。

    杀戮,血腥,死亡,千百年来从未间断过。

    肇庆大帝姬阔,策马扬鞭。看着漯河对岸,心中燃起熊熊烈火。

    百姓无肉食,大夫不添衣。

    他为此等了10年,举国之战,皆为基业永固,成就千古一帝的壮举!

    身侧,是战功赫赫的大元帅魏无忌,曾率领大周将士,平东越,震西疆。历经百战,无一败绩,被世人尊奉为军神。

    肇庆甩了甩马鞭,指着对面一望无际的北蛮大营。

    高声道:“魏公,有破敌之策乎?”

    魏无忌轻抚胡须,笑道:“陛下,两月为期,灭勃额苏于漯河北岸。”

    肇庆闻言大喜:“魏司马,可当真否?军中无戏言。”

    魏无忌躬身道:“若失言,甘愿领受军罚!”

    肇庆接着道:“好!两月为期,朕要亲自割下勃额苏的人头。”说完,驰马而去,把大军交给了魏无忌。

    361年初夏,参战人数历史之最的,汉蛮草原大战,将在漯河拉开帷幕,史称“漯河之战”。

    翌日,大周帅帐内,灯火通明,将星云集。

    魏无忌、宇文术、赵若虚、长孙策等,北征军步骑统帅,集聚一堂。

    所有人围在一张羊皮地图前,仔细观摩,犹如寻宝,皆沉默不语。

    良久,终于有人憋不住,说道:

    “诸位,此战该如何用兵,倒是说说,光盯着这鸟图,就能杀光蛮子?”

    众将闻言,愣了片刻,都盯着他哈哈大笑。

    长孙策嗡声道:“宇文老将军,年纪最大,性子最急,哈哈,这不是等魏公的锦郎妙计了嘛?”说完,眼神看向魏无忌。

    魏无忌双手负后,眉宇微挑:“诸位可知,本帅为何选漯河为决战之地?”

    宇文术答道:魏公可是想再施当年“白衣渡江,夜袭贺兰城”之计,趁着黑夜,悄渡漯河,夜袭北蛮大营?

    魏无忌轻笑道:“非也,数万大军渡河偷袭,动静太大,蛮子不傻,若半渡而击,那输的定然是我军!”

    长孙策颔首,疑问道:“魏公可是想凭此天险,待到北蛮沉不住气,主动攻击,我军顺势半渡而击?”

    魏无忌同样轻笑摇头。

    赵若虚拱手道:“魏公倒底有何奇谋,不妨与我等细说一二。”

    魏无忌挥了挥衣袖,看向众将。

    随后道:“北蛮30万大军,骑兵足有10余万,而我军多为步卒,若两军在平原展开决战,于我军不利。”

    北蛮定然会利用骑兵游击战术攻我薄弱之处,那时我军只能左右难顾,疲于奔命。”

    众人闻言,默默点头。

    长孙策叹气道:“魏公所言甚是,这蛮人战术诡异,犹如草原狼群,狡猾阴险,我大周多少名将,都在草原上折戟沉沙。”

    宇文术急着道:“嗨,狗日的蛮子,卑鄙无此,有种堂堂正正和老子打一场,定把他们的牙齿都薅出来。”

    众人一时无应对之策,只好躬身道:“我等尽请魏公调遣。”

    魏无忌点点头,伸出无名指,在漯河的上游点了点。

    帐内众将顺着手指看了看魏无忌轻点的地方,思索半天,皆满头雾水。

    魏无忌轻笑说道:“水淹。”

    众将齐声问道:“水淹?”

    魏无忌继续道:“此番我军大张旗鼓,故意陈兵漯河,皆是引北蛮入瓮。

    看着众将疑惑的表情,魏无忌解释道:所谓战者,善兵者为下;用谋者为中;借天地之力者为上。

    我汉人数千年文武之治,兵法韬略,可是蛮人可比。此次我就借这天地之力,让北蛮大军有去无回”

    赵若虚狐疑道:“水淹?这草原之上哪里来大水?”

    长孙策询问道:“魏公,这漯河水缓平泽,即使上游设坝,没有半月之余,岂能淹没下游?何况我大周军营也在下游,岂不是同样受之威胁?”

    魏无忌捻了捻长须,长袍一甩,大步走到案前,大声道:“众将,听本帅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