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字艺术家从网文写手开始 » 第二十七章 榜单出炉

第二十七章 榜单出炉

    次日是国庆,张扬送来了几张《我不是药神》的电影票,邀请去参加首映。

    何奕想着把票给曾老送去,顺带让他看看自己修改好的《边城》。

    “老师,这是《我不是药神》的首映电影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曾老指着桌子上红色的请柬说道:“张导也邀请我了,你的票还是给其他人吧。”

    “当当”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出现,打开门,一个穿着白色长袖、白色长裤,带着一定白色帽子的女子出现。

    她皱着眉头看着何奕,还是走进了房间。

    “你就是我爸的关门弟子,看起来年纪不大吗?”

    曾老看着出现的女子,笑着说道:“这是我女儿,曾雪。”

    “你不是去雪区采风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是准备好好感受一下雪区的风景,半路的时候遇到高反了,反应有些剧烈,就回来了。”

    曾老手中拿着何奕修改好的《边城》,慢慢的阅读着,毕竟字数不是很多:“小奕,等会你师母做好饭之后,我们一起去参加首映。”

    从《边城》上他看到了何奕笔记中记载的事情,风土人情体现在细枝末梢之间,这让曾老很是满意。

    “读者其实是很聪明的,他们会以很快的速度带入其中,对于虚拟文学而已,这就要必须真诚。读者都知道你写的是故事,但是故事并不是空中楼阁。”

    “这就我之前给你说过的,文学创作是立足于现实和想象之间,至于在这个区间的那里,就考验作者的笔力。”

    “我们虽然讲述的故事是虚拟的,但是其中的一些细节必然要是真实的,他们会感受到其中的真实。”

    “虽然那并不是读者的故事,但有些事情听闻过、经历过,这会让读者觉得那就是他的故事。”

    曾老对于何奕能够写出这样的故事,心中很是满意,但是该说教的还是要说教。人要是收到的追捧多了,就会变得膨胀。

    吃完饭之后,曾老亲自为《边城》写序。

    “小师弟,我爹可是很都没有给别人的书写序了,你算是他的弟子之中的唯一一个人。”

    何奕很是珍重的点了点头,可见曾老对自己的希冀是多大。

    新闻上播报了关于手艺工作者新的评定,打开官方的网站,新的排名已经新鲜出炉。

    曾志贤,七星作家,五星文字艺术家。

    在曾老的前面,何奕看到了莫言老爷子,是华夏唯一的八星作家。

    拖拽着鼠标,在后面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壹,二星作家。浮光掠影,三星作家。

    下方有一行标注:“该排名是根据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文学价值等综合因素评定,每一个季度榜单会再次更新。”

    在这份榜单之上,他看到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网络作家是三星,大多份有名的网络作家都只是一星而已。

    曾老拍了拍《边城》说道:“这本书你是准备发在那个笔名之下?”

    思索了片刻后,何奕说道:“《边城》也算是纯爱,走的是出版的路子,还是发在壹的笔名之下吧。”

    ……

    很多人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份榜单,九月是四星作家。

    “我以为纯爱的作者多么的厉害,也不多是个二星作家而已,甚至还不如一个网文作者的星级高,就这样的作者有什么资格和九月大大打擂台。”

    “从这一份榜单上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的确是糟粕文化,很难登上大雅之堂。”

    毕竟九月的父亲是作协副会长,而且还专门发文抨击了纯爱。

    很多作协的传统作家也开始跟风,在网络上骂纯爱,甚至说壹这样的作者就会是文学前进的障碍。

    网络上的吵闹愈演愈烈,双方的粉丝各自下场,开始维护。

    虽有的人都在等两个人的作品,毕竟文学不是靠吵、谩骂就可以的,毕竟还是要拿作品说话。

    突然有关部门发布一个消息:“根据研究决定,我们会对根据多方的综合评定,邀请网络文学的作者加入作协,毕竟网络文学也是文学。”

    这就相当于是板上钉钉了,网络文学是文学的基调已经定下来了,就不知道什么人会被邀请加入作协。

    一时间,有关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讨论,又一次的热闹起来。

    传统作家觉得网络文学不入流,网文作家觉得传统文学曲高和寡。

    讨论直接盖过了壹和九月打擂台的热度,但是何奕清楚的知道,十天之后新书的发布,就会彻底的爆发。

    这些消息对于何奕而言其实无所谓了,毕竟他有信心《边城》可以打赢九月。

    这不是属于他自己的信心,而是对于沈从文《边城》的信心,那是经过了历史验证的优秀作品。

    曾老对着白衣女子说道:“雪儿,送我去影视中心。”

    两个人来到了影视之中,看着云集的人物,何奕才知道所谓国内顶级导演的面子。

    几乎大半的娱乐圈的人到来到了这里,诸多导演都前来给张导捧场。

    三辆红旗汽车停在了影视中心的门口,李老和几个老人出现,一下子所有人都蜂拥而去。

    一个记者问道:“李老您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张导的电影首映吗?”

    几个老者对视一眼,李老接过话筒说道:“这部剧是文化部和药监司共同监制的,这部剧承载着我们的一个希望,不过大家观看之后就会知道了。”

    编剧:曾志贤、何奕。

    很多人都小声的交流道:“曾老的剧本,必然是足够有深度的,就是不知道那个何奕究竟是什么人?”

    张导看着询问自己的老朋友说道:“那是曾老的关门弟子,这可剧本的第一创作人可是他。”

    很多导演默默的把何奕的名字记载了心里,毕竟曾老的关门弟子,这个名头就足够了。

    很多人因为荧幕的内容默默流泪,又有人心中滋生了莫名的情绪。

    何奕发现有些画面比那个时空的还要好,张导不愧是华夏的顶级导演。

    主题曲也是何奕囊括了词曲,这让很多歌手的目光凝固,谁都可以听出词曲的质量,这样的词曲是很多人希望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