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文景之治 » 征南越

征南越

    吕太后主政时期,诞生了对邻国一项政策:经济制裁。

    这项国策,也被后来的人,学以致用,发扬光大。

    吕太后对南越实行经济制裁,南越王赵佗会有什么反应?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大汉对南越实行经济制裁,导致南越怨声载道。

    赵佗多次派使者入汉,想要与吕太后维持正常的邦交关系。然,大汉从南越多次派出使者的行为,得出一个信息:经济封锁是有效的。

    于是,大汉直接给出一个官方态度:关押。

    赵佗见外交这条路行不通,发表谴责声明,先表明一个态度,宣布南越的正统性:刘邦立我为南越王,互通有无。

    接着,指责吕太后是怎么做的:今太后听信谗言,将我视为蛮夷,断绝来往。

    为了不与吕太后撕破脸面,指责她的过错。毕竟,她是大汉权力最高代表,有错,也不能明说。所以,赵佗又说了这样的话:这一定是长沙王的主张。

    他又说了长沙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主张:他想要依靠大汉王朝的力量,消灭南越,兼并南越国的疆域。

    话说,刘邦击败项羽,建立大汉,分封了九位异姓诸侯王。唯有保持低调的长沙王吴芮,保住了封国。第二任长沙王吴臣,诱杀淮南王英布,向大汉表明忠心。刘邦去世,汉惠帝也善待长沙王。

    此时,长沙王叫吴右,是长沙国第四任君主,在位时间:公元前186年到公元前178年。

    其父,被称为长沙哀王,叫吴回。在位时间:公元前192年到公元前186年。

    历代长沙王,奉行一个宗旨:保持低调。

    长沙国只有两个郡,历代长沙王,对大汉谦恭,保持低调。对邻国,一直都是友好相处。长沙王吴右,还有一个凄惨的处境:大权旁落,被利仓(长沙国国相)。

    长沙王自保能力尚且不足,岂能觊觎南越。这也是赵佗把大汉和南越交恶的责任推广长沙国原因。然,赵佗没有得到大汉王朝的回应。

    这下,南越王赵佗很生气。

    大汉不认可我,可以。

    我,南越国也不认可你。

    赵佗见无法与大汉改善关系,恢复正常邦交,又做了两件事:

    1.自称为南越武帝,与大汉平起平坐。

    2.出兵攻打长沙国。

    你,视我为蛮夷。

    好,我就做一个蛮夷之长。

    我不仅要称帝与大汉皇帝平起平坐。

    我,还要出兵攻打长沙,搅乱大汉边界。

    在赵佗看来,和平手段行不通,那就用武力,迫使大汉王朝改正错误。

    赵佗运气不错,出兵攻打长沙,打赢了。还攻破了数县。然,长沙国也是不好打的。再加上,大汉王朝援军来了。

    赵佗掠夺物质之后,撤军归国。

    话说,赵佗称帝,突破了吕太后最后的底线。吕太后对南越,从经济制裁,演变成军事进攻。

    用吕太后的话说:你敢称帝,我就灭你。

    吕太后打算灭了南越,就要解决一个问题:派谁去打。

    此时,大汉朝中跟随刘邦打天下能够担任统帅的老将只有这几位:郦商、周勃、灌婴。

    灌婴驻守荥阳,郦商重病不能出征,周勃是太尉要驻守长安。老将凋零,新生将领没有代表人物,深得吕太后信任的将领更少。

    其他将领,要么威望不足。要么,就是没有征战沙场的经验。

    太史公司马迁给我们留下了征伐南越的将领:隆虑侯周灶。

    来看一下,周灶的励志人生:从卒到封侯。

    周灶第一次被历史记载:以卒起砀,加入刘邦阵营。

    对于,周灶起砀有两种观点。

    1.刘邦羁押刑徒,前往骊山。因醉酒,导致刑徒逃跑。刘邦释放剩下的人,自己也跟着逃亡。刘邦逃亡,斩杀白蛇起义,隐匿芒砀山。其中,有十八人跟随,周灶就是其中一人。他是目睹刘邦斩杀白蛇起义,率先响应号召的人。

    2.雍齿判刘,刘邦投靠景驹,出兵攻打砀,收降六千人,周灶是其中之一。

    周灶第二次被历史记载,他有一个身份:以连敖入汉。

    楚汉争霸时,周灶有一个新的身份:长铍都尉。

    都尉,是武官,地位仅次于将军。长䥽,是一种长兵器。所以,周灶有个特别身份:刘邦的专属长䥽护卫将。

    周灶有个特长:善于防守。

    也就是说,周灶手中掌握了汉军一支精锐,且以长兵器为主,且善于作战的方式:防守。

    他还干了一件事:垓下击杀项羽。

    垓下,击杀项羽,很多人建立大功,被封为侯。其中,周灶也抓住机会改变了自身命运,因功封侯。

    公元前202年,刘邦汜水称帝,建立大汉王朝。周灶因功,被封为虑隆侯。在汉初百侯当中,他排名三十四。

    汉初,侯,分为三等:县侯、乡侯、亭侯。

    周灶属于县侯,是上等侯,其封国归河内郡管辖。就这样,周灶一步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一方小诸侯。

    刘邦平定异姓诸侯时,他态度积极且十分低调。

    汉惠帝时,他不参与朝政,管理自己的封地,按时缴税纳贡。

    吕太后时,他不参与刘吕之争。

    然,一向保持低调的周灶,还是被吕太后记起,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了新的身份:统帅十万大军的将军。

    后面汉文帝时,他还担任了陇西将军,攻打匈奴。

    周灶跟随刘邦时间早,有资历,有军功,个人能力不错,也不属于任何一方阵营。最主要的一点:他让吕太后安心。

    就这样,周灶被拜将出征,南伐南越。

    那么,周灶能否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先来看一下,攻伐南越这项工作的难度系数。

    秦始皇集天下之力,从公元前219年到公元前215年,先以屠雎为将,后以任嚣为将,起兵五十万,分三次南征,历经五年结束。

    秦始皇做好了准备,还态度坚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平定百越。

    吕太后以周灶为将,率十万大军南征,能平定拥有百越大部分地区的南越王赵佗?历史告诉我们,周灶没有受到上天的青睐,让他成为灭国名将。

    首先,赵佗盘踞南越二十多年,势力稳固。

    其次,南越地形复杂,南岭五关,是阻挡中原王朝南下的必经之路,不好翻越。

    第三,南越气候,多瘴气、炎热、疫情,是大汉将士的天敌。

    最重要一点:吕太后没有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南越传记载,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周灶大兵刚到南岭,天气炎热,士兵染上瘟疫,在南岭停顿了一年多。

    这段记载,表明了一个信息:周灶运气不好,遇到气候这个天敌,没能翻越南岭五关。

    周灶也没有撤兵,与南越王赵佗僵持,伺机而战。直到一年后,吕太后去世,周灶撤军。

    大汉天威没有降服南越,反而助长了南越王赵佗的野心。随后,南越王赵佗趁着大汉王朝权利更迭,出兵攻打大汉附属诸侯:东海王、闽越王。

    东海王、闽越王臣服,西瓯归顺,骆越南迁。

    赵佗坐拥东西万里,占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闽越王、东海王不敢与之为敌,在南边对大汉王朝造成严重的威胁。

    南边的赵佗之患,不弱于北方的匈奴。

    吕太后没有平定南越,她的孙子淮阳王刘强去世。随后,吕太后下达了一个命令:改封另一个孙子壶关侯刘武为淮阳王。

    南边有南越反汉,北方有匈奴虎视眈眈。然,国内人心不稳,新的危机又来临。吕太后,又会如何为这个孙儿保驾护航,坐稳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