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文景之治 » 吕氏末日

吕氏末日

    吕产仓促进宫,掌握南军,挟持皇帝。一旦成功,他就还有胜算。然,忽略了一个人,正在向他禀报工作的平阳侯曹窋。

    平阳侯曹窋是汉初名将兼任名相曹参的儿子。

    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去世,曹窋袭爵。

    曹窋在历史上有两个记载:

    1.留在关中,陪读刘盈。

    2.替汉惠帝劝诫曹参理政被揍。

    此时,曹窋还有个官职:御史大夫。

    曹窋是功臣之后,无论是与刘吕两家,还是与功臣集团子孙关系都不错。

    现在,曹窋是站在刘氏和功臣集团这边。

    贾寿汇报工作的内容,以及吕产即将做出的决定。曹窋立马把这些事告诉了一个人:陈平。

    陈平得知这个情况,脸色骤变,吕氏当中,他最担忧的人就是吕产。一旦,吕产进入皇宫,掌控南军,挟持少帝,发号施令。陈平等人努力的一切不仅白费,还会被当成叛乱者。以吕氏谋反,诛杀诸吕的口号,就不能成功。

    陈平不愧是这个时代的聪明人,面对突发事件,立马想好了应对措施。

    他做了这样的安排:

    太尉周勃进入北军,掌握军权。

    朱虚侯刘章坚守宫门。

    曹窋等人前往未央宫,让未央宫卫尉阻拦吕产入宫。

    吕产和功臣集团都在赶时间。谁走在了时间的前面,胜利的天秤,就会向谁倾斜。

    北军力量最强,人数众多。功臣集团要速战速决,掌控北军。周勃纵马,想要进入守卫长乐宫的北军大营。

    长乐宫是吕太后居住的宫殿,也是诸吕活动中心,戒备森严。周勃是个外人,不是诸吕心腹,自然进不去。

    就在这时,一个人出现,为事情带来转机。

    这个人叫纪通。

    纪通是功臣之后,他的父亲,叫纪成。

    诸侯反秦时,纪成以将军的身份加入刘邦阵营,西进亡秦。后,又跟随刘邦入汉中。还定三秦,纪成攻打雍王章邯时,在好畤县战死。

    纪成是刘邦称帝道路上,战死的将军,且与刘邦感情深厚,牢牢记住。

    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刘邦分封完功臣之后,又对战死的部将进行分封。纪成被刘邦追封为襄平侯,在功臣列表中排名66,也是二十等爵诸侯中最高的列侯。

    纪成死了,其子纪通袭爵。此时,纪通在长乐宫任职,他有个职业:掌管符节。

    符节是政治和军事的凭证信物,它可以作为传达命令、调遣兵将的信物。

    纪通是功臣集团之后,他也站在功臣集团这边。纪通是皇帝身边的人,又掌管符节,他做了一件事:持节矫诏。

    纪通假传皇帝的命令,让周勃进入北军。周勃有了进入北军的权力,还缺一个调动北军的大将军印。

    于是,又有两个人登场。

    一个叫郦寄,另一个叫刘揭。

    郦寄,这里不多说了。

    刘揭,有个身份:典客。

    典客是官职,是九卿之一。

    一个是吕禄的好朋友,另一个是官方代表。这两位相互配合,只有一个目的:做通吕禄的思想工作,放弃军权。

    刘揭以官方的语气,说了这样一句话:皇帝命太尉主管北军,让赵王回封国去。

    郦寄站出来补了一句:你还是赶快交出将军印,及早离开。不然,大祸将要临头。

    吕禄本有意交出军权,返回封地。但,吕嬃的话,以及吕氏族人的态度,让吕禄迟疑不定。

    现在,皇帝下达召令,他不交出军权,就是抗命。

    吕禄不相信别人,但,信任郦寄。

    就这样,郦寄和刘揭相互配合,成功做通了吕禄的思想工作。

    吕禄将上将军印交给典客刘揭,兵权交给周勃。可惜,吕禄不知道,郦寄欺骗他,刘揭是假传召令。

    他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与吕氏族人商量,也没有通知吕产。

    因为吕禄这个决定,已经将吕家送进了地狱边缘。

    吕禄交出军权后,就离开了军营。他做着一个美梦:离开长安,回到封地,当一个逍遥自在的诸侯王。

    刘揭拿到大将军印,立马送给周勃。周勃有了将军印,还有符节矫诏,成功地进入北军。周勃凭借自己的影响力,直接开门见山地问:拥吕者,袒右臂;拥刘者,袒左臂。

    周勃率先表明自己的态度:袒左臂。

    也许是周勃个人魅力四射,令北军将士敬服。毕竟,周勃跟随刘邦打天下,战功显赫。北军中,有些人是亲眼目睹他的辉煌战绩。

    或许是刘氏深入人心,得到将士爱戴。

    又或者是吕氏没有善待北军将士,令他们群情激愤。这也说明,吕氏掌控军权,却没笼络人心。吕氏统治北军十五年,成功地落在了周勃手中。

    掌控北军,诛吕成功了一大步。

    接下来,就是吕产。

    吕产来到未央宫,却被挡在宫门。

    曹窋按照陈平的计划,提前告知未央宫卫尉,关闭宫门,不许吕产进入。

    吕产也是实诚人,不能进宫门,就在外面徘徊。

    这里就会有个问题:吕产进不去宫门,难道不会感到奇怪?

    发挥脑补,如果剧情是这样。

    吕产来到宫门,大喊一声:快开城门。

    未央宫卫尉站在城楼答话:奉令,不能打开宫门。

    吕产就会问奉谁的命令。毕竟,吕产是国相,位高权重,谁敢阻拦他。

    吕产,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跟随了大批人员和将士。

    未央宫卫尉不打开宫门,就要说出一个理由,且这个理由十分充分。

    吕产听到这个理由,还不能采取武力。

    也许,这个理由是没有皇帝诏令,不能打开宫门。

    又或许,这个理由是皇帝亲自下令,不允许任何人进宫。

    又或者,这个时辰,不能打开宫门,是惯例。

    遗憾的是,这个理由是什么,史料没有明确记载。

    史料记载了,负责阻挡吕产进入宫的人,主要有这三位:平阳侯曹窋、长乐宫卫尉、典客刘揭。

    历史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未央宫的宫门紧闭着,吕产在宫门外徘徊。

    曹窋拖延了时间,成功地将吕产阻挡在宫门外面。但,曹窋知道,只能挡吕产一时。时间拖久了,吕产就会察觉不对。尤其是吕禄交出北军消息传来,吕产定会采取武力进攻。

    曹窋阻挡不住吕产,跑去见周勃,请他拿主意。周勃担心战胜不了诸吕,更畏惧吕产的势力,也没有战胜他的把握。

    周勃没有胆量与诸吕公开决裂,他想杀吕产,却又不敢明言。毕竟,周勃和诸吕没有彻底决裂。一旦,不能诛杀诸吕,他要给自己找好退路。

    这时,周勃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敢在宴会上,当着吕太后的面唱《耕田歌》,并诛杀吕氏的人。

    就这样,又一个诛吕的重量级人物登场了。他就是朱虚侯刘章。

    周勃不敢去诛杀吕产,他要利用刘章对吕氏的恨,来完成这个任务。无论是以刘章为首的刘姓皇族集团获胜,还是以吕产为首的吕氏获胜,周勃是最大的赢家。

    吕产和刘章相争,必有一伤。

    刘章,该你登场了。

    周勃派人召刘章进宫,想要把诛杀吕产的任务交给他。但,又没有明确下达命令,而是这样说的:诸吕密谋叛乱,已经打到了未央宫殿外。你快去保护好皇帝。

    刘章有胆识,早就想诛杀吕氏,为父亲雪耻。他欣然接纳了这个保护皇帝的任务。但,刘章不傻,手中没有兵,不能成大事。

    周勃替刘章解决了这个难题,调派一千多将士给他。

    刘章带着一千多将士,与吕产一行人在未央宫相遇。

    吕产和刘章,会有这样的对话。

    吕产大声问:刘章,你来干什么。

    刘章掷地有声答:奉命平叛。

    吕产怒吼:吕氏待你不薄,你怎能反我。

    刘章一骨正气地反驳:天下是我刘氏的天下。我奉命讨吕,还刘氏山河。

    刘章和吕产开战,诛吕以武力拉开序幕。

    可惜,上天也不帮吕产。一阵大风骤起,身边的文臣武将一片混乱,没有人敢与刘章对战。

    刘章抓住战机,追杀吕产。

    谁也没想到,位高权重的吕产下场十分凄惨,他被诛杀在这样的地方:郎中令府邸的厕所。

    吕产死了,吕氏大祸临头。

    这时,汉少帝登场了。

    汉少帝派了一位使者,手持符节,让刘章不要扩大杀戮。在汉少帝看来,吕产死了,这场动乱,也该结束了。

    适可而止,不能再有更大的流血牺牲。

    他身上流淌着吕氏的血液,要保护外祖母的家人、岳父亲人和吕氏一族但,汉少帝忽略了一件事,没有谁,拿他这个皇帝当一回事。

    刘章根本就不把汉少帝放在眼中,更何况是汉少帝派来的使者。他踏出了诛吕的第一步,就要把吕氏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汉少帝的使者到来,又给刘章帮了一个大忙。趁着吕产被杀的消息,还没有彻底散开,诸吕尚未醒悟过来。

    刘章做了这样一件事:劫持汉少帝派来的使者。

    他与使者同乘一辆车,手持符节,在宫中策马奔腾。刘章要除掉诸吕中第二位目标人物:吕更始。

    吕太后专政时,封了第一批吕氏为侯,其中吕更始就是被封人员之一。

    吕更始有个很优秀的简历:曾为楚相。此时,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滕侯,另一个是长乐宫卫尉。

    大汉王朝初期,有两座雄伟的宫殿。一座是未央宫,另一座是长乐宫。

    吕更始手中也有兵权。要铲除诸吕,就要灭吕更始。

    刘章不愧是汉高祖孙子辈中,最勇猛善战的人。先杀吕产,再杀吕更始。吕氏,再也没有力量进行反抗。

    周勃听到刘章来汇报工作,他最担心的人物吕产死了,十分高兴,说了六个字:刘氏天下定矣!

    吕产死了,吕氏再无人能够与功臣集团和刘姓集团抗衡。

    一场针对吕氏更大的杀戮,又将展开。

    吕禄被抓捕,斩首。

    吕嬃得罪的人太多,她的下场最可怜,被用鞭杖竹板活活打死。

    燕王吕通,被杀。

    只要你身上流淌着吕氏族人的血脉,无论男女老幼,一律处斩。

    以前,吕氏一门有多显赫。

    现在,吕氏一门就有多悲惨。

    只要和吕氏沾边,一个字:杀。

    吕太后去世两个月,吕氏被灭,这恐怕是她没有想到的事。然,在这场动乱之中,吕氏有一个人逃脱了。这个人叫吕文和。

    吕文和从这次诛吕之乱中,从沛徒焉。这个流亡的人,逃到了当时不属于汉朝掌控的疆域河西走廊。他定居在这里,不仅保留了吕氏血脉,还发展壮大,成为一方豪族。

    五百年后,他的后代子孙出了一个厉害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后凉建立者吕光。

    吕光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从普通将领,打出来的战神。他的战绩显赫:横扫河西、威震西域、鏖战西秦、建后凉称帝。

    这是后面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里有个疑惑:诛吕之乱,真的是一场匡扶汉室的正义之举?

    也许是。

    因为吕氏叛乱,刘姓皇子与功臣集团联合,振臂一呼轻而易举,铲除盘踞在朝堂的诸吕。

    也许不是。

    诸吕败得太轻松,输得太快。记载的故事,告诉我们,诸吕蠢得不符合逻辑。

    比如怕灌婴,让他掌兵镇压齐国。

    比如吕禄,因三言两语,乖乖交出军权,还不与吕产商量。

    比如吕氏被灭,为何还要扩大杀戮,连汉惠帝一脉被斩尽杀绝。明明是清君侧,变成了清君。

    遥想当年,吕太公相中刘邦,下嫁女儿吕雉。吕氏,成为西汉初期,最显赫的一族。

    吕氏血脉出了有三个皇帝:汉惠帝、汉前少帝、汉后少帝。

    还出了五个王:吕台、吕嘉、吕产、吕禄、吕通。

    被追封三王:吕太公、吕泽、吕释之。

    吕氏被封诸侯者,也有十几位。就连吕嬃,也被封为临光侯。

    谁能想到,吕太后去世两个月,吕氏彻底覆灭,淡出了历史舞台。

    吕氏走了,新的时代,又开始了。

    正所谓,大乱之后,有大治。

    封建王朝第一个盛世,即将开启。它,就是文景之治。

    汉文帝,该你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