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文景之治 » 汉景帝时的冤案:周亚夫谋反

汉景帝时的冤案:周亚夫谋反

    周亚夫的儿子周阳,见其父老了,还不得志,认真负责一件事,修陵墓,置办陪葬物品。

    周亚夫战功显赫,封将登相,威风不已。为了让周亚夫死后,也能享受在世时的威风,周阳去购买了五百件殉葬用的盔甲盾牌。

    一个意外出现了,周阳是一位坑爹的主。

    雇工替周家干完活,周阳没给钱。这些雇工不敢得罪周家,得知殉葬用的盔甲盾牌,是偷买的天子器物。

    于是,他们联名上书怒告周阳谋反。

    周阳谋反,牵扯到周亚夫。这件案子太大,廷尉做不了主,主动将此案汇报给了皇帝。刘启看后,十分生气,让廷尉等有关的大臣,认真调查,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按理说,周亚夫应该配合廷尉的工作,接受到调查。也不知道周亚夫怎么想的,拒绝回答。周亚夫不配合的行为,彻底点燃了刘启心中的怒火。

    这一次,刘启动了杀心。

    无论如何,他要对周亚夫下手,绝不能让他活着。他在,尚且驾驭不了周亚夫。以后,尚未成年的刘彻又如何能够掌控他。自己留下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这件事,只有他才能做。

    要处置周亚夫,就要安置一个罪名。毕竟,你没有罪名就杀周亚夫,会留下千古骂名。刘启要做,就要做得很完美。安置罪名,是他最擅长的一件事。

    谋反,就是最好的罪名。

    周阳是否造反,已经不重要。

    周亚夫是否知情参与,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帝,想要周亚夫死。

    为了让手下的人放开手脚给周亚夫定罪,刘启还说了一句话:我不用他了。

    这句话,就等于定了周亚夫死罪。

    手下的人,领悟到这句话的精髓,就会用心去办。他们会有令人想不到的方式,给周亚夫定罪。接下来,不用皇帝说该怎么办,他都知道怎么办。

    廷尉下了一道令文,抓捕周亚夫来廷尉府问罪。

    周亚夫想到自己为刘启打天下,平定七国叛乱,如今却遭到这种待遇。再想起二十年前,汉文帝是如何对待他的父亲周勃。

    皇帝,都是凉薄的。

    为了自己不受辱,为了自己仅存的傲骨,周亚夫选择了以死反抗。你要我死,那我就如你所愿。但,不是被你定罪所杀,而是我自己选择的方式。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我周亚夫是否谋反,日月可表,天地可鉴。

    周亚夫正准备挥剑自杀,被他的夫人拦了下来。

    这一拦,一说,动摇了周亚夫死的欲望。

    周亚夫被夫人劝动,进入廷尉府接受调查。

    廷尉见周亚夫大势已去,直接定罪:你购买盔甲,是想造反吗?。

    周亚夫勃然大怒,当廷争辩: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

    廷尉同意他的说辞,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您纵使不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

    周亚夫哪里受过如此大辱,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气得他当场发飙。审判人员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还给他安上了新得罪名,对他审讯甚急。

    一个漆黑的夜晚,周亚夫望着牢外的月光,心静下来后,他想通了。他有没有罪,谁说了都不重要,只有一个人说了才算。这个人就是皇帝刘启。

    廷尉弄权,敢欺压曾经的汉相,还替他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如果没有皇帝授意,区区廷尉怎敢如此。

    是啊!是皇帝,不想让他活。

    他为了活下去,遭受如此屈辱,以后还有脸面活下去。对于士大夫而言,荣誉、脸面比自己的命都重要。

    二十几年前,周勃被人告谋反,被汉文帝入狱,狱卒刁难,受尽折磨。幸亏有薄昭、薄太后,他才得以出狱。

    二十年后,类似的剧情同样上演,周亚夫被告谋反,被汉景帝抓捕入狱,遭受羞辱,还按上莫须有罪名。

    而,周亚夫得罪了当朝权贵,还有谁会救他。

    周勃、周亚夫父子,遭受了汉文帝、汉景帝父子,同样的对待。这对父子都是有功之人,受太尉,升汉相,最终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沦落为阶下囚。

    这个夜晚,周亚夫回顾自己的一生。

    他是功臣周勃第二个儿子,出生就享有荣光。他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靠自己努力,在汉文帝时,先封河西太守,后被授予将军防守细柳营守卫长安。

    汉文帝刘启给了他一个最高评价:真将军。

    汉景帝时,也重用他,升迁他为车骑将军。

    平定七国之乱,让周亚夫声望达到鼎盛,他成为功臣之后的佼佼者,也成为汉景帝时武将之首。

    他授太尉,封汉相,一生何其雄哉!

    周亚夫,也曾辉煌过、灿烂过。可,是哪一步走错了,让他沦为阶下囚,被扣上造反的名义。

    护刘荣,这是臣子本分,何错之有。

    阻谏皇帝封外戚王信为侯,这是高祖白马盟约留下的契约精神,他怎么错了。

    大汉将士,保家卫国都没有封侯,凭什么匈奴降者,就能封侯。

    他替自己购买殉葬物品,怎么会被说成谋反。

    周亚夫是一代名将,也是社稷之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懂得符合权贵。

    周亚夫是合格的武将,却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更不懂得文人那一套。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他:粗人。

    这两个字不是说周亚夫文化水平不高,爱说脏话。而是说他的性格,不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他不会去思考应该怎样对当权者说话。只要他想说,就会说。他不会去细想自己说的话,会得罪谁。他的这种不为当权者考虑,又敢冲撞当权者的个性,注定很难再朝堂生存。

    周亚夫忘了,他的个人前途,完全取决于皇帝。

    只要皇帝对他充满耐心和包容,他就能显赫富贵。一旦,皇帝对他不满,他的人生就走到了尽头。

    事实告诉我们,刘启不是那种包容心极强的人,更没有耐心。

    周亚夫也知道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狠起来,至亲可杀。皇帝要我死,我可以去死。但,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守卫自己心中的道。

    这夜,周亚夫领悟了,二十年的宦海沉浮,不过是荒凉美梦。现在,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死,守卫自己将者的尊严,以及他心中坚持的道。

    据史料记载,周亚夫的结局很凄惨:五日绝食而死。

    一代名将周亚夫,不负名将之声,用显赫战功证明了自己。他的封侯拜相的不朽功绩被载入史册,引无数男儿追忆。

    谁也没想到这个男儿没有马革裹尸战死疆场,最终以这样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那一夜,周亚夫看到了指挥千军万马平定七国叛乱,匡扶汉室。

    周亚夫死了,却活在天下人的心中。

    刘启赢了,却被后世贯上了诛杀功臣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