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地龙二十三号 » 第三十章 山海经

第三十章 山海经

    咸阳宫内,后花园的湖边。

    雪下得很大,湖已经结了厚厚的冰,透过清澈透明的冰,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冰下面的鱼。

    秦王政披着厚厚的风衣,白白的雪,飘落在他的双肩上。

    他旁边站着一个与百里笛一模一样的男子,帅气逼人,态度却极其恭敬。

    在秦王政的面前,除了夏无且之外,又哪里还有谁敢不小心翼翼!

    百里笙问道:“陛下,今日招见百里笙,是有事需要百里笙去办么?”

    “先等一等,先听寡人说一说。”秦王政道:“韩赵已灭,其它五国也已不在话下,但仍有两处心病,令寡人心中难安。”

    “仍有两处心病?大王为何这么说?”

    “韩赵已灭,大秦国威已立,代燕齐魏楚五国便不足为虑。如今有两处心病尚且不明,一处为西南的南越之地,天气多湿瘴且路途遥远,担心鞭长莫及,就算收为大秦版图,也未知如何管治;另一处却是海外之地,其真实性如何,未有定论。”秦王政道。

    百里笙问道:“海外之地?”

    “寡人偶得三卷书简,里面内容极其离经判道。但寡人将之与众多古籍对比,又并非全凭空捏造。经寡人多次核对,有相当多的叙述也有据可查。所以,此书简虽不可尽信,但也值得细细推敲一番,特别是各处关于山川的记述,应查明真实,以备不时之需。”

    “按大王所说的海外之地,这三卷书简也有所记述么?”

    “百里中尉果然思考敏捷,果然与你胞兄不相上下!来来来,随寡人去看看。”

    原来百里笙与百里笛是孪生兄弟,都在咸阳城守卫,皆为武官,百里笛是卫尉卫士,负责内廷,百里笙是屯兵中尉,负责守卫咸阳城池。

    秦王带着百里笙回到大殿,搬出一卷书简,然后摊了开来。

    “你看看,这卷书简便说到了海外,你试读一下。”秦王指着书简道。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歹羊(左右)]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胡,其鸣自詨。”书简残旧,书迹也模糊不清,百里笙很艰难的才读完第一段。

    秦王又道:“你再看最后两段。”

    百里笙再读:“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秦王政双眼望向东方,道:“此段文字,从‘东次三经之首’中的‘东’字与‘又南水行五百里’中的‘南’字来看,便知其方向应在东南方向,说的应是东海之外,仍有无数山川,而其地也有无数奇珍异兽。我大秦原是小国,眼光未免太窄。后来终于有了统一六国之志,方显志向大了!如果今有海外之地未明确,当探明虚实。”

    百里笙心想:大王其实是有更大的想法么?但是,代燕齐魏楚未归大秦,为何这么快就要图谋别处?

    秦王好象看得出他心中所想,道:“代燕齐魏楚五国必归大秦,南越也将会划归大秦版图。不久之前,燕国见我大秦陈兵秦燕边镜,燕太子丹愿意交两样物件以换取和谈,一件是反秦大将樊于期人头,另一件便是这三卷书简。后来,他使游侠荆轲出使,却不曾想,竟想以此机会刺杀寡人。好在夏无且与卫尉府合力识破其阴谋,并一举歼灭。但可惜的是,书简只有三卷。”

    百里笙道:“既然如此,待秦军大破燕国,所有相关书简,太子丹敢不呈给大王陛下!”

    “也暂且不理会它了,那是后话。”秦王政道。

    秦王政想了想,又道:“《吕氏春秋》编著时,寡人曾有幸阅读过正在编著的书简,其中记载了一本叫《山海经》的古籍,而古籍记录了各处山川河流,珍禽异兽,上古神话等等。后来我便暗中查访那著书者,却是一个名叫南筝的老者。那老者胡须皆白,已七十有八。寡人细细查询,那叫南筝的老者便透露有部分书简流落楚地,有部分却已到了燕地。自那时起,我便让人特别留意此古籍,却遍寻而不得。”

    “后来,荆轲带了书简与樊于期的人头来访,想以此机会刺杀寡人,却不料寡人不止破了其阴谋,还将书简也收入囊中。书简我已经看了无数次,应当是流落于燕地的几卷《山海经》。按寡人初判断,这书简里所说的海外之地,与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刚好方位相近,说的难道是此海外三岛么?”秦王续道。

    百里笙知他必有所命,便问道:“陛下,百里笙见识太少,不敢私下定论。”

    空气中沉默了下来,秦王在诺大的殿内,来回的走了好几个来回。

    秦王忽道:“你可知道,百里笛与夏无且已经背弃大秦么?”

    百里笙听他说到自己胞兄,大惊,跪于地下道:“罪臣该死!罪臣不知!”

    秦王扶起百里笙,笑道:“你又何罪之有,你胞兄虽已判逃,却与你无关。夏无且之妻孟姜,,经卫尉府查证,乃刺杀寡人的主脑,而你的胞兄,与夏无且有师徒之实。夏无且出逃到楚边境,百里笛竟然助其出逃,两人还杀了卫尉府六大高手中四人,加上百里笛,六大高手已去其五,可恨!寡人说他们俩人已判逃,实是因为他们以前是寡人处理江湖之事的左右臂膀,现在少了他们,便难找更适合帮寡人办事之人了。”

    百里笙心道:大王终于说到要害之处了!

    秦王摒退左右,道:“有一事需要你去探实一下,爱将可否托付?”

    百里笙道:“陛下如有所命,百里笙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秦王道:“那好!爱将你即日准备,离咸阳,去山东,渡海外,寻古籍所说的山川地理,探其风土民情.畜牧渔耕.以及治理政务等等,尽速回报!”

    百里笙道:“喏,我马上去办!”

    秦王叮嘱道:“这事万万不可对外泄露!只可自挑一些亲信前往。如若泄露,则恐生意外,于你自身安全也极不利。”

    百里笙一揖于地,道:“喏,百里笙谨记!定当不辱使命!”

    百里笙出得宫外,沉思道:大王陛下派我去探海外风土民情.畜牧渔耕.以及治理政务,是何用意?是何道理?

    他满心狐疑,却猜想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