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俺娶了杨玉环 » 第十五章 尴尬新婚夜

第十五章 尴尬新婚夜

    杜文心想,今天是自己大婚之日,实在不想大开杀戒。

    不然,以自己合驹三夫妇、春梅,杨氏两姐妹之力,击败这二三十土匪,倒也有几分胜算。

    杜文命令大家拔出武器,结成防御战斗队形。

    杜文骑在马上高喊:“吾乃天子卫率,千牛卫长官,尔等持械前来,可是要杀官造反?”

    此时,杨大姐,杨二姐,都上了驹三的大车,换了千牛卫的服饰,挎着腰刀,下来重新骑上战马。

    驹三、赵氏、春梅,都手持毒龙剑。

    刘铁汉看了几名千牛卫,又见到驹三等人手中毒龙剑,这才下命手下收了器械,冷冷地说道:“俺不管你是什么卫,即便是杨府的诰命夫人来过几回,也都留下了买路钱。若是尔等踏坏了百姓的青苗,就算闹到大唐天子那里,你也得十倍赔偿!”

    杜文仔细一看,眼下哪里有路啊!满地都是麦苗,一直延伸到城墙根下。

    “小姐、姑爷,老奴杨雄来也!”

    只见独眼老军杨雄,带着两名头发斑白的老军,骑着战马,从远处绕道过来。

    悍匪刘铁汉,见到老军,似乎有些惧怕,就带着手下匪徒撤退了。

    三名老军,手持大唐陌刀,护送杜文等一行人,穿过一眼望不到边的麦地,来到遗孤城中央。他们似乎不怕悍匪所说的要来索赔。

    远远地,杜文看见二三十户人家的茅屋,围绕着一座青砖上顶的院落而建。

    杨雄拿出腰间的牛角号,吹了几声,便见五六名老军,手持陌刀,带领着一大群男女老幼,大约上百号人,前来迎接杨府姑爷,小姐进宅院。

    宅院里房屋很少,极其宽大的正房与两厢房,呈凹字形分布,约有八九间陈旧的大屋。

    倒是正房与厢房之间半包围着的院坝,大约有好几亩大,中间耸立着一座老古董——石塔。

    看来,这老旧的宅院,比起城中的杨府里的“大观园”,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只是这宅院圆形的围墙,竟然高达三丈六尺,下面一丈乃是上百斤重的鹅卵石砌成,大头朝里,下头朝外,用糯米浆惨石灰,砌得严丝合缝,上面两丈多,是用一百多斤重的青砖砌成。

    老旧的宅院门口,蹲着两头巨大的石头狮子,上面长满青苔。

    “姑爷,这里原是杨府的一处宅院,如今闲置有多年了!”杨雄推开院落斑驳的大门。

    从院门进去,左右各有一处石头砌成的门楼,共有六层。其中第四层的石墙小窗户,高出院墙三尺。最下层室内面积有六十平方左右,最上层也有四十多个平方。

    大唐的房屋,就是大气。

    在往前走,左边有青砖大厢房三间,右边大厢房三间,大正房三间,两室一厅。

    宅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青砖铺就的院坝上,竟然看不到一片落叶。

    房屋收拾得整整齐齐,只是没有餐具、铺盖。

    看来,这些家奴们,平日没有私自在里面住宿,倒是安守本分。

    大车里卸下被褥、餐具、衣物等用品,母亲杨氏和武氏、赵氏母女,带着杨府留守的仆妇们,自去布置房屋。

    大车里面有一头新杀的猪,三头羊,十几只鸡、三翁酒、五百斤白面......

    岳母武氏安排仆妇们整治席面,让留守的二三十户奴仆,都来院落里,好生宴饮一番,算是慰劳他们这么多年的坚守。

    杜文和杨家四姐妹、春梅,在老伙长杨雄的带领下,绕着宅院外面走了一圈。

    只见悍匪刘铁汉的族人,将这里周围都种上了麦子,修建了碉堡。

    杨府的二三十户部曲,被囚禁在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幸亏这里的土地及其肥沃,不然定会被饿死。

    “杨大哥,这里粮食够吃不?”杜文乃是逃荒的人,自然对吃饭最感兴趣。

    “不够吃,不过,俺们有秘制的药,吃了可以节育!”杨雄诡秘地说。

    难怪,地头蛇刘家,能够在几十年里迅速壮大,而杨府的留守奴才,会越来越少。

    杜文在杨雄的带领下,还发现院落围墙外面二十多丈远的地方,按照东南西北四个边角,各有一个高达九层的石塔。

    听杨雄介绍,石塔的底层面积,竟然有一百八十多个平方。最下面三层,没有窗户,从第四层起,有很多后世碉堡抢眼一样的孔隙。

    “杨大哥,这四座石塔,为何石门上都上了大锁?”杜文问道。

    杨雄摇头叹息道:“这里原是屯兵碉堡,下面都有泉眼。院子中间,还有一座主塔,高达十七层。可惜武周皇帝撤军之后,这里便废弃了。”

    杜文又问:“杨大哥,这塔中,你平日可有准备?”

    杨雄眨了一下眼,悄悄说道:“不足为外人道。”

    晚上8点左右,家宴便散了。

    家奴们都说,主人家劳累一天,也该早早歇息。

    他们麻利地收拾了院子,就立即走出大院,回到院墙外各自家中,熄灯就寝,没有一丝声音。

    杜文感觉,这有点向军营里面的军事化管理啊!

    再仔细一想,这里留守的,都是杨国公府食邑中的二三十老军户,自然与众不同了。

    根据丈母娘武氏的安排,杜文母亲杨氏和凤儿,居住客厅右边正室,武氏住左边正室。大姐杨金环、二姐杨银环、三姐杨铜环,分别住右边三间厢房。

    杜文和新娘杨玉环,住左边第一间厢房。

    杜武住在左边第二间厢房。

    春梅住左边第三间厢房。

    驹三夫妇,住在右边门楼。

    结果,杜文的母亲杨氏认为以右为尊,就带着凤儿,住进了左边正室,让主母武氏住在右边正室,算是杜文入赘,以岳母为家主的象征。

    杜武喜欢住大房子,就要求住进了左边门楼。

    依照杜文的安排,老伙长杨雄,带着杨九娘,和其他三名老军,住进了院中主塔......

    这主塔的最下层面积,竟然达到三百六十个平方,相当于一个小库房。第十七层,也有二百五十个平方方。

    红烛高照,新娘却不知去向。

    岳母武氏,满面春风地走进来。

    她腰身细长,身材颇高,目测有一米八的样子。

    武氏推门进来,见杜文正在烛光下,用毛笔在纸上绘制院落布防图。

    她揭开小箱子,从里面拿出一张图,递给杜文道:“老爷在世时,存留了此图,乃是防盗匪之用......”

    杜文接过来,乃是十分详细的布防图,里面甚至标注了院落内外,五处屯兵石塔里面的结构、射击孔......

    “姑爷未雨绸缪,预防盗贼来犯,倒是有主张的人。可怜我四个女儿,大姐最苦,被剑南节度使鲜于小公子看上,后来这小公子病入膏肓,竟然强行娶她去做填房冲喜。三个月后,这小公子没了。节度使便推荐大姐,去了内卫,过着刀口舔血的营生......”

    今日席间,杜文也听到族中泼皮杨三,跟浪荡子弟们言说,这杨大姐,年方十五岁,花骨朵一般的妙人儿,竟然被酒色过度,卧床不起的十七岁鲜于小公子,娶过去做填房。

    没想到。

    这杨金环被明媒正娶,却年轻守寡,抑郁之下想要改变命运,就请公公节度使大人推荐,去三大千牛卫之首的内卫,做了女官......

    只是不是道,这岳母此时独自过来,为大女儿叫苦,是意欲何为。

    莫非,这庶岳母武氏,打算效仿嫡岳母杨夫人的法子,再将新娘来个“偷梁换柱”,由十三岁的小妹杨玉环,换成十八岁的大姐——代号韩国白蛇夫人?

    三十五岁的岳母武氏,一边用手绢擦眼泪,一边用手,在杜文的肩膀上,轻轻按了一把,然后袅袅婷婷地走了。

    意味深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