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俺娶了杨玉环 » 第十八章 大院防御战(求收藏、求投票、求评论,争取今晚再来一更!)

第十八章 大院防御战(求收藏、求投票、求评论,争取今晚再来一更!)

    他想起来了,在西域都护府,日后会有一支孤军孤悬西域,被切断和中原王朝联系,面对吐蕃大军,硬是坚守了整整42年。黑发少年成了白发老人,最终全军战死,却无人投降。

    如今这二三十驻守杨家大院的老军户,估计也是快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了。

    岳母武氏,命令杨雄主塔顶上点燃了求救的火堆,向附近的驻军,和成都城里的府县衙门示警。

    武器!武器!

    突然,杜文想起,自己超大号的军用拉杆行李箱里......

    穿越之前,他和他的部队正在国外维和。

    那天上午,他正用他的行李箱,遮遮掩掩地拉着保健品,走进营地大门。

    “快!营长命令咱们班去搬运武器,拉上你的行李箱!”班长见到他,就急吼吼地说。

    库房里,一捆一捆的军用匕首,装进了超大的行李箱,这些东西将分发给全营官兵。

    正当班长将六部最先进的望远镜,放进行李箱,准备再拿一把微冲时,一发炮弹,落在库房门口......

    此时,杜文想起,他的超大号行李箱里,不光有几部望远镜,还有那些匕首。

    “杨九娘!”

    “到!”

    “带我等回到西厢房,前去取武器!”

    “喏!”

    杜文、韩国白蛇夫人、春梅在杨九娘的带领下,从地道回到卧室,将行李箱里面的匕首倒出来,用被单和长袍包了,扛到院子主塔里来。

    伙长杨雄拿了一把,从刀鞘里拔出来,在灯光下看了一眼,大笑:“有此好刀,老子能干倒他八个!”

    杨雄吩咐人,向其他石塔和两座门楼里面的守兵,分发这些匕首。

    杨雄见杜文熟悉军事,就快速向他汇报情况:“姑爷,咱们这里共计有军户三十六家,家奴一百八十五人,老军三十六名,轻壮男丁四十五人,轻壮妇女二十三人,老幼八十一人!”

    杜文点点头,架势有点向后世的指挥官。

    要知道,当特种兵的时候,自己只不过是个军医......

    不过,从眼下的形势来看,岳母武氏似乎算得上是个私兵连长,杨雄相当于副连长。

    俺杜文嘛,莫非相当于指导员?

    “咱们武器配备怎么样?”杜文问到很关键的问题。

    “姑爷,咱们原有陌刀三十六把,如今堪用者二十五把;弓十八张,如今堪用者十一张,箭一百只......”

    果然不出杜文所料,这些老军户,在这杨国公的食邑上,从十五六岁从军起,坚守这里,算起来有二三十年了,长期和吐蕃、悍匪周旋,各种损耗必然很大。

    而几年前,杨玉环的父亲扬琰去世后,这杨家院子的军费开支,必然是断了来路。

    “好在姑爷带来了大批好刀,你们随身又带着利器,这番,便可大战一场!”杨雄踌躇满志。

    杜文来到十七楼,岳母武氏带着几名老军,还在观察敌情。

    她能够如此淡定,看来是岳父扬琰在的时候,岳母没有少跟着他,在这两国边境上,跟吐蕃及土匪打仗。

    岳父死后,她在杨府重新回到奴婢的位置,能够让女儿们不被赶出去,忍辱受累到现在,也确实是个狠角色。

    “砰!砰!砰!”土匪们推来架着大木头的破城车,在奋力撞门。

    院门内的两排三尺高石头灯塔里,灯火明亮。

    杜文拿着望远镜观察,发现这院子大门,设计得很有讲究,跟城门有些相似,门墙用二三百斤重的大石条砌成,向外凸出六尺,向里面延伸八尺,中间有一丈长的甬道。

    六尺宽的厚重木门,外面包着厚厚的铁皮,还钉着一排排的铜钉。

    门墙顶上,有一丈八尺多高的圆塔形碉堡。

    “姑爷你看——”岳母武氏指着那铁门,介绍说:“碉堡里藏着三名老军,负责大门灭火。这门乃是在实木外层,浇筑着一层铁皮,使其成为一扇铁抱木的城门......

    原来,这杨家院子,竟然相当于一个缩小版的城堡。

    杜文观察了地形,在一道圆形的高围墙内,三间超大的正屋和左右各三间大厢房,形成一个凹字型,三面围着的中央空地,约有几亩大,空地的中央,耸立着十七层高的主塔,与房屋形成山字型。

    院中核心位置的主塔,是的敌人冲入大院后,面临的最大威胁。

    “砰!砰!砰!”土匪们继续撞门。

    “杨大,该逐渐亮出咱们的家底了!姑爷,你们去院门顶上的小碉堡,看看他们是怎么杀敌的!”武氏面带笑意地说,似乎是叫女婿去看看,自家菜园里的瓜果,长得如何。

    有此指挥官,如何不胜?

    看得出来,这少妇丈母娘,是在有意重点培养自己啊!

    杜文带着韩国白蛇夫人,匆匆赶到大门顶上的小碉堡,发现碉堡分三层。

    第一层据说是蓄水用的,二层三层里面,各自有人在驻守。

    二层的六名轻壮家奴,四男二女,在碉堡里,慢吞吞地往下扔石头。

    三层的三名老军,在往下射箭,同样节奏很慢,就像杜文前世小时候用弹弓打鸟,慢慢地瞄准,然后发射。

    门外已经躺下了五六具尸体。

    随着一声声惨叫,被石头和冷箭击中的匪寇,在逐渐增加。

    杜文笑了,双方都在打消耗战。

    当然,我杨家的家奴,连八十老人和怀中婴儿都算起来,只有一百八十三人。

    对方有三四百号悍匪!

    杜文下去检查了“城门”,厚重的木门,似乎很结实,其实已然有些腐朽,在猛烈的撞击下,发出吱吱的响声,甚至可以隐隐听到里面铁皮里面,厚木“骨骼”破折的声音。

    三道门栓,也在剧烈地颤抖,似乎有些单薄。

    门内两排一米高的石头灯塔里,飘摇着焦躁不安的火苗。

    杜文走出甬道,面对主塔,在灯光下摇摇手,指指铁门。

    很快,十七层的塔楼上,敲响了一阵战鼓。

    杨九娘拿着钥匙跑来,打开了院中塔楼的底层大门。里面涌出了很多老人和半大小孩,他们分头推开右边三个大厢房的门,从里面推出十几辆小推车,往“城门”走来。

    小推车里面,放满了大石砖,每块有七八十斤重。

    驹三带着两边门楼里面的家奴,帮助卸下石砖,在铁门内一层层码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

    杜文前世做特种兵的时候,也修建过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