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俺娶了杨玉环 » 第二十章 杨家特战队(家人们,俺缺推荐票,缺收藏,有木有?)

第二十章 杨家特战队(家人们,俺缺推荐票,缺收藏,有木有?)

    阿旺狂笑道:“鲜于仲通那老小子,长得倒是像个大将军,其实是个饭桶。明日天亮,他若带队来攻击,老子就带你们去吐蕃,把我的草场和女人分给你们一半!”

    这家伙,多半是个牛皮大王。

    杨家大院,主塔十一楼,岳母武氏,正杜文的建议下,趁机着停战的空隙,将战斗骨干们召集过来,及时召开战斗总结暨部署会议。

    各战斗小组分别汇报了杀敌数量,伤亡情况,实战过程及经验,总结了教训。

    杜文重点称赞了千牛卫杨九娘,二人小组共击毙十六名土匪,其中有十名都是杨九娘干掉的,另外还帮助杜文干掉两名。

    “厉害!”

    “神勇!”

    连平常十分唾弃杨九娘的硬汉子驹三、杨雄、杨铁手、杨独耳,都对杨九娘,刮目相看,赞不绝口。

    “好!给杨九娘记下头功。你家的事情,婶婶我都知道,你不必说,日后我自有安排!”武氏把话已经挑的很明白了。

    杨九娘家的老宅,田地,是他心里迈不过的坎儿。

    他需要对氿泉下的父母,一个满意的交待。

    武氏让杨大姐拿出一个册子,将每人的战斗过程、战果、经验、教训,都登记在册,说是日后论功行赏。

    “姑爷杜文,独杀二人,在杨九娘协助下,杀二人,折算三人。另外,他提供杀敌利器,和杨九娘一起开偷袭战之先河,也应该计功。”武氏当众说道。

    “是呀!姑爷的匕首,带着血槽,堪称刺杀之利器。一刀下去,必死无疑!”驹三赞不绝口。

    杨雄也道:“院子里那三十多把陌刀,从我们十五岁从军的时候用起,都二三十年咯!老掉牙呀!幸亏有了姑爷这些宝刀!”

    ......

    杜文知道,在重要的场合,主要领导讲话的导向作用,是巨大滴......

    一下子,杀敌数量不多的杜文,倒是成了拯救杨家大院的英雄。

    逼格,一下子提升了好多个等级。

    连杨家四姐妹、春梅看杜文的眼神时,都多了很多崇拜。

    当再提到前世军医杜文起死回生,通过心脏复苏、输血等方式,将胡子拉碴的杨阔,从鬼门关拉回来之后,大家对他的敬佩,简直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就连跟杜文推肩过气的杨九娘,也觉得自己是英雄的好兄弟,逼格也提升了一大截!

    趁热打铁,杜文当场向大家演示军用匕首的格斗招式、战法。

    那些战斗骨干,都是久经沙场的人,一看就知道杜文使出的,乃是绝妙无比的杀招,至于战法,那也是及其科学严谨的。

    按照杜文的提议,少妇武氏的首肯,立即组建特战队。

    特战队员:杜文、杨九娘、驹三、杨雄、杨铁手、杨独耳、杨金环、赵氏、春梅。

    队长:杜文副队长:杨雄

    第一组:杜文、杨金环、

    第二组:杨雄、杨铁手

    第三组:杨九娘、杨独耳

    第四组:驹三、赵氏、春梅

    每组排名第一的,是组长。前三个小组是战斗组。驹三那一组,负责侦查和通讯联络、掩护撤退。

    特战队每人原有武器之外,都配备了军用匕首。

    当时去领武器的时候,班长对杜文说过,要领够全营的军用匕首,结果当时只数到389把的时候,炮弹就爆炸了。

    幸亏,那一部分需要领的望远镜,还是装进去了的,共有5个。

    可惜这东西穿越过来之后,太金贵,特战队只携带两个望远镜,杜文一个,驹三一个。

    鉴于驹三是神秘组织五蟒铁围山的人,擅长潜伏、侦查、暗杀工作,杜三想请他传授一点经验。

    这驹三别出心裁,竟然说,他养的三个猴子,狩猎时先行观察,然后耐心潜伏,乘机而击,得手后带着猎物迅速撤退,此乃狙击精髓。

    前世特种兵杜文,也研究过狙击的起源,果然历史悠久。

    “驹三叔,您的名字,是不是原本叫狙三?”杜文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姑爷果然冰雪聪明!俺本来叫狙三,家父名叫狙公,这名字,还是当年杜老县令亲自取的!”于是,驹三就讲了他家和杜家的渊源。

    话说二十六年前,杜老县令三十六岁,还在襄阳老家寒窗苦读。

    这老县令乃是大唐开国宰相杜如晦的孙子,杜甫的父亲,襄阳人称杜大公子

    九九重阳那天,这杜大公子登高望远,遥望祖父杜宰相曾经大展宏图的京师长安,想要赋诗一首。

    正当他低头苦吟的时候,看见前面山溪里漂来一个人。

    几只猴子顺着山溪,游水追逐溺水者,想要把他捞起来。

    杜大公子见义勇为,硬是跳进三尺深的激流,冒着生命危险,耗尽气力,将那人打捞上来。

    这溺水男子三十五六岁,面目狰狞,似乎被毁过容。

    他自称来自京师,少小流浪,不知祖籍,亦不知生姓名谁,自称因幼时被猛兽所伤,人唤鬼脸儿......

    杜公子见这人带着几只猴子,以耍猴戏为讨生活,又加上面目狰狞如人猿,就戏称其为“狙公”。

    不久,这狙公从深山里捡到一个孤儿,约莫十来岁,就收为养子,取名狙三

    后来杜老县令的家产被杜威占据,狙公去向不明,狙三儿沦落为杜威家奴,负责喂养马驹。杜威就给他取名,叫驹三儿......

    杜文乃是前世的学霸,今生的大才子,自然知道,历史上有关狙公的典故。

    《庄子·齐物论》里有一个寓言,说有个玩猴子(狙)的老人,人称狙公,拿橡实喂猴子。

    老头跟猴子说:“如今闹饥荒,早上给你们每个猴儿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

    所有的猴子都急了:“这怎么够!”

    老头眼珠子一转,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

    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

    ......

    杜文接着说道:“狙者,乃是一种古猿猴。狩猎时,善于潜伏蹲守,对猎物一击而中,然后带着猎物迅速撤离。故而养此猿猴之老翁,被称为狙公。这狙猴狩猎之法,被兵家借鉴,故而有狙击之术......”

    狙三便说:“我家的三只猿猴,都会狙击之术。一只是金丝猴王,一只绿毛王后,却生下白毛郡主,这三只灵猴随我们从襄阳来时,暗中有猴子成群结队,尾随我们车辆,一路也来到这里,如今聚集在遗孤城上!”

    杜文赞叹道:“狙公后人狙三哥,果然名不虚传。天明之前,敌人必然困顿,正好狙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