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金匮盟 » 看你不爽,凯取一刀,看看暴躁的宋朝节度使

看你不爽,凯取一刀,看看暴躁的宋朝节度使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当中,就有一个同事间爱打小报告的故事,给大家说说。

    这个故事是冯梦龙老师整理的,他起了个标题叫《崔待诏生死冤家》,宋代流传下来的时候,这个故事还有一个题目,叫做《碾玉观音》。

    话不多说,这就解读这篇《崔待诏生死冤家》。

    1.秀秀

    南宋绍兴年间,临安(杭州)有个咸安郡王,是三镇节度使。

    王爷带着家眷春游,回来的时候走过街头,遇到一个老头嚷道:“我儿出来看郡王!”

    他家是个女儿,这女孩儿出来看郡王,正好被郡王看见了。

    郡王对帮窗虞侯(帮着照顾车窗的家将,类似于沙僧的卷帘大将)说:“我一直在找的这个人出现了,你负责帮我明天带到王府来。”

    虞侯答应一声,就走到那家人家对门的茶摊儿上坐下,请卖茶婆婆到对门去,请那家的老头来问话。

    老头姓璩,开一个装裱字画的铺子,老头过来,客客气气地问:

    “府干有何见谕?”

    府干,府上的干部,谕,命令。

    虞侯说:“没事儿,闲问。刚才那个看轿子的,是你闺女么?”

    上来打听人家闺女,怎么可能没事儿!

    老头说了自家情况,姑娘是独生女,十八岁。

    “是准备嫁人啊,还是准备进官员的府邸里打工啊?”虞侯问。

    宋朝的商业发达,好多城里的姑娘没有嫁妆,都要去打几年工的,像进王府,就会有机会,比如被指婚给王爷的手下,或者干脆被王爷、公子收了做妾,总之是个机会。

    “没钱,早晚都得送她去官邸里工作啊。”

    “那你家姑娘有什么特长吗?”

    “嘿!问着了!我家闺女刺绣绣得特别好。”

    “王爷刚才看见你闺女,觉得她身上穿的刺绣肚兜特别好,看上了,你要不就把闺女献给王爷好了。”

    看看都是日常聊天对吧,细细想想,不对:

    王爷说认识璩老头的姑娘,一直都在找,其实他根本就不认识;

    虞侯说没事儿,开口就是大事儿;

    虞侯说王爷喜欢刺绣的话,王爷没说过;

    老头说女儿会刺绣,王爷一下子就喜欢刺绣了。

    其实很简单的一件事,王爷就是看上姑娘这个人了,你要说姑娘的特长是种花、养猫、垃圾分类,虞侯也会顺杆爬,把姑娘招进府里的。

    抢男霸女这件事,王爷轻描淡写、虞侯轻车熟路。

    至于小老百姓,“就这他还得谢咱!”

    “大哥,谢谢啊!”

    王爷买了璩姑娘,起名叫秀秀,大家都称呼为“秀秀养娘。”

    南宋和今天差不多,杭州的大机构都实行花名文化。

    一入侯门深似海,王爷府上,每个人都是囚徒。

    2.王爷

    这个当街买姑娘的人是谁呢?

    绍兴年间+咸安郡王+三镇节度使+延安府人,只有一个符合条件,就是大英雄韩世忠。

    现在明白,为什么他走到大街上,老头要赶紧叫姑娘来看了吧。

    大家看的不仅仅是王爷,还是盖世英雄。

    为什么不出名字呢?冯梦龙也好,更早的作者也好,都是为尊者讳,大英雄当街买姑娘,不成体统。

    韩世忠这个人很厉害,年轻的时候人送外号叫“泼韩五”,脾气非常坏,曾经有人看见他,说“你以后会位至三公”,他当时觉得对方在嘲笑自己,就把对方暴打了一顿。

    算命太准自己的命会短是有道理的。

    韩世忠把秀秀买回去做养娘。

    水浒传里有一个著名的养娘叫玉兰,

    也曾经被张都监口头许配给武松,

    诬陷武松的过程中起了大作用,

    后来被武松砍死了。

    什么是养娘?其实就是契约奴婢,干什么的都有,做手工的、带孩子的、写书法的、教奥数的、暖脚的、喂鸟的……

    高官、王爷这样收进来的女人不在少数,要出头,秀秀这样的小姑娘还差得远。

    但是锥子总有冒头的时候,官家(宋高宗)送了王爷一件绣花战袍。

    皇上送的东西,理应收藏起来,但是皇上送你衣服,你又要穿上身给他看,总之皇上就是这样一个人,总给大家添麻烦。

    所以秀秀干了一件露脸的事,她把绣花战袍直接做了一件一模一样的!

    各位,南宋杭州的刺绣,博物馆里有,真真的艺术品。

    十八岁一姑娘,达到了国家先进水平。

    王爷“大喜”,他喜的不是秀秀厉害,而是喜他的官家送他战袍。

    秀秀好可怜,妥妥的工具人。

    王爷其实也没有在乎刺绣对吧,八成就是馋她的身子!

    王爷已经在考虑给官家回礼的事了。

    一块玉,准备做个玩意儿,送给皇上,于是就召来了几个碾玉的待诏。

    什么叫待诏,就是皇家供奉。

    中国自己有个习惯,就是民间称呼朝廷化,比如“大夫”“郎中”,过去都是官名,后来就用来称呼药铺里医生了。

    再比如“师傅”,原本也都是太师太傅这种名头,后来凡是有手艺的,都可以叫师傅了。

    虞侯见璩老头,称呼也是“待诏”,但这几位碾玉的待诏,真的是在王府侍奉的,可以当得起一声“待诏”。

    几个碾玉待诏,有说要做劝杯的,有说要罗睺罗乞巧用的,最后二十五岁的崔宁说:“做一个南海观音吧。”

    多聪明的一个小伙子!

    这时候谁是皇帝?宋高宗赵构,赵构去金国做过人质,回来的时候一度逃到海上避难,后来吓破了胆,一直没有儿子。

    你送他一个观音,又救苦救难,又送子增福,多么合适的礼物!

    王爷大喜,让崔宁动手,崔待诏果然做成了一个极好的玉观音。

    3.爱火

    王府也有团建。

    中秋那一夜,王爷请大家喝酒。

    女子中的最强者,自然就是秀秀;

    男人中的第一名,无非注定崔宁。

    赏月那天王爷开玩笑:“待秀秀满日,把来嫁与你。”

    满日,就是她合同期满的日子,在王府工作期满,就嫁给崔宁。同事们纷纷起哄,崔宁还拜谢了。

    其实这也般配,两个艺术家,两个手艺人,互相也欣赏得来。

    崔待诏住在王府外,他不是奴仆,是供应商。

    某天崔宁出去喝酒,发现王府方向着火了,他赶紧就回去了,看看有帮忙的没有。

    结果大家都撤退了——古代没有水龙带,火大了,大家就拆掉临近的房子,然后静静地等待火肆虐过去,然后灾后重建拉倒。

    这个时候的火场,是一个禁忌的地方。

    老话说“三场勿入”,其中之一就是火场。

    别人家有没搬完的东西,丢了,有人看见你在火场出没,那失主就要怀疑到你头上来。

    但是崔宁没准备偷东西,他遇到了秀秀。

    秀秀拿着一包“金银富贵”,匆匆走出来,到底是公物还是她的私产,很难说。

    “我出来晚了,大家都走散了,现在没人顾我,崔大夫你带我出去吧。”秀秀说。

    崔宁想想也没啥,这不还算个未婚妻么。

    崔宁把秀秀带回了家,秀秀让崔宁给自己买点心和酒,崔宁都买了,吃喝完毕,秀秀就鼓起勇气做了一个决定:

    “你我今夜就做了夫妻。”

    “岂敢!”

    秀秀是王府里的养娘,王爷一定会追查的。

    崔宁怕事,这是人之常情。

    “你知道不敢,我叫将起来,教坏了你,你却如何将我到家中?”

    这话有味道,你还知道怕啊,信不信我叫嚷起来,坏了你的名声?你怎么就敢让我来你家了?

    好好一个姑娘,居然学了这样的手段,估计是同事们互相学习的结果。

    其实秀秀这话,三分威胁,七分娇嗔。

    她算准了崔待诏不是坏人,不舍得掐死她。

    “那我答应你,但是有一条,咱们不能在杭州呆了,今晚就要走!”

    你说这是糊涂人吗?

    他想后果想得很明白。

    你说这是明白人吗?

    他为了一个女人抛下了一份好工作,逃到外地去了。

    这不是糊涂和明白的问题,这就是爱了呀。

    秀秀说“既做了夫妻,凭你行。”

    两个人“当夜做了夫妻”。

    4.恶人

    崔待诏带着秀秀逃去了潭州,就是今天的长沙,那里住着一些退休官员,也有做玉的需求。

    王府丢了秀秀养娘,但王府本身也没当回事,出赏钱找了几天,没下落就算了,更没怀疑到崔宁。

    王府多大啊,崔宁和秀秀,多小啊。

    它不需要多两块血肉的滋养,王爷完全可以放过他们的。

    对了,这说明秀秀的钱,可能不是公款。一来,王爷是军头出身手下的兵一定会冒死把钱搬空;二来,如果秀秀盗窃了公款,王爷一定会勃然大怒,死要见尸。

    大概率是做私活儿从同事那里挣来的钱,劳动所得,花得心安。

    好巧,有天崔待诏就遇到了王府里来出差的一个前同事,这个人叫郭立,是个排军,排军是低级军校,郭立是陕西人,自幼跟着王爷,但到一把年纪了还是个排军。

    这种人就两种可能:

    一种是能力有问题,一种是人品有问题。

    这个郭立就是人品有问题。

    他一见到崔宁,就开始恐吓他。

    “原来你俩结婚了,跑到这儿了。”

    崔宁和秀秀苦苦哀求,还请他吃饭喝酒,给他钱。

    郭立全都收了,还答应俩人说,自己不会回去告诉王爷。

    你如果一定要举报,直接带当地官府把人带走,是铁面无私;

    你告诉俩人自己要回去说,让他俩跑,这是做人留一线;

    你如果真的烂在肚子里,成全了这小两口子,那是功德。

    收了钱再举报,就是没人性了。

    但是郭立就这么没人性。

    他可能觉得自己特别忠诚吧,一定要告诉王爷真相;他可能还觉得自己的道德特别高尚,两个狗男女一定要付出代价。

    5.酷刑

    崔宁和秀秀被王爷派的人抓走了,被押回王府。

    “郡王好生焦躁,左手去壁牙上取下小青(他的一把刀),右手一掣,掣刀在手,睁起杀番人的眼儿,咬得牙齿剥剥地响。”

    这人还正常吗?不知道。

    他看上去爱秀秀的姿色,但进了府却一直没有收她做侧室,但是要报仇起来,却咬牙切齿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法国有个名将叫吉尔斯.德.莱斯,是英法战争时候的元帅,圣女贞德的战友,这个人被看做是格林童话里“蓝胡子”的原型,他杀人、肢解尸体,特别热衷暴力,据说他有严重的精神疾患,跟目睹了贞德被害有关系。

    和王爷很像是不是?

    历史上的王爷失去了老战友岳飞,最后的多年,都在苦闷中生活着,他杀过西夏人、方腊的人、辽人和金人,也不在乎多杀两个家里人。

    夫人赶紧劝,你最多把俩人送到临安府,不能随便杀人的。

    王爷听夫人的劝,把秀秀抓进了王府花园,把崔待诏送去临安府审问了。

    崔待诏是这么招的:

    “自从当夜遗漏(着火),来到府中,都搬尽了,只见秀秀养娘从廊下出来,揪住崔宁道:‘你如何安手在我怀中若不依我口,教坏了你!‘要共崔宁逃走。崔宁不得已,只得与他同走。”

    这个男人没有担当。

    话,秀秀说过,但不是那个环境。

    那是去了你家,在密室中的话,又有娇嗔的成分。

    更没有“你如何安手在我怀中”,人家不是那种恶女人,捏造事实告你性骚扰。

    这是一个多情女子的相托,你若这么撇干净,她就要死了。

    最关键的,俩人已经是夫妻,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应该一起面对。

    用两人的手艺求王爷成全,王爷反而听得进去,王爷这种老炮儿出身,最喜欢张嘴装好汉的人了。

    王爷看了临安府审出来的崔宁供词,判了崔宁罪杖,流放到建康府去,就是今天的南京,崔宁是那里的人,也算是遣送回乡了。

    6.奇遇

    崔宁被发配出杭州,秀秀就跟上来了,说王爷打了她三十竹篦,赶出来了,要跟崔宁一起走。

    崔宁一路给押送他的人喝酒吃肉,送钱,这些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回去说秀秀的事。

    你看,是个人都比郭立郭排军懂事儿。

    崔宁和秀秀在建康(金陵、南京)生活下来,岳父岳母也来投奔,大家一起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直到王爷派人来请崔宁。

    崔宁做的那个观音,受到皇上的喜爱,有天皇上不慎,把上面的铃铛弄掉了,御前的官员看了看,铃铛上写着“崔宁造”,就派王爷去找崔宁。

    皇上说要赦免崔宁,崔宁也是扬眉吐气,工作也回来了,也重新回到了杭州开店,崔宁觉得自己争了一口气。

    崔宁的店开了两三天,遇到了祸头郭立。

    郭立一看见秀秀,扭头就要跑。

    秀秀说:“叫住他!有话要问他!”

    崔宁也是一肚子气,就把郭立拽回来了。

    秀秀没客气:“跟你说别回去打小报告,请你吃酒,坏了我们俩的好事,现在我们在御前做供奉了,看你还敢告状!”

    郭排军被责问得尴尬,赶紧道歉,逃回府里去了。

    郭立回去跟王爷说,秀秀在崔宁的店里坐着呢。

    7.凯取一刀

    王爷第一反应,是郭立在骗自己。

    “秀秀是我亲手打杀的!”

    王爷是个暴力狂,但他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他读完了崔宁的招供,认定秀秀是个**,就把秀秀打死了。

    王爷这种杀人如麻的人不怕鬼,鬼反倒怕狠人。

    所以王爷命令郭立去接秀秀,接过来之后,王爷要给秀秀“凯取一刀”。

    宋元白话的象声词好形象对吧。

    如果秀秀不在,王爷就要把郭立凯取一刀,还逼着郭立立了军令状。

    你看,他杀了人,还要再杀一次。

    多大仇,不就是和一个你已经许过婚的年轻人私奔了么!

    没有任何人应该为一次错被凯取两刀。

    郭立带人抬秀秀过来,王爷去掀轿帘,发现秀秀不在,就要凯取了郭排军。

    郭排军苦苦哀求,王爷知道秀秀鬼魂作怪,为了安抚鬼魂,就打了郭排军五十军棍。

    崔宁回到家里,发现岳父岳母早就死掉了,都是鬼,妻子也是鬼。

    崔宁到家中,没情没绪,走进房中,只见浑家坐在床上。崔宁道:“告姐姐,饶我性命!“

    这个时候,应该先道歉,求饶,晚了。

    秀秀道:“我因为你,吃郡王打死了,埋在后花园里。”

    “却恨郭排军多口,今日已报了冤仇,郡王已将他打了五十背花棒。”

    如今都知道我是鬼,容身不得了。“

    道罢起身,双手揪住崔宁,叫得一声,匹然倒地。

    女鬼把负心的丈夫带走了。

    这个结局干净利落。

    再看冯梦龙老先生的四句评点,其实就能理解老先生的慈悲之处:

    咸安王捺不下烈火性,

    郭排军禁不住闲磕牙。

    璩秀娘舍不得生眷属,

    崔待诏撇不脱鬼冤家。

    王爷毒

    你堂堂的王爷,背后站着公权力,不应该对两个小人物、苦鸳鸯斩尽杀绝。

    拿人才不当人才,看性命不是性命,动辄就要把人凯取一刀,这就是王爷不善的地方。

    排军恶

    郭排军其实是个可悲的人物,王爷极其瞧不起他,他其实立功无数,十几次升官机会,但就因为这个人愚蠢,至今都当着排军。

    郭排军干嘛要跟秀秀和崔宁过不去?

    嫉妒,他没有见识,对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不知道欣赏,他得不到秀秀,也没有崔宁的才干,那就挥舞道德的大棒,摧毁这两个有趣的人儿。

    秀秀多情

    秀秀没有立刻抓走崔宁报仇,就是因为她心中有对方,你不仁,为了保命推得干净,我不能不义——我还要做你的妻子。

    崔宁后悔迟

    “撇不脱”三个字,就是冯梦龙对崔宁的责备,带走秀秀跑路,因为两个人彼此爱慕,情之所至,就算对不起王爷,也是小错小过。

    对爱慕自己、真心相待自己的人下刀子、让她去受暴虐和私刑,最终害死了爱人,才是真正的大节有亏。

    所以啊,关于小报告,为什么叫小报告呢?

    因为它损人不利已,完全不是出于公心、挽救集体、公司的损失而告。

    而是因为嫉妒、毁坏、伤损,为了让对方付出比应付更高的代价而报告。

    像郭排军这样,满口仁义道德,让小错的人承担毁灭性的后果,这就是恶毒的举报。

    五十开花棒,打的就是这样恶毒的人。

    要我说,还是打少了,这么正义的人,应该打一个整数。

    至少应该打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