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 第十二章 戚继光把唐顺之写的《武编》中“鸳鸯伍”调整为“鸳鸯阵”

第十二章 戚继光把唐顺之写的《武编》中“鸳鸯伍”调整为“鸳鸯阵”

    嘉靖36年(公元1557年),嘉靖皇帝重新起用唐顺之,任命唐顺之担任兵部主事。嘉靖37年(公元1558年),唐顺之出山。11月,嘉靖皇帝命唐顺之去巡视、查看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沿海一带的军事情况。

    戚继光和老师沈睿等人要去义乌县招兵时,他就派沈丹青和陈月蓉前往杭州去请唐顺之到新河城帮助训练新军,并且还带上戚继光还让她们带上自己写给唐顺之的亲笔信。

    唐顺之看完戚继光写的这封信后,他决定答应戚继光的请求,于是唐顺之和义子杨天明、义女杨月娥、管家杨方在沈丹青、陈月蓉陪同下到达了新河城,接着戚继光立刻就向唐顺之学习杨家枪法,于是戚继光和唐顺之就开始比试枪法,戚继光先用枪朝刺过去,戚继光和唐顺之比试五六个回合后唐顺之用枪朝戚继光刺了过来,戚继光赶忙用枪,他想抵挡一下,但是唐顺之很快反应过来用枪把戚继光手中的枪挑在地上,这场比试唐顺之也就打赢了戚继光,然后戚继光每天早上就和唐顺之一起练习杨家枪法,不久,戚继光就和唐顺之成为了师徒关系。

    11月20日,赵大河和胡守仁、杨文一起带上四千人的新兵从义乌县来到了新河城。11月21日早上,戚继光就命令杨文和赵大河等人带上全部新军跑步60多里。接着戚继光就和唐顺之等人一起来到参将府邸旁的校场,戚继光和唐顺之到达校场后,唐顺之看见这些士兵的练习,有的士兵拿着倭刀与拿着狼筅或者长枪的对方对打,有的士兵单独拿着腰刀、鸟铳等兵器、火器进行练习。

    唐顺之看了几分钟后对戚继光提出:“元敬,先生觉得你们这种练习不是长久之计,可以采用一种阵法进行训练,这种阵法更容易打败倭寇,而且在这种阵法里有许多兵器。”

    戚继光听完后睁大眼睛地问唐顺之:“荆川师父,您说的是一种什么阵法?”

    接着唐顺之转过头去叫在一旁的义子杨天明说:“天明,你去把义父编写的那本叫《武编》的书拿过来给元敬看一下。”

    《武编》是由唐顺之编写的,这本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阵法,以及各种兵器和火器的使用方法、制作原理,还有各种攻防守备的战法操作等。

    过了几分钟,杨天明就把这本《武编》拿了过来递给了戚继光,戚继光打开这本书后,唐顺之把它翻到有一页画有一种叫“鸳鸯伍”阵法的图,然后唐顺之指着这幅图说道:“元敬,这种阵法叫鸳鸯伍,这种阵法可以把许多兵器都结合使用,如盾牌、腰刀、镗钯、长枪等。”

    镗钯是一种从农具演化而来的兵器,长得有点像我们现在使用的防爆叉,两端各弯伸出一个非常锋利的尖刃,可以打扫战场和防御敌人。

    戚继光看完鸳鸯伍这种阵法图后想了几分钟对唐顺之说道:“荆川师父,元敬已经反复在脑海里想了几分钟,我认为如果把鸳鸯伍阵法调整一下和增加几种兵器、火器会更加有利于抵挡倭寇的进攻。”然后戚继光对小弟戚继美说:“小弟,你去拿纸笔过来。”戚继美把纸笔拿过来后,戚继光就在纸上慢慢地把要修改的阵法一步步用毛笔画了出来,画完后戚继光叫陈大成带领11个人排成一个对称的纵队,并且每个人各自拿着旗子、盾牌、腰刀、长枪等兵器,戚继光叫他们这样排在一起是为了方便随时完善和调整这种阵法。等陈大成等人排好后,戚继光一边指着修改好的阵法草图,一边指着陈大成等人排好的队形对唐顺之说:“荆川师父,请看这是修改好的阵法草图,以及现在陈大成等人排成的队形,修改后的阵法中一队为12个人,意思是说陈大成现在是作为队长站在队伍的第一个位置上,他手拿旗子,有时也可以拿长枪;接下来是站在第二个位置上的两名小兵,他们一只手拿着长方形的长牌,用来挡住敌方射来的箭枝等,有时也可以拿着比较轻便、圆形的藤牌,另一只手拿着腰刀以便近距离地进攻或者抵挡倭寇的攻击;到了第三个位置的两名小兵拿着的兵器是狼筅,这是新增加的兵器;然后第四个和第五个位置上的四名小兵手中的兵器是长枪,第六个位置上是两个站着对称的镗钯兵,这两名小兵主要是打扫战场,当然也可以抵挡倭寇手中的倭刀,最后位置上的是一名伙夫,如果遇到规模大的战争伙夫可以从阵法中退出,士兵们就用带来的干粮填饱肚子,还有就是第四个和第五个位置上的四名小兵手中的长枪有时可以换成鸟铳等火器。”

    唐顺之听完后对戚继光建议道:“元敬,先生听完后觉得这种阵法可以换个名字。”

    戚继光想了一会儿说:“那就改名叫‘鸳鸯阵’吧。”于是戚继光改造出一种新的阵法、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鸳鸯阵”。

    唐顺之继续向戚继光建议道:“元敬,有一种火器可以用来抗击倭寇,这种火器的杀伤力虽然不太厉害,但是能把倭寇吓腿,能让倭寇丧失战斗力。”

    唐顺之说的是什么火器,它的制作原理是什么?这种火器的杀伤力不太厉害,可是为什么能把倭寇吓腿,甚至能让倭寇丧失战斗能力呢?我在下一章里会为大家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