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 第十四章 戚家军成军后唐顺之离开,台州大捷之戚家军一战宁海

第十四章 戚家军成军后唐顺之离开,台州大捷之戚家军一战宁海

    11月21日晚上,戚继光接到胡宗宪派幕僚徐渭、文徵明送来的批准赵大河辞去义乌县令,改任戚家军的监军的一封命令,而且胡宗宪还让冯子明也留在戚家军,他的职位由戚继光任命。

    11月22日早上,戚继光站在新河城里校场的台子上宣布戚家军正式组建成军,然后戚继光先下令一些将领担任的职务:先锋主将为杨文;主帅副将为胡守仁;沈舟也为主帅副将,同时负责传令;先锋副将为陈大成;中军主将为楼楠。

    因为鸳鸯阵由12人组成,戚继光就以12人为一队,四支队伍是一哨,由一名哨长管理这四支队伍,每四哨由一名哨官管理,前后左右四哨是一个营,并由一名把总管理,所以戚继光继续下令:第一营把总由陈大成兼任;第二营把总为王如龙;第三营把总为丁邦彦;第四营把总为吴惟忠;第五营为原来的火器营,把总由胡守仁兼任;第六营为原来的弓箭营,把总为戚继美……最后一营为新设的侦察营,朱珏任把总。并且戚继光还下令哨官自己选哨长,哨长自己选队长,队长选士兵,戚继光这样做的意思是让戚家军所有的将领和士兵都能在戚家军发挥自己的作用。

    接下来戚继光正式宣布赵大河任戚家军的监军,冯子明则被戚继光任命为第一营的副将,最后戚继光下令军师为沈睿,第二营的副将为周能,第三营的副将为张文忠,戚继光的卫队长为金科等。

    戚继光刚下达完毕,一旁的唐顺之对戚继光说:“元敬,戚家军今天成军了,先生今天就离开这里,先生要继续到浙江的其他地方,以及南直隶、福建等地区巡视,先生想把义子杨天明留下,义女杨月娥也留下,杨天明的职务由元敬你任命,杨月娥留在这里教戚家军和当地的孩子读书、写字,他们的父亲杨继盛是一位忠臣,留下这兄妹二人在这里,先生相信他们的父亲杨继盛如果在天有灵的话,他也会同意的。”

    戚继光就让杨天明担任侦察营的副将,杨月娥后来成为戚继光的第四位夫人。唐顺之说完就和戚继光等人告别,唐顺之还把自己写的《武编》等书送给了戚继光,在徐渭、文徵明、管家杨方等人的陪同下唐顺之就离开了。由于唐顺之后来经常乘船巡视各地,不幸得了重病,嘉靖39年(公元1560年)3月,唐顺之在南直隶的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巡视时病情越来越严重,4月25日,唐顺之在船中房间的床上端坐去世,终年54岁。

    嘉靖40年(公元1561年)4月间,日本肥前国少主松浦平准指挥2万多名倭兵在浙江境内登陆,计划在台州、温州等地区烧杀抢掠。4月19日,胡宗宪得到探报,倭军的先锋主力部队在浙江的宁海(今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境内残害百姓。胡宗宪马上派人命令戚继光带领戚家军立即去宁海剿灭,这是戚家军第一次对战倭寇。4月20日,戚继光带领3000多戚家军的主力很快就到达宁海境内,戚家军刚一到达就碰到了这支倭军。

    这场战役打响后,这支倭军从一座山上向山下的戚家军发起冲锋,戚继光用千里镜看见带头冲锋的倭寇将领是老对手山本田川,接着戚继光发现冲下来的倭寇大概只有1000多人,但是山上却没有一个倭寇,他感觉有点不对劲,山上怎么没有倭寇,难道倭寇的先锋主力部队只有1000多人吗?一旁的沈睿听到接过戚继光手中的千里镜朝山上看了一下也感觉很奇怪。沈睿对戚继光说,先打打看再说,说不定山上那个隐蔽处还藏着几支倭军。

    戚继光听沈睿说完后先命令几百名士兵朝正在冲锋的倭寇扔标枪,戚继光这样做是为了间接看一下山上会有没有倭寇冒出来查看,但是几百杆标枪扔过去后山上没有冒出一名倭寇。

    戚继光决定先不管,他命令大家迅速排成一队一队的鸳鸯阵,正在冲锋的倭寇们看见这种阵法,全部停住了,原因是都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阵法,山本田川看见这种阵法也感觉奇怪,他也没见过这种阵法,山本田川命令全部倭寇先冲入阵法中对战明军,结果倭寇们一冲上去,倭寇们不是被戚家军手中的长枪、镗钯刺死或者被戚家刀砍死,就是被狼筅刺伤或者被鸟铳等火器打死,这是鸳鸯阵第一次“大显身手”。最后一战宁海中一共杀死了300名倭寇,山本田川带着700多名残寇仓皇逃往其他地方,而戚家军只有一名士兵受轻伤。那么为何与戚家军对战的倭军先锋主力部队只有1000多名倭寇呢,下一章再给大家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