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 第三十五章 戚继光和俞大猷率领水陆联军打响南澳岛之战,吴平跳海自杀

第三十五章 戚继光和俞大猷率领水陆联军打响南澳岛之战,吴平跳海自杀

    嘉靖44年(公元1565年)2月底,戚继光派傅应嘉和沈舟率领水军到达广东境内后就联合俞大猷率领的广东水师,两军总共8000多人乘坐80多艘战船一起在海面上等待从福建梅岭逃跑撤到这里来的吴平海盗集团。吴平集团刚一到达广东境内的海面上后就遭到俞大猷和沈傅应嘉、沈舟等人的袭击,最后吴平的100多艘战船被击沉105艘,损失兵力3000多人,吴平率领7000多人的军队乘坐少量战船逃到广东的南澳岛上。

    不久,又有2万名倭寇分别在福建和广东交界的诏安等地登陆,戚继光和俞大猷分别率领军队在福建和广东境内抗击倭寇,4月底时倭寇才被基本消灭。

    6月间,吴平率领水兵数千人,驾驶100多艘战船在诏安县境内登陆准备围攻县城等地,最后戚继光率领军队在梅岭驾驶50多艘战船消灭吴平的军队几千人,吴平率领水兵乘坐战船逃回南澳岛。

    朝廷得知后立刻下令给福建和广东的两个省的巡抚、总兵:“福建巡抚汪道昆和兵部右侍郎兼提督两广吴桂芳,以及福建总兵戚继光和广东总兵俞大猷严厉监督各级将领和官员,还有士兵,齐心协力共同剿灭吴平海盗集团,以安定地方,不准推托误事。”

    南澳岛位于现在的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境内,地处福建和广东两省的交界处,有一部分在明代属于福建的诏安县管辖,是明朝倭寇从福建进入广东的咽喉之地,自古就有“粤东屏障,粤闽咽喉”之称,岛屿的面积为111.44k㎡。岛上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岛屿的周围有深澳、隆澳、云澳等重要港湾,其中深澳地势险要,入港处水道非常狭窄,小船只能鱼贯而入,吴平海盗集团的大本营就设在这里,并且吴平还在云盖寺、龙眼沙派有兵力在那里守着,同时吴平在暗中继续招兵买马、召集旧部,以及命人建造战船,到9月份时吴平集团的人数达到15000多人,拥有战船100多艘。

    戚继光和俞大猷分别在福建、广东做着积极的准备,每天训练军队、建造大量战船、火器、兵器等。7月底,戚继光和俞大猷往来信件商量后决定戚继光先率领军队在9月22日登上南澳岛,9月25日等俞大猷率领水军到达后再一起水陆同时围攻岛上的吴平集团,8月初,戚继光率领1万多人的戚家军和战船300多艘在月港(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境内)举行誓师大会,准备出征南澳岛。

    9月16日晚上,戚继光率领1000人的戚家军,以及月满率领的30名少林僧兵和欧阳模率领的30名南少林僧兵一起乘坐几艘小型战船先行从玄钟所(今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东南部)启程到达柘林(今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柘林镇),柘林是戚继光这次率领军队进攻南澳岛的出发地。戚继光率领1000人和60名僧兵到达后,接下来戚家军和广东水师将是一场持久战,所从戚继光此前已经命人征集了500艘渔船,以及储藏在渔船上总共3000多石粮食也到达了柘林和南澳岛一带的海面上。柘林镇和南澳岛是隔海相望,它们中间隔着10多公里的大海,戚继光和唐尧臣察看了一下对岸南澳岛的地形,戚继光又叫人拿来地图看了一下,戚继光和唐尧臣决定登陆的地方就选在南澳岛西北部的龙眼沙,因为龙眼沙的地势比较平坦。21日晚上,沈舟和傅应嘉率领1万多名水军驾驶30艘战船到达柘林的海面上,接着戚继光带领大家进入所有的船舱后就出发前往龙眼沙,1个小时后到达了距离只有龙眼沙几米远的海面上,这时,在龙眼沙大营里的敌人看见海面上的戚家军、水军和战船后他们马上向戚继光等人开炮,并用火绳枪射击,戚继光命令大家一边开炮还击,一边驾驶战船前进,终于在9月22日早上戚继光率领军队在南澳岛龙眼沙成功登陆,接着戚继光开始对岛上吴平集团的所有大营发动进攻,而在海面上沈舟命令一部分水兵驾驶100艘战船分别停在烈屿、宰猪、大沙等港湾,阻止吴平集团从海上逃走。

    9月25日,俞大猷、刘显、汤克宽率领宗擎和普从,以及1万多人的广东水师,一共驾驶300多艘战船到达了南澳岛不远处的海面上,接着他们和沈舟、傅应嘉率领的水军会合后,俞大猷命人放信号弹,岛上的戚继光和唐尧臣、月满等人看到信号弹后下令大家一起围攻吴平集团,然后俞大猷和沈舟命令所有水兵驾驶百艘福船向停在岸边的所有倭船和岛上的吴平集团开炮。

    福船是指福建所建造船形制的总称,也特指其中的大型战船。它是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种类之一,其特点是剖面呈V字的型状,上面是平衡的,下面像刀刃,贵其可以破浪,就是它的上面是平的,但是船的底部是尖底,可以破浪,福船开起来的速度会慢一些,但是比较平稳。

    由于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人遭到吴平军队顽强的还击,战争一直持续到10月5日的凌晨,吴平才率领800人驾驶40艘战船向饶平县方向逃去。南澳岛之战中戚继光和俞大猷率领军队一共斩首倭寇的首级1500多颗,烧死和淹死倭寇5000人,炸毁战船60多艘,解救被倭寇俘虏的百姓1800多人。

    最后戚继光和俞大猷分别率领军队在广东饶平县的凤凰山、雷州、廉州等地大败吴平率领的残部,一共炸毁战船10艘,吴平率领残部继续逃亡,俞大猷命汤克宽率领水军追击。嘉靖45年(公元1566年)初,吴平率领残部驾驶30艘战船逃到安南(今越南)境内的万桥山澳上,吴平残部被汤克宽率领的水军全歼,吴平跳海自杀。

    从此广东境内的倭寇之患被基本平息,“嘉靖大倭患”也基本结束,从元朝开始的倭寇之患终于被基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