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 第三十一章 明朝联军里袁黄、李镒等人的资料,日军夜袭明营未获成功

第三十一章 明朝联军里袁黄、李镒等人的资料,日军夜袭明营未获成功

    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公元1593年)1月7日下午,李如松对吴惟忠、查大受、杨元、骆尚志等将领下达攻打平壤城的作战部署,李如松把军队分成四路,他自己作为主帅在阵前督战,并且他还下达了从不同方向对平壤城发起总攻,总攻的时间就定在第二天的早上,也就是11月8日的早上8点钟开始,这四路分别是第一路由吴惟忠率领3000名浙兵和查大受率领3000名骑兵一起负责进攻平壤城东北面的牡丹峰;第二路是主力,由杨元和张世爵负责进攻西北面的七星门;第三路由李如柏和李芳春负责进攻西面的普通门;第四路由祖承训、骆尚志和朝鲜的平安道兵使李镒、防御使金应瑞等人一起率领明朝联军负责进攻南面的含毬门;另外,还有东面的大同门就不进攻了,因为要留给日军从这里逃跑,最后朝鲜将领曹好益则负责率军在平壤城东部的大同江一带截断日军的退路。李如松下达的这些作战部署是根据几天前他和宋应昌、军营赞画袁黄、柳成龙等人一起讨论出来的总攻平壤城的作战计划,接下来明军就要和朝鲜军一起对平壤城发动总攻。

    袁黄(公元1533~1606年),原名袁表,后改名袁黄,字庆远,原号学海,后改号为了凡,后人就常用他的号“了凡”来称呼他,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明朝著名思想家,袁黄青曾拜明朝著名僧人云谷禅师为师,袁黄对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都极为研究,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后先担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后经宋应昌推荐,万历皇帝下旨任命袁黄担任军营赞黄(赞黄是明朝时期的一种官职,相当于参谋),并随东征大军一进入朝鲜抗击日军,著名的《了凡四训》就是袁黄编写的。

    查大受,明朝著名将领,原来是李成梁的家丁,后来担任过辽东副总兵,打仗时,勇猛无敌,是一代猛将。

    李芳春,字应时,号晴冈,曾担任过蓟镇和遵化的参将。

    李镒,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朝鲜的重要将领,曾担任过平安道兵使。

    金应瑞(公元1564~1624年),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朝鲜的重要将领,曾担任过一个武官,万历朝鲜战争爆发后担任防御使。

    曹好益,朝鲜王朝宣祖时期的学者,字士友,号芝山,昌宁(今韩国庆尚南道昌宁郡)人。朝鲜著名的儒学泰斗李滉的门客。担任过星州、安州、定州、成川等地的牧使。明朝万历25年、朝鲜宣祖30年(公元1597年)间,丁酉灾难时曹好益率领义兵在朝鲜的江东一带活动过,去世后被追任为吏曹判书。著有《芝山集》、《家礼考证》、和《周易释解》等作品,为后世研究礼法留下了重要的参考史料。

    李如松在下达关于明天即将总攻平壤城的命令的过程中,当说到祖承训等人明天的进攻任务后,祖承训对李如松不计较自己之前因为为了抢头功和自己的大意导致明军在平壤第一次的惨败,并且给自己和战友们都下达明天进攻的任务,于是他对李如松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李如松则对祖承训说:“祖将军,之前的惨败我们就不计较,你下去和骆尚志等人好好准备吧。”而且在祖承训等人退出大帐之前,李如松还给祖承训单独小声地下达了一项明天进攻平壤城时要完成的,并且是重要的秘密任务,至于是什么秘密任务,以后会在后面的章节中提到,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日军在当天晚上偷袭明军大营的这件事情。

    李如松在下达完作战部署后,他觉得今天上午率军到达平壤城见小西行长等人时,小西行长站在城楼上没有下来亲自迎接,而只是命令几名士兵下去把城门打开迎接,他们,当时李如松就断定必然有诈,就命令收兵了,于是李如松想了一下认为小西行长肯定不甘心,他肯定要派兵在今晚偷袭自己的大营,于是李如松马上和自己的幕僚、担任参谋的李应试商量了一下后决定在晚上用神火飞鸦来对付偷袭自己大营的日军。于是在当天晚上小西行长果然派了3000名日军士兵来偷袭大营,结果他们刚到达明军大营外,就被埋伏在附近小山头上的几百名明军士兵发现了,接着这些埋伏在小山头上的明军士兵马上对着山下3000名日军发射许多支神火飞鸦,日军士兵顿时大惊,他们被这些“飞来”的神火飞鸦炸得乱作一团、伤亡惨重,最后只有少量的日军士兵逃回了平壤城。

    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公元1593年)1月8日上午8点,李如松率领明朝联军到达平壤城下,接下来总攻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