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民族英雄传 » 第三十六章 朝鲜名将权栗率军取得幸州大捷,查大受率军成功烧毁日军的龙山仓

第三十六章 朝鲜名将权栗率军取得幸州大捷,查大受率军成功烧毁日军的龙山仓

    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1月27日(公元1593年2月27日)下午,杨元率领3000多人终于赶到了碧蹄馆,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几门大将军炮、虎蹲炮,接着他们一起向这些日军开炮,日军被炸得人仰马翻,炸死了数十人,随后李如松率领大家冲破了日军的重围,在冲破日军重围的过程中,李如松的家丁、指挥李有升为了保护李如松等人,被日军一刀砍死于马下,然后在当天晚上,李如松率领大家安全地退到了朝鲜的坡州境内。

    最后在碧蹄馆之战中明军和100多位朝鲜骑兵一共斩首日军的首级167颗,同时明军也阵亡了264人,受伤49人。

    碧蹄之战是明军第一次援朝战争的转折点,所以这场战争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并且碧蹄馆之战在中日朝三国的史料记载中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比如在这场战争中明军的伤亡人数有的史料上记载的是伤亡1000人左右,有的史料上记载却是伤亡2000人左右等,而日军虽然宣称在碧蹄馆之战中取得胜利,并且日军的伤亡人数在有的史料上记载的是1800多人,但是实际上这只是立花宗茂率领的3000名日军参加碧蹄馆之战后的伤亡情况,也就是说参战的所有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伤亡人数可能会比这两个数字还要更大,而且这场战争后来成为了中外史学家争议非常多的一场神秘的战役。

    后来李如松率军撤退到坡州后,他的心情十分悲伤,因为曾经一直跟随在自己和父亲李成梁身边的家丁、死士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就有一半多,接着李如松又率军撤退到了开城。

    接下来虽然经过朝鲜国王李昖和几位朝鲜大臣的多次催促,但是李如松决定按兵不动,因为此时经过了此前的平壤大捷等几场战争后,明朝大军的粮食基本上快要用完了,同时日军在王京城外附近一个叫龙山的地方储存了大量粮食,而且那里还有大量日军士兵在那里把守着,所以李如松想把派军队去进攻龙山仓,这样就解决了明军粮食近缺的问题,但是如果一旦进攻龙山仓的话,那么驻守在王京的日军就会赶来救援自己的龙山仓,李如松想到这一点后他就决定按兵不动,并等待时机,同时李如松还派人去观察去王京和龙山仓日军的情况。

    这边李如松命令明军按兵不动,但是另一边驻守在王京的几支日军部队却开始蠢蠢欲动了,明朝万历21年、朝鲜宣祖26年(公元1593年)2月12日,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石田三成和黑田长政等人率领3万名主力日军去进攻王京附近一座叫幸州(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德阳区幸州内洞)的小山城,驻守在那里的是朝鲜名将,时任全罗道观察使兼巡察使的权栗。

    权栗(公元1537~1599年),字彦慎,号晚翠堂,是李氏朝鲜王朝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的父亲权辙曾担任过朝鲜王朝时期的领议政,并且权栗也是朝鲜王朝时期著名文臣李恒福的岳父。权栗曾担任过光州牧使、全罗道观察使兼巡察使等官职,后来权栗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又被任命为朝鲜王朝的都元帅,成为朝鲜全国抗击日军侵略的总指挥。

    权栗率领部下2300多人和当地百姓一起抗击宇喜多秀家等人率领的3万名日军,并且他们还一起用火厢车、火炮、投石车,以及从明朝引进的架火战车等武器在一天之内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而且幸州的当地妇女们都用长裙托着石块,并送到城楼上给朝鲜的将士们,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长裙称为“幸州裙”。

    这时,驻守在开城的李如松得知宇喜多秀家等人率领的日军正在进攻幸州城的消息之后,他觉得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于是李如松命令副总兵查大受率领数百名明军在晚上趁3万名主力日军正在进攻幸州城的有利时机,前往日军把守的龙山仓,把它烧毁,并趁机夺取一部分粮食。

    日军在龙山仓里储存了数十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对日军来说非常珍贵,因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日军运输队穿过朝鲜名将李舜臣的海上封锁九死一生运过来的,日军想用这些粮食同明朝联军一直周旋到夏秋时节新粮收获。

    查大受率领数百名明军到达龙山仓旁边的小山头后,接着他们往龙山仓内发射了大量的神火飞鸦,霎时间龙山仓内火光冲天,日军的士兵们赶忙都用装满水的木桶扑灭大火,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然后查大受率领数百名明军成功地烧毁了日军的许多粮食,最后他们安全地返回了开城的明军大营,至于查大受率军带没带走一部分粮食就不知道了,同时权栗他们也成功打退了3万名日军的最后一次进攻,并取得了著名的“幸州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