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二十一章 苏州人家

第二十一章 苏州人家

    那孩子此时也看到门缝中的那个人影。

    他呜哇哇一声,挣脱了汉子的怀抱。

    扑向隔壁的房门,这时候房门被砰的一声关掉:“你走开,谁是你娘,走开,”

    门外,孩子在拍着房门:“娘,你不要我了吗,我是狗儿啊,娘。”

    朱标也看不下去了

    “差不多行了,都到这个份子上了你们两口子演什么演。”

    “快点哄你儿子去吧。”

    他刚说完,隔壁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一名皮肤白皙,身材较胖的女人紧紧将自己儿子搂入怀中。

    朱标把他们叫了过来,摸了摸孩子的头。

    审视了房间一圈,发现这和隔壁是一个房间。

    只不过中间建了一个木板。

    如果房间那边行苟且之事,这边听的清清楚楚。

    不光如此,因为床是挨着中间的木板的,这边的床与那边的紧紧把木板夹住。

    如果那边用力过大,这边也不太好受。

    而此时躲在小床上的少女把床帘拉开了,她赤裸着白嫩的小脚踩在地上,将碗放在中间的八仙桌上。

    “爹,我吃饱了。”

    “吃饱放那吧,门都锁不好,除了吃还能干点什么。”

    少女似乎习以为常,又跑回了床上,压根不听老爹埋怨。

    那汉子叹了口气,对着朱标表达歉意:“贵客啊,真不是我们有意要骗你。”

    “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您可千万别说出去啊,要不这次让您白搞一次。”

    “这样可行不可行啊。”

    “梅子快给贵客更衣啊,还抱着狗儿干什么,笨。”

    那长相还有些姿色的妇人,连忙放下孩子。

    “少爷,您这边来吧,老身虽老,尚能排您一时之火。”

    朱标连忙摇摇头:“算了算了,我本来也不是来吃鸡的。”

    听到这话,夫妇二人脸色难掩的失望。

    她们最害怕朱标大发雷霆,将楼下的老鸨子骂一顿。

    那这最后的栖息地也就没了。

    一家人又要四分五散,想到这里妇人以袖擦面:“少爷,可是嫌我老,虽然我今年二十有八,可绝对不会让少爷失望的。”

    才二十八?

    这个年纪在后世很多人还没结婚呢。

    而在此时居然变成了没人要的老妇女。

    朱标摇摇头:“放心我不会告你们,只是有一个疑问。”

    “听你们说话方式非普通人家,怎么沦落到为妓的下场。”

    “而你一个六尺男儿,不去挣钱养家,却看妻子俯首他人身下,你怎么忍得下去?”

    面对朱标一连串的发问。

    那汉子“哎”的一声:“客人有所不知。”

    “我和家妻本是平江人士,在城里有两家染坊,不说生意如何,至少还过的去。”

    原来是苏州人士。

    朱标接着发问:“然后呢?”

    “然后就是陛下举兵攻下了平江,整座城连吃饭的地方都没了,更别说染坊了。”

    “看你还年轻,你不知道那段时间啊,我带着家人是东躲西藏,没法说。”

    朱标此时坐在长板凳上:“所以你们就流落到这里了。”

    此时小男孩说了:“不是,爹爹靠卖铺面,又挣到好些银子,还开了好多店铺呢。”

    此时汉子呵呵笑然:“孩子瞎胡说的,也就五六家店铺,都是卖一些没人要的废瓷碗,筷子,等等。”

    “加上那几年这些生活用品奇缺,很多初来平江的百姓都需要碗吃饭嘛,所以就小赚了一笔,不值一提呵呵。”

    朱标看着他,外面虽然憨厚,倒是个聪明人于是便询问道:“叫什么名字。”

    “我叫沈丘,平江长大的,从小跟着长辈做生意,因为表面憨厚,可骗了不少人里。”

    “呵呵,后来就不行了。”

    “皇上不仅严禁商人穿丝绸,还额外收取了三倍的税收,这还只是朝廷的。”

    “当地政府小吏,以卫生税,人头税,运输税,冰敬,碳敬,商税,甚至县老爷吃个饭,我们都要孝敬。”

    “短短半年,家底就空了,而且住的房子还被强行征收。”

    “眼看着平江呆不下去了,就想着投奔京城的亲戚。”

    “没想到却找到了一个空宅子,家回不去,本想着去做个生意,却因为操着一口平江话,被四处针对。”

    “想去码头做个力夫,一听说我是平江的,呵呵,没法说啊。”

    地域歧视。

    朱标知道现在苏州和南京正是地域歧视最严重的地方。

    如果张世诚胜利了,那南京绝对没好日子过。

    当年打苏州时,朱元璋可谓是费尽心思,吃尽苦头。

    苏州百姓举城向着张世诚,因此啃下这个硬骨头后,明军这边也是实力大伤。

    朱元璋本来就痛恨商人,再加上苏州这么一闹。

    那些生活在苏州的商人过的日子可想而知。

    不整死他们就算幸运了。

    朱标想到这里,他并不认为朱元璋做错了。

    毕竟不站在他的角度来看,是体会不到他的心情的。

    虽然他也知道这是不合理的。

    但是以往那些痛苦的回忆,怎么可能轻易忘记。

    没有把苏州屠杀干净就不错了。

    相对比满清入关后的,汾州之屠,信丰之屠,庚寅之劫广州大屠杀。

    泾县之屠,南昌之屠,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南雄之屠,畿南之屠,金华之屠。

    触目惊心,造成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厉害,这段期间大概有将近一千万人死于屠杀和战乱。

    鲁迅曾经讲过:清军入关屠尽明朝汉人的骨气廉耻。

    太祖朱元璋的行为,已经非常仁慈了。

    朱标这时候起身拍了拍袖子:“花云。”

    “在。”

    “身上还有多少银子。”

    “回少爷还有七八两。”

    “拿出来都给他们吧。”

    花云此时看了一眼,这一家子,他想都没想就把所有的碎银子都拿了出来。

    一大把碎银子加宝钞和铜板撒在桌子上。

    沈丘见状:“这,这怎么使得。”

    “这也太多了。”

    平常接个客也就二三十个铜板,还要分给老鸨子一半,一两银子够全家花几个月了。

    这如今直接拿出来这么多。

    他们一家人显然愣住了,这笔巨款。